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美贸易战中衍生出来的中兴事件,在中国政府的斡旋之下,最近达成了和解。
根据这份最新的
和解协议,中兴公司支付10亿美元罚款,另外准备4亿美元交由第三方保管,然后美国商务部才会将中兴公司从禁令名单中撤除。
不知是否巧合,中国人口14亿,中兴正好赔付14亿美元,一人一美元。
更加巧合的是,118年前,在八国联军的刺刀之下,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规定赔付白银4.5亿两,正好与当时中国的人口总数对应。
一人一两,以示侮辱。
这个结果对于中国是一个莫大的耻辱,相当于每个中国人脸上挨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美国指控中兴的理由是,后者违反了对伊朗制裁的规定。如果调换一下视角,中国以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向台湾出售武器为由,对洛马公司进行制裁,后者会认栽吗?显然不会啊。
原因很简单,美国是霸主,但是中国不是。
美国有十一个航母编队,遍及世界的军事基地,中国只有美国的零头。
美国以自身的国内法为依据,对中国的企业进行制裁,后者只好乖乖地认罚消灾。这说明了中国还远远没有达到与美国分庭抗礼的地位,中国的产业发展水平,仍然存在巨大的软肋供人拿捏。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于中国来说,这件事情敲响了警钟,对于中国的自主技术研发,必将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知耻近乎勇!
中兴之所以认栽,是因为中国在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的技术积累不足,严重依赖美国的进口,并且没有替代产品可选。
其实这种状况不单单限于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在许多领域广泛存在。在前三十年自主研发的过程中,虽然基础薄弱,但是在
冷冻电镜、大飞机、精密机床、微电子等
一系列领域仍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经验教训也是极为深刻,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
中国很多原有的技术积累被消灭掉了。
在市场经济模式下,中国自主研发的技术相对于国外先进技术存在一定的差距,继续研发追赶,仍然需要持续追加投入资金,但是从市场上,直接就可以买到国外提供的现成产品。
当时的中国,最缺的就是资金。
于是,“造不如租,租不如买”的主张渐成主流,而自主研发的队伍失去了拨款,也不可能从市场中获利,纷纷被解散,辛辛苦苦取得的技术积累化为乌有,最为典型的就是“运十”的下马。
很多人把这些问题简单地归结为决策者的失误。
但实际上,事情远没有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
二十世纪后半叶,美国挑起了一场忽悠与反忽悠的
全球
较量。
忽悠的真谛,就是要逼真,首先骗倒自己人,这样才能进一步骗倒对方。
美国方面精心推出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大师哈耶克,对全世界进行“战略忽悠”。这场战略忽悠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领导层纷纷中招,最终导致
社会主义阵营大崩溃。
随后,西方发达国家支持中国融入国际市场。
他们并不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扶植出一个强大对手跟自己对着干,而是要栽培出一个永远的经济殖民地,让中国人永远做牛做马。因此,他们从一开始就开出了一系列苛刻的条件,其中就包括必须放弃对原有重大项目的扶持。
换句话说,从美国一方来看,促使中国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精心准备的陷阱。
庆幸的是,与东欧和苏联决策层真的被西方经济学家忽悠到坑里不同,中国的决策层只是表面上装作相信了,而已。
但是,装也得装得像才行。
面对精明透顶的克林顿政府,露出一点破绽,也就前功尽弃了。
九十年代的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
想想看,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受了多少屈辱?为了取信夫差,甚至毫不犹豫的吃米田共!还要面带微笑!
