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脉通临床指南
关注临床指南,关注最新医学指南,指南翻译,专家解读,了解最新医学动态。临床指南,医师身边的好帮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界  ·  世界第二大医院裁员,缩减行政人员 ·  2 天前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乌干达启动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疫苗试验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医脉通临床指南

《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发布!

医脉通临床指南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1-06 18:00

正文

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主要内容包括体重的分类标准、体重管理相关评估、超重肥胖的干预和治疗、健康体重的管理与维持、特殊人群的体重管理、规范化体重管理流程等。关于特殊人群的体重管理,文章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学龄前儿童(5 岁及以内)


建议定期监测身长/身高、体重生长曲线,在不影响学龄前儿童正常发育的前提下,超重肥胖儿童应控制体重增长速度,消瘦儿童需要排除疾病,保证营养摄入充足。建议综合管理膳食、运动和睡眠,通常不推荐药物和手术治疗。


1.膳食管理。

(1)科学喂养,防止过度营养,预防早期肥胖。6 个月以内婴儿提倡纯母乳喂养,6 个月起及时合理添加辅食,同时可继续母乳喂养至2 岁及以上。

(2)控制糖的摄入。2 岁以下应避免添加糖,2 岁及以上限制添加糖。

(3)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增加新鲜果蔬,不吃或少吃高脂、高钠加工食品和高能量密度食品,控制零食摄入。


2.身体活动。

(1)活动多样化,确保运动时长。1 岁以内鼓励自由活动,1~5 岁儿童每日至少进行180 分钟的多样化身体活动,以户外为主。

(2)超重肥胖儿童应根据个体情况增加运动量。3~5 岁儿童确保每日至少进行60 分钟中等以上强度身体活动(包括30 分钟指导下的运动)。

(3)鼓励活动,减少久坐。2 岁以下避免电子产品,2~5岁每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少于1 小时。


3.睡眠管理。

培养良好睡眠习惯,确保充足高质量睡眠。




学龄儿童(6-17岁)


建议定期监测身高、体重、生长曲线,在不影响学龄儿童正常发育的前提下,超重肥胖儿童应限制总能量摄入,消瘦儿童需要排除疾病,保证营养摄入充足。


1.膳食管理。

合理选择食物,保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基本需要及膳食营养平衡。

(1)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脂肪的过量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并避免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规律三餐摄入,科学合理加餐,限制甜食、零食及含糖饮料。食不过量,专注进食,进食速度不宜过快。

(3)合理减重。不建议节食减重和快速减重。


2.身体活动。

建议校内和校外每日至少累计达到60 分钟中等至较高强度的运动。


3.减少久坐,每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限制在2 小时内。


4.睡眠管理及心理支持。

确保早睡,避免睡前使用电子产品。建议6~12 岁每日睡眠时间9~12 小时;13~17 岁青少年每日保持8~10 小时睡眠。维持规律的睡眠-觉醒作息时间。必要时采取心理支持与放松训练。




孕前、孕期及产后女性


1.孕前体重管理

(1)维持健康体重。建议孕前女性将BMI 调整至18.5~23.9kg/m²。

(2)合理膳食,适当增加运动。超重肥胖者应结合饮食调整,每周至少进行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及2~3 次抗阻运动。


2.孕期体重管理。

(1)妊娠不同阶段能量需求。早期保持孕前能量需求,中期每日增加300 千卡,晚期每日增加450 千卡。

(2)饮食建议。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优质蛋白、低脂食物。

(3)运动建议。推荐适度孕期运动,每周进行150 分钟包括有氧和阻抗的中等强度运动。根据个体情况循序渐进,避免有身体接触、增加摔倒风险和胎儿伤害的运动。

(4)加强监测。定期监测体重相关指标。


3.产后体重管理。

(1)目标明确,逐步减重。产后1 年内是体重恢复的关键时期,可逐步将体重恢复至孕前体重。

(2)膳食多样,不要过量。母乳喂养者在相应年龄阶段的成年女性能量需要量基础上,每日增加400 千卡。

(3)循序渐进,提高运动强度。考虑到产后恢复情况,运动强度可从低至中等逐渐增加。




老年人群(65 岁及以上)


结合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肥胖相关危险因素,全面评估体重管理对改善老年人机体功能的作用,制定相应营养和运动方案。


1.健康饮食。

(1)能自主进食的老年人,选用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并监测体重变化。

(2)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老年人,选用营养均衡、适当粘度的流体食物,降低误吸风险。


2.身体活动。

(1)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在熟悉环境中进行规律活动,减少静坐时间,并注意保暖防暑。

(2)慢性病患者应在医生咨询和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活动。


3.睡眠改善。

(1)建议每日保持7 小时睡眠,午睡时长控制在1 小时以内。

(2)睡眠质量差或有睡眠障碍的老年人应及时就医。


4.心理健康。

(1)鼓励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家庭成员提供积极情感支持。

(2)出现情绪问题时,可寻求专业医生的心理辅导和干预。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医疗应急司,2024年12月.

>>>直接点击阅读: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