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进博会航空航天的科技成果不胜枚举,例如中国馆展出了中国商飞国产飞机C919、ARJ21、C929,以及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墨子号”和“嫦娥六号”探测器的模型。位于进博会主场馆中央广场西北侧的上海馆,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带来了中法天文卫星(SVOM)的模型。该卫星是目前全球对伽马暴开展多波段综合观测能力最强的卫星。
今年6月,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记者了解到,我国已向世界各国发出了共同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倡议和邀请。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建设旨在为以后奔向火星,奔向更远的深空做技术、物资、智力上的储备。
上个月,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勾勒出未来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并提出了“极端宇宙”“时空涟漪”“日地全景”“宜居行星”和“太空格物”5大科学主题,以及暗物质与极端宇宙、宇宙起源与演化、宇宙重子物质探测等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宜居行星”主题,将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开展地外生命探寻。
未来,我们要飞出地球,打卡月球和火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太空之旅,这些航天科技成果将是不可或缺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