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智库
2015年底,新华社获批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首批10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之一。瞭望作为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先期成立的瞭望智库一体化运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瞭望智库  ·  哀牢山有多迷?强如徐霞客也迷路 ·  昨天  
瞭望智库  ·  再次亮相航展!徐枫灿的实力有多强? ·  2 天前  
瞭望智库  ·  特朗普宣布,马斯克领导新部门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智库

1977年对中国人有多重要?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瞭望智库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6-07 07:07

正文


又是一年高考日。库叔虽然早已度过了那段岁月,心情却和所有考生一般紧张。


资料图片:河南省温县一中的一名高三学生在教室中复习,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新华社发

今年恰逢恢复高考40年。在库叔看来,步入不惑之年的高考依旧充满着青春与活力,还多了些许成熟。


这40年里,高考陪伴了多少人的变化?自身又经历了多少变迁?


文丨吴文清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命运



  

那一年,当了三年农民、七年搬运工的张艺谋经过一番曲折的争取,被破格收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他说,“没高考,没现在。”


那一年,身为中学老师的易中天,因避免和自己的学生同场考试的尴尬,放弃了当年冬天的考试,于1978年直接考上了武汉大学的研究生。


那一年,刘震云刚刚结束为期五年的兵役,一举成为河南省文科状元,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如果没有77、78的高考,我也有可能跟我表哥一样,会是一个建筑工地的一个搬砖的。”


10年里人们心中被按压住的悸动与渴望,在40年前那声令下中重新燃起。


前些日子,库叔与去年参加高考的堂妹交流,她感慨良多:


“如果我没有参加高考,或许现在和弟弟一样,只能在家附近打点散工做点体力活;如果当年我爸像你爸爸一样,参加高考上了大学,可能我也能和你一样,有更丰富的生活体验了。高考让我们的人生有着这么多的不同。”


考上大学,彻底改变了父亲的命运,继而改变了我的命运。


父亲是“老三届”里最普通的一名。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他瘦弱而矮小,并不是农业生产中优质的劳动力,但他却从小酷爱读书。小时候,他的“卧室”是一间昏暗的木板阁楼,楼下堆着杂草,一支破旧的木梯是唯一的联通。阁楼里没有灯,年少时父亲常是在外借光看书,晚上抹黑小心翼翼地爬上阁楼。而那些书也都是从学校、老师、同学那里借的,“读书”多年,他却甚至连一本书都没有。


父亲的成绩很好,特别是语文和化学,他曾经骄傲地和我说过中学老师都对他刮目相看。但这些对于一个农村家庭的孩子或许并不重要——祖父英年早逝,家中子女众多,奶奶当然希望父亲能多一点精力在种地上,少一些分心——毕竟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并不是什么好的身份。


1977年,高中毕业的父亲已经回乡务农一年。对学业已不抱希望的他却迎来了人生转折: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身在偏远农村的父亲知道这个消息时,赶紧在最后的时刻报了名。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放下手里的农活,重新拿起书本,为这一次考试做准备,“那个时候,谁要是有本参考书,那可是像宝贝一样的。我就借了别人的书抄了好几本。”1977年冬天,父亲参与了那场改变他人生命运的高考。


后来数据告诉我,那场高考,全国录取率仅有4.8%。父亲说,当时整个村庄,他是唯一一名考上大学的,而整个县城,也仅有三名考生考上了大学。报志愿时他根本不知道国家有哪些高校哪些专业,最终还是相关部门根据他的成绩以及国家的需要,把他分配到了医科大学。医药、师范和农业,正是那时国家最需要建设的专业方向。



父亲离家求学时,只带了一床破被,两身换洗衣服和一双鞋。“那是我人生中第一双鞋。”父亲说,“是我妈用旧轮胎给我做的。”


如今的父亲,已是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救下了不少人的性命。回想当年,他依然感觉如梦一般。“我这双手,可是锄地都锄不好的呀,怎么就拿起了手术刀呢?”


