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件事情的判断标准,只剩下赚钱和赔钱两个结论时,这世界注定会越来越无趣。想努力摆脱这种被动的重复,我问身边的人,认识的、不认识的,如何可以活出生命的新意?
2016年开始,自己做主,和团队伙伴一起,把这些访问拍摄成短片集《职人访谈录》。这本书收录了其中九位艺术家的创意人生。如果可以,我希望一直问下去。
——文化纪录片《职人访谈录》
演员王耀庆首部文字作品《耀庆职人访谈录:游艺的人》今日开始发售。
历时3年自费制作,王耀庆与林奕华、林怀民、李士龙、陈建骐、钟泽明、焦元溥、田岛征三、北川富朗、桢文彦9位艺术家畅谈职业与人生,深度品味戏剧、舞蹈、音乐、策展、建筑设计等多个领域的魅力和辛酸。
王耀庆,1974年生于台北,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系毕业。
作为演员的王耀庆,参演了许多令人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失恋33天》《产科医生》《无双》《好先生》......
在以“精英金领”形象为大众熟知前,王耀庆与“非常林奕华”长期合作,活跃于话剧舞台。
我们能从综艺节目《见字如面》中窥见其舞台表演的魅力。
无论从事舞台剧表演,还是电视、电影表演,沉淀经验、揣摩角色、塑造人物,是他的职业日常。然而在加速度的时代,职业的坚持却给他带来了困惑。
■
《聊斋Why We Chat?》剧照|刘振祥摄
■
《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剧照|张志伟摄
■
《好先生》角色海报
■
《无双》角色海报
我发现职业精神正在被挑战,被挤压,说得更严重一点,被否定。一切都太快了,“机会”遍地都是,稍不留神也许就错失了“成功”的良机,没有人不焦虑,因为怕“来不及”。追求细节、坚持品质、不断精进,在今天这个非常务实和效率至上的时代,有点像是“古话”。我相信不只是我身处的行业如此,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应该都感受到这种冲击,也都面临选择——怎么做才是顺应时势呢?
做到“A”已经很好了,不要去追求“A-Plus”,这种观点让我“不适”了很久,直到有一晚,在一盘炸虾天妇罗的面前得到了抚慰,感动到落泪。因为工作的关系在东京停留几天,终于有机会在“是山居”品尝“天妇罗之神”早乙女哲哉先生的料理。
在送给客人的菜单扉页上,他写道:“对我而言,天妇罗是一种艺术创作,是在工作中对美学的实践。”每一份端上来的炸物,都包含了他五十年的经验和心思,不需要语言交流,他已经在食物里把所有的意思都表达给客人了。听说曾经有客人称赞“好吃”,先生却冷淡地说,“本来就应该做成这个样子”。
在我听来,这不是“本来”,这是“职业本能”。要经过多久的修炼、怀疑、失败,才能明心见性,看到事物的本质。他在自己钟爱的事情上不断深入,不断精进,令人敬佩。
我身边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很喜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我想把他们对工作的这股热情跟大家分享。
——摘自《耀庆职人访谈录:游艺的人》
带着思考和坚持,王耀庆于2016年和团队伙伴一起,启动了自费制作、自主策划的文化纪录短片《职人访谈录》。
今夏,历时三年的努力集结成书——
《耀庆职人访谈录:
游艺的人》
。
《耀庆职人访谈录:游艺的人》是王耀庆首部文字作品。书中收录九位艺术家的人生故事与王耀庆的“自问自答”,更加丰富完整地呈现了镜头前后的故事,以及他对表演和演员的理解、对职业和职人精神的坚守。
“每一个人,如果在生活中找到喜欢做的事情并且坚持,都可以从自己身上找到艺术,找到力量。
”
■
王耀庆×林奕华
■
王耀庆×林怀民
■
王耀庆×焦元溥
■
王
耀庆×陈建骐
■
王耀庆×北川富朗
■
王耀庆×钟泽明
■
王耀庆 at 代官山
9次探访与深谈
4次旅途中的不期而遇
11篇感悟道出访谈背后的故事
近200幅珍贵影像回放随行随想
演员王耀庆首部文字作品
历时3年自费制作
与9位艺术家畅谈职业与人生
在追求务实高效的时代
怎样才叫顺应时势?
就在今天,《耀庆职人访谈录:
游艺的人》已经开启全网预售。七夕节到来之际,艺绽君也给大家送来满满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