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研习社
顺时针研究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手游那点事  ·  离首发仅剩7天,预约破1000万,对话发行制 ... ·  昨天  
手游那点事  ·  3家中国公司跻身日本收入Top10,米哈游拿下前三 ·  3 天前  
手游那点事  ·  一家北京厂商拿下1月收入Top5,仅次于米哈游 ·  2 天前  
手游那点事  ·  腾讯网易坐实了“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  4 天前  
手游那点事  ·  今年腾讯根本没得输!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研习社

庚子年,4.7亿中国中产的命运

历史研习社  · 公众号  ·  · 2021-03-04 20:06

正文


根据《经济学人》的估算,截至2020年(庚子年),中国中产阶级人口或已超过4.7亿。

改革开放四十年,这是中国体制的一次伟大的胜利。

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这么多人实现“中等收入阶级”。

这些中产大多为知识精英,在一线或二线城市扎根立足。

有一套或多套房产,每月有不错的经济收入,过上了相对体面的生活。


但同时由于阶层人数的不断增加,中产阶层的焦虑也正在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子女教育、父母养老治病、不进则退的职场困境....其中以医疗费尤甚。

如今的中产拼了命地想要守住阶层不被滑落,却往往事与愿违。

知乎上曾有个热门的讨论:
中产家庭和贫穷家庭的差距有多大?

其中一个高票答案是: 隔着一场大病而已。

表面看并不缺钱的中产,在大病面前真的就如此脆弱吗?

前不久一期访谈节目中,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健接受了凤凰卫视采访。


他在节目中说到, “60%的人将60%的积蓄用于生命的最后28天”

这句话在网络上疯传,因为它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无奈却很真实!
2019年中国医疗卫生总费用65196亿元,平均每人支出4657元,医疗支出比达到22%。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当这个数字达到40%时,对于一个家庭就是灾难性卫生支出。

再来看看,面对沉重的医疗负担,全中国有多少人有自信不需要靠降低生活水平省钱看病,永远不需要面对这样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呢?


根据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当将中国家庭按照收入分为五个层次的时候,其中,最富裕组,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比例也有10.7%。

可见即便是富裕人家,也不见得能经得起病魔的折腾。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赤裸裸的现实。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场流感,耗尽一个中产家庭所有积蓄的故事。


-武汉刘先生,住院61天,花费104万。


-一位母亲ICU住了72天,卖了两套房子,花费130多万。


可以看出,他们都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产阶级。可就是这样的精英人士,在面对重病的打击,也已经是摇摇欲倒。

试想,如果是经济条件不如他们的绝大数家庭,遇到这种大病时,又该怎么办?

说到这里,我想起去年底的一个事,一位父亲不舍10万手术费,独自离开医院,随后轻生。说实话,这事当时对我触动挺大的。


求生是我们每个人的本能,一个人是有多爱另一个人,才会愿意拿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他的余生轻松。

曾经看过有个采访《如果有一天,你生了一场大病》,里面问到几位父母:如果你的孩子生病了,治疗费用超过多少你会放弃?

父母们的回答让人感慨万分。


父母永远不会放弃孩子的。可反之,如果是父母自己生病了呢?他们会给自己治病花钱多少?



治疗费不够,有的父母甚至直言:“那我就不治了,反正早晚得走。”

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大部分人的收入,根本无法承受一场大病带来的经济损失,不管是自己还是父母。

拿最常见的癌症来说,治疗包括检查、住院、手术、化疗等多项加起来就高达几十万。


虽然说现在国家一直在努力建立健全医疗体系,近年来医疗问题也得到了有力的改善, 但中国体量大,人口众多,社会医疗资金平均到每个人头上显得非常有限。

此外,你知道能拿来报销的药品有多少吗?

2019年8月20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今年正式实施的新版《药品目录》的通知,截止到上月纳入医保的药物有2709种,包括医保局刚刚谈判成功的97个新增药品。

(共计169583种药品)

但现实是这些 被纳入医保的药品,仅占比所有药品1.59%。

而那些疗效好的、起着治疗关键作用的昂贵靶向药近80%都是进口的,现有医保资金是无力承担的。

命是活生生的温热,需要冰冷冷的钱保驾护航。

如今医疗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越来越多新型抗癌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延长了患者寿命。

除了一些不治之症,我们面对疾病的最大风险可能就是有没有足够的钱的问题,可以说: 有时候钱就是命。

这个问题其实也好解决,要么自己使劲挣钱;要么通过金融工具把风险转嫁出去,这个金融工具就是保险。(本文不推荐任何保险产品)

一直以来很少劝身边的人买保险,毕竟很多人心存侥幸。但经历过2020这个不平凡的庚子年,我第一次很认真地劝大家,要考虑如何转移风险,做好托底的最基础保障。

一位朋友给我分享了一份账单,在保险配齐的情况下, 一套流程下来告诉你如何实现看病不花一分钱,还能多获得100万的经济补偿:
支出项
大病治疗费用:约80万
病后收入损失:50万/年*2=100万
收入项
社保报销:15万(平均)
商保赔付:165万(医疗险+重疾险)

假设一场大病三甲医院花费80万,经过商保赔付后,没花一分钱,剩余100万拿来补偿患病后2年家庭收入损失,生场病也没影响一家人正常生活。
但保险本身是有很高的门槛的,涉及 金融、医学、法律 三方面知识交叉。因为不懂相关知识,买错保险,最后赔不了钱的大有人在,我见过的也不止一个两个了。
为了大家不再裸奔,也为了大家不再掉进买错保险的坑,再次向大家推荐我信任的 第三方平台:


亲自体验过 他们家的 「家庭保障规划服务」 ,非常专业、细致。 别人一上来就跟我推销产品,说XXX产品有多好,催着我花钱,但他们的规划师很不一样,花了半小时来了解我的情况,还给我做了一份详细的规划报告。


对比传统机构,能节约30-50%的费用 经过他们规划,一个家庭每年省个5000保费是常事,20年就能省下 1 0万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