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了随着返乡潮的兴起,县域酒店预订率的上升现象。文章通过一个媒体朋友A君的亲身经历,反映了返乡过程中的酒桌文化困境,以及酒店住宿作为解决方案的优越性。同时,文章还引用了华住集团的数据,显示了县城酒店预订的火热情况。文章还分析了返乡潮背后的原因,包括疫情后的流动自由带来的烦恼,以及酒店连锁化进程加快等因素。最后,文章指出返乡打工人和小镇居民的消费观念变化,以及酒店业应如何适应这一趋势。
酒店业需要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提供更加有性价比和附加值的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今年都说“真香”。
来源|
旅界(ID:tourismzonenews)
前几天,我和一个老家内蒙的媒体朋友A君吃饭,刚聊到过年回家这个问题,朋友就面露愁容。
我开始还以为是票不好买,结果朋友说不是那么回事,完全可以开车回去,然后放下筷子,就一通输出骂娘他们老家的酒文化:
“一天三顿大酒,早上都得喝,我去年晚上宿醉,早上起来又要被亲戚整二两,整天都是晕乎乎,就没有清醒的时候。”
A君看着我一脸不置可否的样子,他说“兄弟,你不信是吗?我告诉你,我们内蒙这边交警早上都要查酒驾......”
看我哭笑不得的样子,A君叹了口气,“家确实想回,但酒这个东西喝多了太吓人,可能我们全家今年和你一样去旅游了。”
但现实问题是,不管是三亚还是哈尔滨,A君发现现在订票好像又有点晚了,陷入一个两难境地。
我看A君这么纠结,就建议他查查家附近的酒店,毕竟一年就这么一次回家机会,也该回去团个圆,如果担心喝大了,那住酒店也能起到很好的“防火墙”作用。
我是这么帮他分析的,“说白了,酒店都有早餐,亲戚总不能来酒店灌你酒对吧?”
A君一拍脑袋,连称自己怎么没想到,再一查家那边的酒店顿感实在“太香”,汉庭一晚200元左右,标准中端、中高端酒店品牌全季、桔子水晶300元左右,五星酒店一晚上也才四百多元。
朋友饭还没吃完就一口气连订了十几天汉庭,他一边买单一边说太值,两千多元能换个清净,这顿饭必须他请。
散场后,我突然觉得很有意思,犹记得去年谈到返乡回家住酒店,还会有不少卫道士跳出来痛骂“费钱”、“不孝”,今年很多人思维都转过弯来了。
或许因为再浓的亲情,有时也需要一点距离,这从今年县城酒店的预订数量也可略见端倪。
今年春节,返乡潮迎来高峰的同时,小城酒店预订也持续火热。
华住集团数据显示,截至1月15日,春节假期期间县城酒店预订走热。预订率TOP10的县城包括:广东南澳县、云南勐腊县、吉林安图县、新疆温泉县、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吉林抚松县。
2025年春节,返乡打工人不住家里住酒店似乎真的成为一种潮流与共识了。
如果说疫情的时候大家还都在“就地过年”,对家除了思念就是思念,近三年流动自由后也确实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烦恼。
比如说,适龄妹子回家被催婚、催娃,再比如说,小两口每次回家过年看见父母吵架,闹别扭就格外头疼,家成为一个或远或近,又想念又有点心虚的地方。
所以,有人戏称,“春节前盼回家,到家待3天就想逃”。
反而过年回家住酒店成了一个既能一解思乡之苦,又能按照自己喜欢方式过年的天选之地。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因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点在于随着酒店连锁化进程加快,县域或者说家乡的酒店也都改造升级,更舒服,也更耐住了。
昨天,A君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和我晒图,他说真没想到现在老家经济型酒店的服务基准线这么高了,自助入住总共也就花了30秒,机器人送物、24小时自助洗衣样样都有,还要啥自行车。
我后来了解了一下,他住的呼和浩特体育场这家汉庭酒店是全新3.5版本,说起来现在很多同品牌酒店也分三六九等,版本越新,入住体验越好,A君确实捡了个便宜。
说起来,呼和浩特好歹还是省会城市,我一个大学同学小C今年准备回老家江西吉安过年,携程上一搜,惊觉人民广场已经开出了一家4.0版本的全季酒店,过年期间价格也就350元左右。
住进去之后,小C笑得嘴都合不上了,65英寸电视,设计师量身定制的哲品ZENS茶具,床垫还是金可儿的,她和我连称这真的是我们这小小地级市该有的酒店吗?
辛辛苦苦一整年,这届返乡的打工人并不是不愿意花钱住酒店,而是看钱花的有没有性价比,或者说有没有质价比。
这就让当年很多横行村镇、地级市的小单体酒店头疼了,OTA上要流量没流量,服务、产品也已经落后这个时代,只能被日渐下沉的酒店连锁品牌“吊打”。
因为越是经济收敛的年代消费者反而越注重那些满足实际需求且具备一定知名度的品牌。
就像在1980年左右,全球就发生过一次大萧条,但是在这次萧条里,诞生了两家伟大的企业——无印良品和优衣库。
这两家日本服装品牌的特点我们都熟,产品过硬,价格不贵,看起来很简单,实际巨赚钱。
回首再看今天打工人回乡的酒店选择,好像也大抵如此,只能感慨时代好轮回,当下沉市场也开始懂生活,重体验,酒店的改革变迁只是时代的一抹缩影。
这三年,返乡打工人带动县域小城酒店预订率节节走高,也带动了国内头部连锁酒店集团在下沉市场进一步稳扎稳打。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仅华住酒店集团就进入了142个“三线及以下区县”市场,一年时间新开酒店数量高达1205家。
连锁酒店、国际大牌酒店到县城开店不仅给返乡过年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新去处,也吸引了更多大城市居民到县城去体验更高品质的旅游。
事实上,即使没有返乡打工人加持,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覆盖人口近十亿、占全国人口的七成以上,GDP已占全国比例近六成,且贡献了中国三分之二的经济增长。
当大城市白领对于生孩子的态度越来越游疑,县域人口的广袤意味着下沉市场酒店产品升级的土壤足够肥沃。
硬币的另一面是,二三线城市的新一代年轻人已经长大了,成了消费主力。他们见惯了千篇一律的基本商品,开始厌烦同质化,喜欢有差异、有个性的东西。
如果酒店人很想做点什么,或者想要做得更好,那么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把酒店产品做得有性价比,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像头部酒店集团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