由于医疗器械软件同常规医疗器械产品,在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有较大区别,使得医疗器械软件的体系建设有其特殊性。且医用软件的从业人员往往不是医疗行业人员,对于医疗器械的法规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导致了一些工作上的差距。
1、设计开发人员,售后服务人员比重大;
2、生产设备、检验设备较简单,以软件类设备为主;
3、虚拟产品的生产过程比较难以理解;
4、生产、检验场地面积需求较小,原材料较少;
5、既要满足医疗器械法规标准,又要满足软件类法规标准;
6、验证项目较多,包括对生产或检验用软件的验证。
设计开发策划→顾客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发行安装→运行维护
阶段 | 软件相应文档 |
设计开发策划 | 开发计划、质量管理计划、风险管理计划、配置管理计划、文档计划 |
顾客需求分析 | 需求规范、初步测试计划 |
软件设计 | 设计规范、各级测试计划 |
编码 | 代码规范、相关控制程序 |
各级测试 | 各级测试报告、相关控制程序 |
发行安装 | 说明书 |
运行维护 | 维护计划、相关控制程序 |
YY/T0287中的条款 | 核查要点 | 重点关注 |
4.2文件要求 | 与软件产品相适应的程序、制度 | 软件版本命名规则及发布版本 |
6.2人力资源 | 有一定数量的软件技术人员以适应软件的设计开发和维护 | 相关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资质证书、培训记录 |
6.3基础设施 | 配备符合软件生产的设备和工具软件 | 对工具软件进行确认,形成确认文件和记录 |
7.3设计和开发 | 设计和开发文档和风险管理文档应完整, | 有完整的软件评审、验证、确认报告,有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和报告 |
7.4采购 | 原材料供应商的审核及原材料进货检验 | 原材料要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和验收准则 |
7.5生产和服务提供 | 整个生产过程的记录应完备 | 软件序列号管理及防病毒管理 |
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 需对检验用软件需进行登记、维护、更新等管理 | 对检验用软件要进行验证,形成验证文件和记录 |
8.2监视和测量 | 对顾客反馈进行纠正和预防措施,并验证其效果 | 依据顾客反馈,对软件进行设计开发变更报告、新增已知剩余缺陷情况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