不知父亲是否知道,和他有着类似经历、类似想法的人还有许许多多,而正是这一代人,引领了改革开放以来各行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重新起航。


高考,给热爱知识的人们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口。正如刘震云说:“因为大家一无所有,当世界出现一种机会的时候,他还是想把这个机会给抓住,他们发现,这个世界,其实还有着更多的可能。”特别是,对于长期务工务农而又热爱知识的底层劳动群众而言,这几乎是唯一一条会流动的通道,这就把他们奋勇向前的激情带到了新的高度。


当然,这也使得这一代大学生对国家建设的热情无限高涨。他们成为了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是国家发展的各个领域的技术主力,而这一通道也为数十年国家与社会稳定提供了基石。


对于生命个体而言,这是向上发展的新希望,自我的完善与实现的新可能;对于国家发展而言,这是保持活力与创造力的新动力,经济腾飞的新机遇!

 

1

现实



   

2017年6月5日,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镇,万人空巷。




赴考的学生、送考的家长,还有数家国内外媒体,在这一天的上午8点08分,一起沸腾了这座位于大别山区的僻静小镇。


毛坦厂镇的声名远播,源于毛坦厂中学——一所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超级中学”。今年,毛坦厂中学共有55个高三班级,每班人数均在100人以上;同时还有67个复读班,其中理科53个、文科14个,每班人数在150人左右。此次赴考考生近2万。而就在去年,这所中学本科达线人数达到一万多人。


毛坦厂中学现象只是当下高考盛况的一个缩影。


在河北,衡水中学半军事化的管理保证了80%以上的一本录取率。虽然管理极其严格,但无数考生与家长趋之若鹜,衡中无论在哪里建分校都颇受欢迎;


淘宝上,各类“高考必备”一时成为热销,小到笔墨,大到衣物鞋帽,考生的家长、朋友纷纷购买赠送,为高考考生保驾护航。


在山东,孔庙一时人头攒动,不少考生的亲戚朋友簇拥而上为高考考生祈福祝愿,盼榜上提名,一举高中。


特别是,对于大多数来自于农民家庭、打工子弟、流动少年群体的高考考生而言,他们和从小就有名师陪伴、接受国际化教育的大都市精英孩子不同,若高考名落孙山,他们就只能外出打工漂泊,别无他选。这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也是一家人的指望。


从父亲那一辈神话一般的高考故事,到毛坦厂中学万人空巷的送考盛况,高考已经经历了40个春秋,不惑之年的高考纵使还不完美,但愈演愈烈的高考现象恰恰说明了“知识改变命运”从来没有过时,高考作为底层向上流动的重要通道的作用依然坚挺地存在。


在这40个春夏秋冬里,中国社会中,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经历了高考这个最重要的社会遴选机制。两个改变贯穿着始终:一是高考在改变着我们,不仅打破了原有的阶层固化,更使高中教育从精英教育转而成为大众教育,提高了文化普及率;二是我们在改变高考,面对应试教育、区域录取不平衡等问题,我们一直对高考制度改革、调整,让高考制度更好地推动历史巨轮的前进。

 

3

改变



  

 高考在改变我们


恢复高考制度之初,其激烈程度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也并不为过。1977—1981年,普通高考录取率分别为4.8%、6.6%、5.9%、6%、5.5%,远低于“文革”前五年的高考录取率。80年代中期至1998年,高考录取率开始从11.6%升至36%,高考竞争程度虽有所缓解,但仍然是“金榜题名难”。


高中教育本就不属于九年义务教育。从初中升高中,已经经过了一轮选拔,而高中到大学的录取率又如此之低,层层遴选保证了足够优异的学生才能进入大学这个知识圣殿。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张亚群教授认为,当时的大学教育属于典型的“精英教育”。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有进入高校深造的机会,我国高等教育从1999年开始连续大扩招。与之相伴的是,高考录取率的大幅上升。据统计,1998-2005年间,高考报考人数年均增长11.58%,高考录取人数年均增长23.75%。到2013年,高考录取率达到76%。到2015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已达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0%,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而与之相伴随的是大学录取率的提升——从1977年的100个人录取5人左右,到了2014年,上升至70多人,我国高考录取率一路攀升。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迈向“大众教育”。在一个大多数人都能上大学的年代,考上大学已经不是稀罕事,现在大家更关注的是考上的是不是好学校、好专业。


