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智库
2015年底,新华社获批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首批10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之一。瞭望作为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先期成立的瞭望智库一体化运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视频长天新闻  ·  江西两地领导干部职务调整 ·  22 小时前  
政事儿  ·  杨易,被查 ·  2 天前  
学习大国  ·  咋回事儿,AI真的来抢“铁饭碗”了? ·  4 天前  
半月谈  ·  蒋超良被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智库

这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弹丸小国正引领世界科技的未来,它已将我们甩下多远?

瞭望智库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5-08 06:26

正文



很多人都无法在地图上找到这个弹丸小国,但若你打算切实体验一下人类的明日世界,它确是个最好去处。


在那儿,互联网是一项基本权利,它的地位跟食物和庇护相差无几;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编程,当地总理在任的三年里唯一一次用墨水笔签名是在婚礼留言簿上......通过这个将生活高度数字化发展的典范,你可以看到,倘若一个国家放弃原有系统,而选择完全转向在线化会是怎样。


当多数国家正故步自封,爱沙尼亚已将我们甩下多远?


文 | Vivienne Walt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财富中文网”(ID:FortuneChina-WeiXin),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原文刊载于:2017年5月1日出版的《财富》杂志。


春日一个午后, 我坐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市郊的办公室里看着窗外散步的人们,突然一个装着轮子的奶油色塑料容器出现在街角,在行人间穿梭。看起来像个儿童玩具,但实际上是个 名叫S tarship 的高科技送货机器人 ,也有可能成为这座欧洲北部弹丸小国出产的另一款高利润发明——谁能想到如今的爱沙尼亚会成为高科技的摇篮呢。“如果看时间背景设在未来 20年 以后的科幻电影就会发现,没人会抱着杂货回家。机器人会送货上门,” Starship科技公司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阿迪·赫恩拉表示。他说,现实世界已经追上了科幻电影。“大概两年前我们发现这部分未来已经可以实现。”


如果想体验下未来人类如何生活,估计地球上最好的地方就是这座40万人口的美丽古城,中世纪小道在城中蜿蜒,与数字化的现代社会形成鲜明对比。 用赫恩拉的话说,现在就开始创造未来,这正是爱沙尼亚积极推动的项目,而且日渐成为发展的核心。


大部分美国人,甚至很多欧洲人都很难从地图上找到爱沙尼亚这个小国,挤在同样临波罗的海的小国拉脱维亚和庞大的俄罗斯中间。 人口只有13 0万 ,跟达拉斯或纽约布朗克斯区人口差不多。但国土面积小又地处偏远掩盖了其非凡的实力。正是在此,赫恩拉跟一群朋友发明了互联网上极受欢迎的电话平台 Skype


但从爱沙尼亚的历史来看,Skype的发明其实有些讽刺。 大约 25年前 ,美国人还在纷纷选购第一部手机时,爱沙尼亚作为前苏联的前哨站与外部世界隔离。 想装部固定电话等上10年很正常。 随着1991年前苏联解体,整个国家仿佛经历了时间扭曲。“当时真是一穷二白,” 爱沙尼亚国防军司令里霍·德拉斯将军表示,当时他曾是学生积极分子。全国只能从零开始。德拉斯说当时每位市民分到了约10欧元的货币,合10.60美元。“就那么些,”他边说边笑。“我们就是从10欧元起家的。”


一代人过去了, 爱沙尼亚仿佛经历了另一种时间扭曲:变成生活高度数字化发展的典范。 对于外界人来说,看爱沙尼亚就能了解国家放弃原有系统,选择完全转向在线化会怎样。这一切并非幻想。全世界的政府,包括新加坡、日本和印度等都在考虑采用各种方式转型为数字实体,以削减成本并精简服务(对某些国家来说则可以更密切地监视民众)。爱沙尼亚表示在线系统每年将GDP增长提升2%。


