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估和衡量医学价值,一直是医学事务的热点话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维度:
数量维度,如举办学术会议次数和覆盖人数、MSL专家拜访量和覆盖率、洞见收集数量、发表的论文数、培训次数及参与人数等。
质量维度,如NPS(净推荐值)、客户满意度、内外部客户反馈、第三方调研、项目进度与计划对比等。
影响力维度,它强调的是医学活动或成果最终产生的实际影响。比如,通过大湾区、博鳌等地的早期准入项目获取的数据,加速了药品的审评审批流程;利用真实世界数据推动产品适应症的扩展;发表的研究文章被纳入临床诊疗指南或共识;通过数据挖掘驱动了临床实践的改进,如推动了医院检验报告的细化,从简单的只提供一个正常参考值到更细致的危险分层分级;专家观念的转变和临床行为的变化;以及基于洞察的医学策略调整和项目设计等。
(2)医学价值计算与展示
在价值计算与展示的全过程中,有三个至关重要的基本准则需要遵循。
第一,可视化是核心之一。这意味着我们的价值展示必须直观明了,通过图表等关键方式,让人一眼就能清晰理解医学价值的精髓所在。
第二,洞察性同样不可或缺。完成价值计算后,我们还需要提炼这些数据和图表对我们的业务或客户意味着什么,需要我们下一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第三,预测性强调的则是对未来趋势和结局的预测能力。鉴于KPI往往具有滞后性,我们还应更多地寻找更多的领先指标或过程指标,以便更好地预判未来并在必要时进行及时干预。
(1)形成“测-学-练”闭环和个性化学习与发展路径
成年人的学习确实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任务。尽管许多人都会表达希望有更多培训和学习机会,但当这些资源真正提供给他们时,他们是否真的珍视这些机会?他们能否真正将所学转化为行动,实现实质性的改变?
为构建高效的学习与培训体系,我们必须形成一个测-学-练闭环机制。首先,“测”,识别并评估学习者的知识差距;其次,“学”,根据结果提供个性化的定制课程;最后,“练”,学员应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工作中。随后,再次进行评估,如此不断循环,确保学习效果。此外,鉴于不同医学岗位的能力要求不同,而且每个人的背景、经历和知识水平不尽相同,发展需求也存在差异,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和精准推荐技术,为每位学习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发展路径,提升培训学习体验,将是未来培训学习发展的必由之路。
(2)经验萃取与跨部门交流
众所周知,成年人的学习往往遵循“70-20-10”的法则:70%的学习来自工作中的实践,20%源于与他人的交流学习,而通过正式教育培训获得的知识仅占10%。
在医学事务的能力建设与学习解决方案的探索方面,我们也要遵循这个原则。与已发展多年且相对标准化的销售培训不同,目前市场上医学事务领域的培训,在内容系统性和实践性上并不能完全满足团队发展需求,高质量、标准化的讲者及培训资源相对匮乏。而且,由于行业发展变化很快,许多最新、最前沿的行业实践和经验往往并未来得及被好好总结,如果在公司内能够建立一套机制,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进行沉淀和萃取,形成最佳实践案例库和可复制、可推广的培训模板,不仅能够促进参与者的自我提炼与知识结构化,还能为组织沉淀智力资产,为其他同事提供实用的学习工具和模板,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