与之伴随的,是全国人口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升



我国民众不同教育水平占比随年份变化图

(数据来源:历次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公告;注:2005年和2015年的文盲或半文盲数据缺失)


高考这个人才输送通道,为整个社会带来了人口素质的整体提升,对于国家来说,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而借力于高考这个相对公平的竞技场,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也有了与精英家庭孩子有了同一张试卷,在同一个考场。


根据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陈超教授的调研,在985等重点大学的学生中来自中低收入阶层的子女至少占全部生源的60%以上,其中来自农民家庭的生源占30%以上,占比排名第一。高考对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推动底层社会流动的效果由此显著可见。

 



或许很多人还在控诉着高考的“不公平”,但相较于其他遴选方式,这一纸试卷已是最公平的方式。清华大学社科学院院长李强教授就表示:如果不用高考的分数去衡量,就会有无数的办法“找关系”、“走后门”,使得无法公平公正选拔人才。197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尽管我们说高考有很多缺点,不能综合性考察人才。但它在一件事情上,做到了公平公正。就是,全体中国人在考分面前,人人平等。这个对中国社会意义特别巨大。


我们改变着高考


纵观高考40年,虽然成绩斐然,却一直没有停止过被诟病、被质疑。“一考定终身”压力过于集中、一张试卷缺乏个性、应试教育难育人才、地区不招考不平衡等等,舆论不断地对高考制度本身进行批评,也督促着相关部门不断对其改革,让高考政策得以优化,向着更公平、更可信的考核方式奋勇迈进。



改变一:“一考定终身”制度被打破


几乎每年高考,都会出现这样的心酸场景:一名考生比高考规定入场时间迟到了两分钟,被挡在考场门外。考生跪地痛哭哀求,但门卫始终不为所动……


不管是时间上迟了两分钟、买了假冒的2B铅笔,或是漏答了某个题目、估分不准填错志愿,对于无数孩子来说,都是扎心的痛楚——毕竟这一场考试决定着他上榜还是落第,上名牌大学还是普通高校,进而决定了整个人生轨迹的走向。因此,“一考定终身”是人们最希望高考有所改变的地方。


为缓解这一压力,2000年,部分省市开始试行春、夏两季高考。然而,由于春考招生人数少、招生学校有限,考生报名数量逐年下降,春考逐渐陷入尴尬境地。至今,除上海外,其余省份均已放弃这一尝试。


而后,又有专家开出“一考变多考”的药方,希望给考生多次机会。此论一出,立起争议。批评者说:“多次高考犹如凌迟,比一次高考绞刑更为残酷。”教育部表示,高考“一变多”方案尚在研究过程中。


同时,“减负”一直是高考改革的重点目标。有关部门为此进行了多方尝试,一是减少考试科目,缩小考生备考范围;二是降低考题难度,让学生更轻松地掌握功课,腾出时间来自由发展。


1994年,高考科目从7科减到5科;

2001年,从北京开始,考题难度略有下降;

2013年,“平行志愿”开始在各省市实行,减轻学生填志愿压力;

……


虽然高考制度改革一直努力实现着为学生减负,但毕竟这是社会流动的最重要通道,40年来,高考对学生的压力依然很大。与之相伴的,是“一考定终身”的制度被逐渐打破,许多弥补的通道在逐渐建设与修复之中。


改变二:公平之外展现人才个性


1977年参加高考的孟昭春,如今已是国内职业教育领域最有名的管理学专家之一。他说,如果没有当年恢复高考,就没有他今天的成就,但是他却让女儿不要太看重高考。


女儿高中英语成绩突出而其他科目一般,孟昭春对她说:“当前的高考用一张考卷评判所有人才,这显然不科学。你能否成才,关键看你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而不在于高考成绩。”


1999年,教育部开始在部分省市试行“3+X”科目考试方案,这是30年来力度最大的高考改革动作之一。“3”指的是语、数、外;“X”是指从理、化、生、政、历、地等科目中自由选组或综合,由广东省率先试水。