中国的二三代领导层也是差不多的处境。
中国的领导人就算是心里在滴血,也得把一些吸引眼球的项目强行下马,以取信于对方,才能有机会徐徐图之。
“韬光养晦”说出来只是简单的四个字,背后隐藏了多少不甘和隐忍!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这首诗为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手迹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邓与周是留法的同学,是终生的挚友。也许在那些不眠之夜,邓就是反复默念着这首诗,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定。
他,就是中国的面壁者。
《三体》中的面壁者罗辑
在各种形式的“战略忽悠”的配合之下,“韬光养晦”策略经历了种种考验,成功实现了目的,中国经济进入发展快车道。
然而,数十年的韬光养晦,中国真的出现了一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徒子徒孙们,当然也不排除其中一部分人是出于种种目的装作相信,仍然坚持不懈地把中国往沟里带。
因此,近些年来,中国在一些重大战略产业上投入巨量资源进行扶植,仍然不断激起“造不如租,租不如买”的杂音,尤其是在一部分坚持“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经济学者那里尤为强烈。
中兴的教训,对于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来说,无异于啪啪地当面打脸。这些反对声音,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市场。
中国必将坚定了决心,不惜代价将一切可能被卡脖子的技术统统掌握在手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14亿美元换来中国人统一思想,也算是物有所值。
从美国的立场上看,美国对中兴施以巨额罚金,实质上起到了“打草惊蛇”的作用,对于遏制“中国制造2025”这个目标更是背道而驰,对于美国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既然如此,特朗普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美国以往要对其他国家发动贸易战,无非是两条途径:一是限制该国对美国的出口,让该国赚不到钱,自行崩溃;二是限制美国对该国的出口,使得该国缺少急需的物资,经济陷入困境。
对于第一条路来说,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大多是中低端消费品,是美国国民收入水平长期停滞的状况下,保持生活水平基本不下滑的前提。要是进行限制,中国一是可以通过庞大的国内市场消化,二是出口到其他国家,只是短期内会遭受一些困难而已。而美国在几年内,都不可能在短期内找到跟中国货一样物美价廉的替代品,国民会遭遇生活水平急剧下滑。
在国内矛盾已经日趋高涨的美国,这么干就是要激起大革命的节奏,显然是此路不通。
对于第二条路来说,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大宗商品就是飞机、集成电路、农产品和油气这四样。除此之外,其他都是零头,限制也是无关痛痒。
农产品和油气都有替代来源,断了也没用;限制飞机出口,欧洲的空客做梦都要笑醒,中国自己也在研发大飞机,此举只会进一步促进中国大飞机的发展。盘算来盘算去,能做文章的唯有集成电路。
而且,按照中国目前的发展态势,能在集成电路方面拿捏一下中国,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过了这村就没这店。
具体拿捏哪个公司呢?
集成电路行业关联最密切的就是手机行业,中国的手机无非是华为、小米、中兴、联想、OV。
华为一直被美国提防打压,干脆放弃美国市场,而且人家有自己的芯片,很难抓住其要害。更重要的是,华为对于中国的意义极大,是中国民族工业的旗帜,几乎相当于二十世纪中期的通用汽车对美国的意义。当时美国流传一句话:“凡是对通用有利的,就是对美国有利的”,反过来也可以说,凡是对华为不利,就是对中国不利。
一旦美国严厉打压华为,中国一定会对等制裁苹果公司,说不定会循环升级为中美之间的全面贸易战,甚至进一步引发热战。除非特朗普真的疯了。
小米虽然在高端产品依赖高通芯片,但是小米的战线早就分散了,变成了一种生态链模式,很难一击而中;而且小米手机的主要战场也是放在本土和第三世界的低端机,在这个级别有很多替代选择,制裁意义也不大。
至于良心想,制裁它的结果,损害的主要是美国厂商和美国消费者的利益,也是得不偿失。
OPPO、Vivo虽然做得很大,但只是消费品公司,而且主要面向中国国内市场,打压它的结果无非是市场份额被其他中国厂家瓜分,意义不大。
