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灰尘被抹去,一代人的故事不会被埋没。
“2013年,钢琴演奏博士张奕明从美国回来,试图寻找被埋没的中国现代音乐。他意外发现了汪立三,并深深为他的音乐着迷。这两代的音乐家精神共鸣的火花吸引了我。
这是一个音乐家探访另一个音乐家人生的故事、一个中国式的《寻找小糖人》,但所不同的是,它如此高尚、如此沉重、如此悲伤。我和张奕明一起拭去时代的灰尘,找回这一段特殊的音乐、一个特殊的人生、和那一代人被改写的命运。
人之于时代轻贱如尘埃,多少生命轻而易举就被抹去,但也有人历经侮辱和损害,依然坚韧地绽放出人性的光辉和高贵的生命力,这是一种骨气。他们的故事不管隔了多久都不会被埋没。”
—— 导演 周洪波
- 影片信息 -
空白祭 Sacrifice of Blank
导演:周洪波
时长:94分钟
语言:汉语普通话
- 影片简介 -
这是被命运抛弃和时代抹去的天才音乐家、诗人汪立三的生命故事。四十年前,这位曾经的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天才学生被打成右派,并被迫远走北国。然而在冰天雪地的东北,汪立三将发现了二人转丰富的音乐性,将其融入西洋音乐,创作出风格独特且具有深刻思想的中国音乐。
这些伟大的音乐,连同汪立三的姓名和那段特殊的历史,一起尘封在时代的灰尘之下。
四十年后,钢琴博士张奕明从美国回国寻找中国音乐,找到汪立三。但他已因阿尔兹海默症失忆,除了音乐,诸事成谜。张奕明沿汪立三早年的足迹火车北上,开始一场特殊的音乐祭奠。拭去时代的灰尘,仰望高贵的音乐灵魂。这是对上一代音乐家集体命运的考据与正名,也是两代音乐家在精神世界的相遇与对话。
- 活动信息 -
《空白祭》成都放映+主创映后交流
- 活动时间 -
2024年7月1日(周一)19:30 - 22:00
- 活动流程 -
19:30-21:05 放映
21:05-22:00 交流
- 活动地点 -
成都市武侯区跳伞塔街道科华北路60号
科华沸城A座1202
- 映后交流 -
主持:刘红燕
线上交流:周洪波
现场交流:张奕明 潘俊文
- 报名 -
本场放映限40人,免费观影,不收取任何费用
请仔细核对个人时间
确认参与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提前报名
1999年,周洪波导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他先后拍摄了几十部纪录片和多部故事片,并走过各种国际电影节。
2014年剧情片《冬蝉》入选戛纳国际电影节展映、新加坡佛教电影节展映、温哥华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2013年纪录片《乡村入殓师》入围香港电影节HAF单元影片,2014年巴黎电影节的巴黎项目奖;2009年故事片《天目》入围法国维苏尔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入选意大利维迪奥电影节荣誉提名;2006-2007年纪录片《董家渡》入围荷兰阿姆斯特丹电影节和法国FIPA电影节、中国纪录片协会最佳导演奖、入选2006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2004年《绛州锣鼓》获得亚洲电视奖突出贡献奖,同年获选美国Discovery频道亚洲新锐导演;2000年电影《霜天晓角》获邀法国戛纳电影节电影基石单元,并入选韩国釜山短片电影节。
张奕明,钢琴以及早期钢琴演奏家,现任职于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星海音乐学院中国钢琴研究中心专家。近年来,他发掘、研究和演奏的中国钢琴作品填补了多年以来的学术空白。
近年来张奕明录制的唱片包括《汪立三钢琴作品全集》《林间(民国钢琴作品专辑》《葛甘孺独奏键盘作品》等六张,由Naxos、中国唱片公司北京分公司、Grand Piano、太平洋影音公司等发行。上海电视台以他为拍摄对象而制作的纪录片《空白祭——寻找汪立三》(导演周洪波)于2019年首映。张奕明于2017年出版了专著《民国钢琴志》,编订乐谱《民国钢琴散曲集》。至今为止他共有43篇论文与文章发表于《人民音乐》《黄钟》《爱乐》《钢琴艺术》等期刊。他翻译了大量的外国音乐书籍和乐谱,包括车尔尼所著《贝多芬钢琴作品的正确演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