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住到山林中去求清净,这个黄山附近的小村子,也就越发地热闹了
与人声鼎沸的黄山相比,位于黄山以西仅有一个小时车程的齐云山风景区,不是一个热闹的旅游目的地。
然而,这些年里有越来越多人愿意住到山林中求清净,从而也让这里越发地热闹了起来。
2013 年,一个名为“自由家”的开发项目来到这里,想要把休宁县内,隶属齐云山景区的山林,打造成一个野外营地。
自由家分为树屋世界和营地博览园两块。其中,树屋世界就是请建筑师设计的、位于松林中的一些独栋的房屋。而营地博览园内的住宿,与树屋世界相比,更同质化一些,价格也要便宜很多。
这个树屋世界目前已经进行了三期规划。最近的一期,是请了好几位不同的建筑师,每个人设计了一个树屋。它们林立在山林之中,游客可以在山脚处的服务中心登记入住,再乘坐营地内的电瓶车,到达这几栋彼此独立的屋子。
我们之前曾写过自由家项目中的一个
树袋屋
,风格原始而质朴。除了它之外,还有一栋由体块相互叠加而成的独特建筑,也隐藏在这片红雪松林当中。
这栋建筑高约十一米,与周边的雪松同高。它由七个二米多的房间块相叠而成,它们分别是玄关、两个卧室、两个洗手间、起居室和观景间。
入口处是一段弯曲的展廊,一侧全以大面积玻璃覆盖,视野绝佳。进入建筑内部,是一条旋转楼梯,它连接这七个房间。其中,两套卧室和洗手间中间由玄关相隔,建筑从中段玻璃展廊进入玄关后向上向下分为两户,可以供两家人同时居住但互不干扰。起居室和景观间则作为公共空间,设置在顶部。
负责这栋建筑设计的是来自上海的建筑事务所
本构建筑
,它的创始人相南此前于 2011 年在美国创立工作室,后又于 2012 年与姚中合伙,把本构建筑搬到了上海。本构建筑主要从事零售、酒店、公寓以及公共文化设施的设计,最近的项目包括上海红坊的民生银行美术馆、陕西省图书馆、上海宝山文化中心以及上海静安三和公寓等。拥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及同济大学硕士背景的两位创始人注重建筑实践,致力于建筑形式和功能的统一性。
这栋位于齐云山林中的建筑,就是本构建筑探讨形式与功能统一性的又一个例子。它的建筑主体采用了钢结构,在建造完中央旋转楼梯之后,房间结构部分以悬挑的形式连接在核心筒上。至于立面材料,则就地取材,使用了当地的红雪松木条,在尽量做到环保的同时也打消了引入其他地区的木料有可能为当地带来病虫害的顾虑。
七个相叠的建筑体块不仅是让建筑看起来很特别,它还同时给居住者带来了探索的乐趣。顺着盘旋而上的楼梯,每 1.6 米,住客就可以到达一个全新的功能房间,随着攀爬高度的升高和降低,攀爬者可以感受不同高度视角带来的景观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