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铁岭县广播电视台
心为媒,闻天下。视界随心,百姓情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信息平权  ·  阿里超预期的关键点 ·  2 天前  
信息平权  ·  阿里超预期的关键点 ·  2 天前  
申妈的妹子圈  ·  阿里第三季度营收2801亿,超市场预期 ·  2 天前  
申妈的妹子圈  ·  阿里第三季度营收2801亿,超市场预期 ·  2 天前  
秦皇岛晚报  ·  4款下架,78款限期整改!国家网信办通报 ·  3 天前  
秦皇岛晚报  ·  4款下架,78款限期整改!国家网信办通报 ·  3 天前  
贵州高院  ·  学有所获 听听学员代表怎么说(二) ·  3 天前  
贵州高院  ·  学有所获 听听学员代表怎么说(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铁岭县广播电视台

辽宁低空经济迅猛发展

铁岭县广播电视台  · 公众号  ·  · 2025-02-21 20:00

正文

何谓低空经济?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有人驾驶或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空域,通常是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内的空域。

当下,低空经济已在我省哪些领域应用、对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和改变?记者以沈阳、大连为采访城市,实地了解低空经济这个“新赛道”与百姓“生活圈”的接轨情况。

场景上新

百姓生活更便利

“隆隆隆……”“嗡嗡嗡……”当你仰望空中,飞驰而过的直升机或正盘旋的无人机等航空器,并非与你无关。

伴随着巨大的旋翼破空声,一架AW139直升机从大连东港商务区海边缓缓升起。22分钟后,该直升机成功将乘客送往长海县獐子岛指定地点。“以往从大连市区到獐子岛,要先乘车再搭船,前后花费约5小时之久。如今坐直升机,跨越山海还不到半小时。”体验过后,长海县居民李密说。

“来了,来了!”伴随游客的惊呼声,在2025沈阳法库财湖“辽文化”冬捕季现场刚刚捕获的头鱼,随即被一架极飞P150无人机送至拍卖点位。这个画面,吸引了无数场内外观众的目光。

……

“低空+”场景不断丰富,山海不再难跨越,生活的便利性也在大幅提高。

封闭性小区或高校,不让外卖快递小哥进入普遍存在。咋办?“你有张良计,我有无人机”,外卖或快递的“最后一公里”是可以靠无人机实现的。在网络订餐平台上,一家炸鸡店标明:“小区不让进,可以给你‘飞’进去,送到楼下。”

海岛的快递物流主要靠渡轮运送,船期受天气等环境影响较大,特别是末端海岛,快递进出“及时”是最大的诉求。中国邮政大连市分公司近日的一项成功试飞,让大连长山群岛的居民开心不已。

试飞当日,进行的是利用无人机开展海岛间党报党刊投送。装载着党报党刊的电动垂起固定翼HC—521无人机从大长山岛起飞,用时15分钟,飞越28公里,成功降落至广鹿岛起降点,当天带送《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辽宁日报》等60余份,载重约8公斤。

“能送报刊就能送快递,也许还能把我们的海鲜及时送出岛……”居民们期待试飞能尽快成“常飞”。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低空+”在我省的应用及试点,涵盖物流配送、文旅体验、立体安保、短途航线、应急救援、农林植保、电力及河道巡检等领域,支撑生产、生活“飞”起来。

应用火热

发展前景更可期

“低空经济蕴含着万亿级的市场”“感觉有几亿人要涌进这个赛道”“创新应用加速落地,千米低空就要迎来爆发期”……采访中,记者在沈阳、大连两地均感受到业内人士对低空经济发展前景的期待和乐观。

市场应用的火热程度也在印证这种乐观是有出处的。

这几天,大连欧亚直升机有限公司正在与大连文体旅集团密集对接即将开展的“空中看大连”项目。计划在大连南部滨海旅游带沿线景区设立直升机起降点,开发、推出空中俯瞰大连山海等旅游产品。

“我们很看好空中旅游航线这块市场,前期在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开展过低空游览项目,效果非常好!”大连欧亚直升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时飞行的区域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空域及金石滩周边岛屿,每架次15分钟,每人次800元,客流量很可观,一个国庆假期总载客量就达到近200人,飞行191架次。

同样,建在沈阳沈北新区的一处500米低空飞行跑道也非常忙碌,采用固定翼飞机、旋翼机等飞行器开展的低空观光、运动训练等各式活动不定期举行。怪坡、棋盘山等地的飞行基地推出了利用滑翔伞、动力伞等飞行器开展旅游观光活动,游客可进行高空跳伞、双人动力伞飞行等丰富多样的低空旅游体验。

无人机灯光秀市场也是低空经济的一个细分赛道,从业者热情高涨。

大连新闻天空数字传媒项目正在打造拥有3000架无人机的天空数字传媒中国北方基地。目前已推出“0411之光”、2024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文化晚宴“大连城市形象宣传推介”等若干场大型无人机表演活动,经过各种媒介传播,城市曝光量达到“1亿+”。该项目负责人之一的苏航表示,无人机表演市场方兴未艾,既彰显当地文体旅融合的程度,也是点燃夜经济的“新能源”,大有可为。

“低空+”应用火热带动人才培训的热度。在辽宁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操场,几架无人机轻盈地在空中悬停、旋转,这是沈北新区无人机社团的培训现场,该社团由五至八年级学生组成,依托完善的教学体系,培养年轻一代无人机飞手。

在大连欧亚直升机有限公司的自有飞行基地,前来报名学习飞行员的人跃跃欲试,面对20万元至65万元的学费依然不减热度,因此培训全年无间断,目前已有118人成功考取民航驾驶员执照,还培养出多名直升机维修人员。

打通“堵点”

“天空之城”更美好

蓬勃发展的低空经济,正在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改变未来生活图景。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我省以沈阳、大连为代表,多地出台行动方案,抢抓机遇加快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将“低空+”嵌入生活、服务生产。

打造和应用的场景包括但不限于航拍航测、电力及通信巡检、物流配送、旅游观光、航空运动、农林植保、飞行培训、编队表演以及应急救援、医疗救护、森林及城市消防、国土巡查、环保监察、交通管理、社会治安、气象探测、江河治理等公共服务领域。

然而“天空之城”并非只有服务,还有很关键的治理,发展低空经济也不是画出一条“空中线路”那么简单。目前低空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存在着空域开放、简化低空飞行审批流程、低空基础设施供给、运营管理人员储备等问题,确保“头顶上安全”的技术和相关运行规则都要及时跟上。

沈阳市政协委员李明波建议,依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科研力量,与企业、研究机构合作,加强低空经济人才培养。推动尽快建立健全低空领域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行业标准体系,切实保障低空经济健康发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