2003年,各地“3+X”普遍推开,衍生出了“3+小综合”“3+大综合”等多种形式。


今年,上海采用“6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浙江则采取“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浙沪两地外语考试均提供两次考试机会,两地高中生可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数年来,对于此项改革的评价不一。国家统计局曾在京、津等十省市进行的一次专项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这一体现了“一般”和“特殊”相结合的现代教育理念,但仍有约三成学生表示不赞成这种方案,认为它加重了偏科倾向和课业负担,没有完全实现改革初衷。怎么在公平的前提之下彰显个性,高考在逐渐做出自己的调整。


改变三:从应试教育到能力测试


2005年,因面试不过关,11名内地高考“状元”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港大称,只求读书来港,完全不打算参与课外活动的“书呆子”,就不会被录取。


尽管人们并不认为所有高考“状元”都是“书呆子”,但应试教育造成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却是不争的事实。长期以来,高考偏重知识记忆,忽视学生实际能力的考察,结果造就了一批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考试机器”。


早在80年代末,类似呼声就已出现,相关部门也一直努力改变,例如在高考中加大能力测试的比重。如语文、政治等科目的试卷中,课本知识比重,从一半以上降至20%,增强对学生的能力考查。


2007年,在山东高考改革新方案中,就增加了基本能力考试,它测试的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应具备的最基本知识、能力素质,如观察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欣赏表达感受等能力。


改变四:公平与灵活改革有机结合


为了筛选出更具个性化、多样化、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各省市对高考制度进行了灵活改革与调整,这使得公平的问题又重新显现出来。


根据清华大学经济社会数据中心的调查数据发现,如果不算高考加分等因素,农民的孩子总体竞争力还可以。但如果把加分等因素算进去,各类管理者家庭的孩子和私营企业主家庭的孩子进入大学的可能性,要远远高于农民的孩子。如果再把自主招生的因素加进去,农民孩子的录取机会得分更是会出现骤降。


各地区分开命题、自主招生、综合加分等,本是漫长的高考制度改革历程中的调整,对选取综合性优质人才确实起到了作用。但若是其中的代价是一定程度地牺牲了公平,国家教育部门就该立即做出调整。


2015年,全国性加分、鼓励类加分全部取消;

2016年,回归全国统一命题。


高考已进入不惑之年,改革的道路从来没有一帆风顺。毕竟这场考试太重要、影响力太大,高考改革既要与时俱进,又要对所有人负责,这压力并不比高考考生来的小。


但高考改革的目的却是清晰的:公平是根本,考生的利益是第一要务。无论高考如何改来改去,都是向着这个目标逐步前进。

 

4

未来



   

不惑之年,再度前进,高考的未来在哪里?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工智能如火如荼,对人才提出了全新要求。新的时代,高考又要面对新的困难与挑战。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会替代许多一般性人类劳动,未来或许只需要三种类型的人才:一是高精尖的科学家和技术开发队伍;二是能够操作机器、维修机器的能工巧匠;三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思想类、情感类工作。



这样的人才需求下,高考或许不必局限于单纯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试方式。除了考试上大学之外,通过技能测验成为一流的技工,进入高等的职业技术学校深造也是另一项不错的出路,既不用困于一纸试卷,又能够通过勤奋努力实现向上流动。而这也是目前国家的重要政策倾向。


时光荏苒,当40年前胸怀大志的年轻考生现在已经两鬓斑白,笑谈面对自己被高考改变的大半人生时,高考却依然年轻,依然朝气蓬勃。


40年来,高考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出场方式,陪伴着每一位考生的成长,推动着整个国家与社会,向着更平等、更稳定、更有活力的前方迈进。无论过程如何艰难,高考这一改变每个人命运的重要考试,都将会以更好的方式,进入下一个40年、80年、100年,去书写每个个人和整个国家奋勇精进的青春之歌。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化学工业出版社为库叔提供40本著名历史学家威廉·曼彻斯特的《黎明破晓的世界》赠予热心读者。


每天都送,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点赞最高者(数量超过三十),库叔会在评论区回复并通知得奖。当然,评论的质量库叔会进行把控的。想和库叔聊天请添加库叔微信号(lwzkkushu),合作请联系微信(18514203851)。


学术合作联系人:聂智洋(微信号:i87062760),添加时请注明:姓名+职称+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