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官方微信,与您一起艺术改变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开工第一天的打工人,开始流行午休gap了 ·  8 小时前  
新周刊  ·  就业率100%,这个新专业风口在10年后 ·  昨天  
新周刊  ·  春节档破100亿,你永远可以相信电影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大剧院

在画中的北京胡同,来一场Citywalk!

国家大剧院  · 公众号  ·  · 2025-01-12 10:00

正文


CITY WALk



走进画中的 北京胡同

来一场“特别”的City Walk

感受最纯正的四九城烟火气


2024/12/22 - 2025/03/16



国家大剧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

古城之忆——北京的胡同主题艺术作品展

齐聚了老中青三代艺术家

对北京胡同的精彩刻画


有言说,来北京必须得走遍胡同儿

这一次,剧小院选取最热门的 Walk 路线

从北海公园到国子监

从鲁迅故居到齐白石故居

从国家大剧院到金鱼胡同


邀你走进画中

用目光游览这百转千回的北京胡同

将老北京的气韵尽收眼底

去体会艺术家最偏爱的胡同景象

LET´S GO!

👣 👣  👣



北海公园--后海--

烟袋斜街-- 鼓楼西大街--

钟楼--国子监

线路一

Let's go for a citywalk




北海 颜文樑 纸本油画

18cm × 25cm 1960 中国美术馆藏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区

东邻景山,南濒中南海,北连什刹海

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

这幅作品描绘了远处的北海公园白塔和葱郁植物

颜文樑以细腻凝练的笔法表现景物

色彩变化微妙而丰富,笔触柔和细腻,注重构图与造型

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抒情意味




后海胡同午后 张立农 布面油画

40cm × 60cm  2024


北京后海周边的胡同承载着700多年的历史,这里有 名人故居、古老建筑、寺庙书院等文化遗产 ,丰富多彩,美不胜收。坐在极具京城民间特色的人力三轮车上,伴随空中信鸽的哨鸣,寻找儿时曾经有过的故事……

——张立农




秋日后海 杨澄 布面油画

60cm × 80cm  2024



面对后海的胡同不免感慨万千,往日承载北京人平凡生活的空间如今已是游人如梭,商铺林立。我选择俯视角度, 尽最大可能延长肉眼可见的半径 ,在断续的历史余温里不断挥舞手中的画笔,平衡着内心中的喧闹与乡愁。

——杨澄




烟袋斜街 纪清远 纸本水墨

137cm × 68cm   2024


画北京就要把北京城市的魂把握住,比如灰瓦灰砖房屋的那种感觉,体现出北京城老百姓安居乐业,显得很安稳、静谧。画中几个游人在胡同里行走,体现出胡同一种可游可行的状态。

——纪清远




雪落钟楼 张钦若 布面油画

120cm × 140cm  2006  北京画院美术馆藏


北京的钟楼坐北朝南,灰墙绿瓦

为全砖石结构

艺术家张钦若融合西方的油画和中国的传统绘画

将感受和情绪隐藏到具体的形象后面

用“意象油画”表现出大雪中钟楼的诗意与无言




新冬初雪 傅以新 纸本水墨

180cm × 97cm  2024


胡同的曲直,院落的大小,院门的规格各不相同 ,房屋则都是灰墙灰瓦硬山顶,门前有杂卉藤木。夏日常见三五老人盘坐木櫈上聊天,奔跑的幼童重复着顺口的歌词,时有磨刀剪的小贩吆呵声传来,一片安详景象。

——傅以新




国子监街 况晗 纸本水彩

38cm × 56cm  2022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

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艺术家况晗跑遍北京的大街小巷

收集了近三千幅的胡同资料

从日常生活的景物中发现诗意和美的韵致

用水彩和铅笔来描绘胡同



鲁迅故居--白塔寺--

正阳书局--齐白石故居

线路二

Let's go for a citywalk




鲁迅先生的枣树 赵子鉴 纸本水墨

65cm × 65cm  2024


北京鲁迅故居位于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西三条21号的小四合院,鲁迅先生写道:‘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 画面采用了低饱和度的颜色,以柔和的灰、白、棕为主,画面整体和谐而富有节奏感。

——赵子鉴




白塔寺的哨声 张祖英 布面油画

100cm × 140cm  2024



作为一个上海人,我在北京生活了六十年,对于北京的胡同建筑很有兴趣,白塔寺勾起我很多北京生活的回忆。 这幅作品归纳了白塔寺的典型形象和面貌 ,配合以蓝天红墙和鸽子,去掉了更多生活化的内容而突出单纯、崇高的建筑。

——张祖英




正阳书局 徐里 布面油画

120cm × 150cm  2024


正阳书局所在的砖塔胡同 充满历史韵味

被称为“北京胡同之根”

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院中有一“万松老人塔”

是北京作为文化古城的早期标志之一

也是北京城区现存唯一一座密檐式砖塔





听雪 郭宝君 纸本水墨

30cm × 30cm  2019  北京画院美术馆藏



这幅作品是那一年 冬天看到胡同雪后的感悟 ,表现的是雨儿胡同里齐白石故居的门楼,它镶嵌在胡同一排房子中间,不远处的一棵大槐树和它呼应成趣,远处房屋也慢慢地消失在胡同的尽头。

——郭宝君



国家大剧院--前门--

东交民巷 --校尉胡同--

金鱼胡同

线路三

Let's go for a citywalk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