只有中兴,高度依赖美国市场,产品线相对单一,一旦被断供,立即陷入“休克状态”,可以在短期内出结果。中兴同时涉足通信领域,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也容易被拿到把柄;而且长期作为中国制造的代表,前几年大大出访经常把中兴手机当成国礼送人,又是一家国企,中兴遭难肯定中国政府肯定不会置之不理,可以作为与中国政府交易的筹码。
无论从象征意义还是实际效果,打击中兴是最合适的。
分析到这里,特朗普打击中兴的动机就昭然若揭:似乎只是为了进行一场速战速决又有足够影响力的战役,起到美国国内一部分民众制裁中国的情绪宣泄的作用,兑现自己选举时的民粹主义承诺;又将激怒中国的程度限制在可控的范围内,避免无限升级为全面贸易战,损害美国的国家利益。
通过制裁中兴促成中美迅速达成贸易和解,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中国承诺采购700亿的美国商品,其中主要是农产品和油气,对于共和党的基本盘——中南部农民和传统能源利益集团是极大的安慰,对于特朗普未来的选情极为有利。
这种商人式的精明算计,早已体现在特朗普年轻时所写的《交易的艺术》这本书中。
中美贸易战到这里暂告一段落,但是美国还有很多人的需求没有被满足。特朗普要想连任,贸易战还得接着打。
但是,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已经基本没什么招可出了,那就只能是从其他国家身上割肉。
从国际贸易分工的角度上看,中美之间爆发大规模贸易战其实是反常的现象,对于两国都极为不利。
国际贸易和一切买卖一样,同质才构成竞争,异质只会是合作和互补。
打个比方,卖陶罐的老张没事不会去挑衅卖铁器的老王和卖高档瓷器的老李,只会去跟一条街上另一家也是卖陶器的老刘不对付。因为只有老刘与老张之间争夺的是相同的顾客,顾客多买老刘一件商品,就意味着老张少卖出去一件。
中美的产业结构虽然难免也会有重合,但是总体而言,美国占据高端,中国占据中低端,两者之间是互补的关系,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更符合两国的利益。
从管理学的角度上分析,很容易理解老特的策略背后的动机。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只是佯攻而已,不可能是主攻方向,特朗普并没有认真考虑过在中低端产品上与中国竞争。
任一行业的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看似只是价位的差别而已,但是背后的运作逻辑完全不同。
低端产品拼的是价格,因此高效管理和节约成本是第一要务,以标准化生产,通过铺量获利;而高端产品追求的是高品质,高性能,甚至是个性化定制,追求的是高毛利率。
根据“颠覆式创新”理论的提出者克里斯坦森的说法,两者的“价值网”完全不同,因此这两类企业的组织架构、人员配置、营销策略完全不同,甚至连企业文化都是千差万别。
打个比方,麦当劳和高端西餐厅同样是卖食品,处于高端的西餐厅无论经营得如何成功,其原班人马去开麦当劳,肯定是要破产的,因为玩得根本不是一套东西。
在《
特朗普为什么要怒怼亚马逊?
》这篇文章中已经提到过,在现代工业体系下,控制成本其实不是简单的事情,而是涉及到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
很多不懂管理学的人脑袋一拍,以为美国只是不屑于生产低端产品,只要想振兴制造业,分分钟是可以重建的。
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不是说美国无法生产低端产品,而是在同样的成本下,无法生产出与中国货同等质量的美国货。
只要成本控制不下来,扩大产能都是无用功,无非是在仓库里堆积垃圾而已。
特朗普曾经命令苹果公司的生产线搬回美国,但是苹果CEO库克说这是不可能的。苹果手机还是相对高端的产品,尚且如此,如果说美国要生产低端手机,无非是赔钱赚吆喝而已。
在商业发展史上,总是低端颠覆高端,这就是克里斯坦森所说的“颠覆式创新”或者“创新者窘境”,在全球贸易竞争史上,也总是屌丝逆袭高富帅,这可以被称为“领先者窘境”。
市场经济社会的竞争,就是这么残酷而吊诡。
当年是中国的领导层被市场经济逼入窘境,如今轮到美国的领导层了,而且是经典的“领先者窘境”。
中国领导层可以去当“面壁者”,忍受短期的痛苦来实现长期目标。实行民主选举的美国,总统必须回应民众当下的直观愿望,否则就是卷铺盖滚蛋的节奏。
根据当前的国际贸易格局,中国与美国并没有同质化竞争,
与美国真正构成同质化竞争的对手,其实是西欧和日本,后两者同样是高端商品的提供商。
要抢回工作岗位,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与美国同质化的日本和西欧进行贸易战!
