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给一些师弟妹或同行好友指导辩论,仿佛又回到了几年前准备各种辩论比赛的那段紧张、高压的日子。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辩论选手意味着伶牙俐齿、反应灵敏、攻击力强,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很多时候,辩论的赢家未必是攻击力强、反应灵敏的,甚至未必是伶牙俐齿的。看了很多辩论失败的例子,个中原因无非那么几种,今天总结一下与大家分享。很多辩论赛的评委在解释为什么会投一方获胜时都会强调:我认为他们把自己的道理说得很清楚。这绝对是一句值得我们牢记的真理——能够作为辩论的题目,双方的观点都谈不上对错,此时,如果一方把自己的道理说得比另一方清楚,那无论观众还是评委都会认为这一方更出色。从这一点看,所谓的辩论,其实应该以论为先,用洪荒之力说自己的道理。所以,审查一下辩论场上所说的每一句话,如果哪句对阐述己方观点不起重要作用,那这句就是废话。说清自己的道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限定时间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人在大学毕业后不会再研究形式逻辑——当然上大学的时候也可能根本没有好好学——然而这门学问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论证的水平,训练缜密的思维。据我观察,那些在辩论比赛、模拟法庭比赛中表现欠佳的人,绝大多数都缺乏逻辑学常识。柯匹的《逻辑学导论》极为枯燥,看透它可能需要两年的时间,但如果能沉下心把它看完,尤其把那些枯燥的练习做完,一定会受益终身。
“话术”这个词现在特指那些电信诈骗犯罪分子在骗人时说的那套滚瓜烂熟的词儿。我用这个词来指代那些应当被我们熟记于心的各种专业概念。在指导辩论比赛和模拟法庭时,我曾经试着让很多选手立即回答一些最基本的刑法学概念——比如“犯罪行为”、“危害结果”、“直接因果关系”、“间接正犯”等——但很可惜的是,没有一个人能立刻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含义,绝大多数被问者想了半天最后只能支支吾吾说出几个词组,连不成句。如果你不能把所处领域的各种专业概念烂熟于心,怎么可能在这个领域里进行清晰的论证?我从来都认为,一个太喜欢辩论的人,是赢不了辩论比赛的。因为比赛时间有限,能把自己的道理说清楚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太喜欢反驳别人,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最后来不及说自己该说的话,很可能一败涂地。我在参加辩论比赛时,自由辩论阶段每次发言只会给自己10秒钟的时间反驳对方,然后马上说自己要说的话。哪怕是对方明显有错的时候,也不过就是点到为止,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论证自己的观点,才是比赛时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你去服装店买衣服,服务员念着手上的稿子(或者小卡片)给你推荐,你会不会接受她的意见?同样的道理,辩论、模拟法庭,控辩双方的目的都是说服评委,稿子念得再动听又能说服得了谁呢?其实,绝大多数人对稿子的依赖都是心理上的,把稿放下,未必说得不好。我一个很有辩论天赋的朋友说,她在比赛的时候绝不会拿一张纸上场,不是因为信心十足,而是因为只要拿着就想看,只要一看就想念,只要一念就再也停不下来了,念着念着还串行,效果极差。
最舒服的语言是真诚而自然的,流畅性非常重要。只是想要说话流畅不打磕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些年我自己总结了一些锻炼语言流畅性的方法,以后我会专门写一篇跟大家分享。在此只说一个最简单也有效的方式:每天大声朗读半个小时报纸。另外,眼神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眼神飘忽不定、闪烁游离给人一种不在状态的感觉,很容易暴露出你的不自信。所以,哪怕是不知道该看哪里时,随便盯着台下一个人也比飘来飘去强得多。气场很重要!有时候,紧张、害怕都是难免的,我们不能,也不用完全消除这些情绪,但却应当尽最大可能想办法掩盖它们,因为这些表现会削弱我们的气场,让对方信心倍增。掩盖紧张并不困难:提醒自己不要攥拳头,如果一定要深呼吸,那注意不要让胸腔起伏的幅度过大。此外,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在紧张害怕的情况下仍然可营造出较大的气场,那就是:盯着对方看,看着看着,对方就开始紧张了。在我看来,辩论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这个过程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样,都是在别人的干扰下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你需要确立一套自己坚信的东西,然后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对于那些干扰,适当回应,然后继续做自己。说到底,辩论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