人们通常认为,特朗普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美国的盟友不幸被波及到,被误伤;但事实恰恰相反,其实他从一开始就是要对盟友下手,对中国的贸易战只不过是声势浩大的烟雾弹而已!
特朗普所声称的“重振美国的制造业”,其含义并不是在国内重建中低端产品的生产线,与中国抢生意;
而是把西欧和日本的高端商品的市场份额抢过来!
为了选票,顾不得那么多了。
为了讨好国内汽车业的工人,特朗普声称,“阻止梅赛德斯·奔驰碾压纽约第五大道”,打算对德国汽车施加35%的进口税。
尽管特朗普本人喜欢开德国车,尤其喜欢奔驰。
他的女儿女婿也是奔驰用户。
美国对包括加拿大在内的盟友们加关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义愤填膺,声称侮辱了两国多年结成的友谊,
“不明白为啥突然成了美国人的威胁”。
结果特朗普一句就给怼了回去:白宫难道不是你们烧的吗?
脑补一下:旁边看热闹的梅姨干咳一声,说,你们聊,我先走了。(1812年白宫被烧是英军干的,加拿大民兵作为殖民地的跟班,跟着老大参与了一下而已)
要是连这么久远的旧账都翻出来的话,法国跟美国打过海战,日本偷袭过珍珠港,德国偷袭过美国商船(一战美国参战的起因),可能也就剩意大利跟美国没有过直接冲突了吧……
不提意大利还好,一提意大利戏更多。当年意大利就是首先法西斯化,如今意大利政府已经被民粹政党掌权,接下来恐怕就是脱欧,退出欧元区,设置贸易壁垒等动作,更加添乱……
由于特朗普对盟友们加关税,导致G7峰会搞成了非常6+1,成为有史以来最为分裂的一届,甚至有分崩离析的危险。
美国有日渐成为天下公敌的倾向。
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呼吁其他六国抱团,抵制美国滑向“进一步孤立主义和”赤裸裸的“霸权”(further isolationism and crude hegemony)。
“我们其余6国合起来的市场比美国市场大得多。我相信合作与多边主义,因为我将用我所有的力量来抵制霸权。”
中国人笑看当年的八国联军互掐不止的同时,上合组织会议在青岛如期举行。在领导人的祝酒辞中说:
山东是孔子的故乡和儒家文化发祥地。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上海精神”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强调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同和支持。
恩,这很好很中国。
特朗普是个精明的商人,玩起“声东击西”的策略,处处“美国优先”。不过,他犯了“合纵连横”的大忌,把所有潜在的盟友得罪了个干净。中国却趁机继续扩大朋友圈,发展统一战线,正如当年楚汉争霸中项羽和刘邦势力此消彼涨的情形。
这就是典型的为了短期利益,无视长期利益的表现。“别看现在跳得欢,当心将来拉清单”。
突然觉得,历史悠久确实是一种巨大的优势……
眼看美国在往坑里掉,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犹太人,却在后面猛推。
有史以来第一位出任美国商务部长的犹太人威尔伯·罗斯对媒体表示,其他国家的报复性措施只会影响不到1%的美国经济,而关税将帮助美国创造就业机会。他说:“当你在考虑整体经济时,不能只考虑产品价格微不足道的上涨,还要考虑就业和整体经济实力的增长。”(关于犹太人在贸易战的行为,参见
中美贸易谈判的背后:全TM的是套路!
)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北山浮生谈古论今(BSFS_View),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热帖推荐:
中美贸易谈判的背后:全TM的是套路!
突然爆发的“抢人大战”,到底意味着什么?
反复无常的“金特会”背后,到底透露出什么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