Starship科技公司联首席执行官阿迪·赫恩拉展示公司一款送货机器人。赫恩拉也是Skype软件创始团队成员,该软件2003年于爱沙尼亚上线。

摄影:Piotr Malecki—— Panos图片公司向《财富》提供


我在塔林刚一落地,手机就连上了城市免费无线网,15年前无线网就实现全面覆盖。但普通爱沙尼亚人的高度数字化生活体现在各种细节。 出生时每个人都会获得自己的11位数字代码,从出生起就会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是21世纪的社会保障号码。爱沙尼亚人的数字习惯从小就养成了:孩子们在学校就开始学编程,很多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


2000年,爱沙尼亚是全球第一个宣称互联网是基本人权的国家,互联网的地位跟食物和庇护差不多 。当年爱沙尼亚还通过一项法案,宣布数字签名与手写签名具备同样效力。由此开启了完全无纸化系统。由于不需要用笔签名,申报税务、银行开户、申请贷款、提取处方和生活中绝大部分事务都不需要纸质文件,不过结婚和离婚除外。“我没到20分钟就成立了公司,哪都没跑,” 41 岁的Funderbeam公司首席执行官Kaidi Ruusale pp 表示 于2013年创立了Funderbeam, 为早期非上市类型的创业公司提供投资交易平台。“我们从来没去过税务局,也没去过社保机构,等等,”她表示。“所有都可以在网上完成。”


创业公司Funderbeam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Kaidi Ruusalepp在塔林的办公室里。

摄影:Piotr Malecki—— Panos图片公司向《财富》提供


爱沙尼亚的税务系统也一样。几乎所有的爱沙尼亚人都在线申报,几分钟就能完成。由于所有公众登记汇入同一个系统,爱沙尼亚人可以登入预先准备好的税务申报系统,其中会显示收入、资产、有几个孩子等等。他们根据实际情况稍微调整就可以点击发送。(除了美国,这种方式在很多国家应用得日渐广泛。) 去年,时任总理于里·拉塔斯在《每日秀》上向主持人特雷弗·诺阿介绍,在卢森堡机场的闲暇时间用iPad完成了税务申报,赢得广泛赞誉。


我去爱沙尼亚政府访问37岁的拉塔斯时发现,基本找不到纸。他说当总理的三年里唯一一次用墨水笔签名是在婚礼留言簿上。理论上政府可以在线下令让军队进入战争状态。“我从没签署过实体的法律,”他表示,“一部都没有。”


2005年,爱沙尼亚也成为第一个大选在线投票的国家。我问现任爱沙尼亚总统克尔斯季·卡柳莱德去年11月她在哪投的票,她回答得有些不屑,仿佛我问了个特别傻的问题:“用的家里电脑。”卡柳莱德回答时,我们正在塔林开往邻国芬兰赫尔辛基的船上。当时她刚与芬兰签署协议,两国可以互认电子身份证。举个例子,现在芬兰人和爱沙尼亚人在两国任意一处看医生时,都可以自动调取电子病历——反正都存在网上。 “我们用电子身份证已经17年了,”她表示。“人们已经学会信任系统。”


现在爱沙尼亚人可能会觉得发达的科技理所当然,但前苏联刚解体时整个国家经济还是崩溃状态。唯一的优势就是从零开始。“当时人们只认得现金。” Guardtime公司总裁,41岁的马丁·路贝尔坐在塔林办公室里表示,公司办公室之前曾是军队的兵营。Guardtime是创立十年的软件安全公司,负责开发全国的区块链系统(稍后详细介绍)。由于爱沙尼亚人从来没用过支票簿,所以前苏联解体后整个国家跳过了纸和笔,直接发银行卡。其实这样很省钱,而且产生了另一个效果:爱沙尼亚人迅速学会上网。


Guardtime公司总裁马丁·路贝尔坐在塔林办公室里。

摄影:Piotr Malecki—— Panos图片公司向《财富》提供


新任领导人年轻又缺乏经验,但个个励精图治,迅速完成通信产业私有化。“真的很成功,”前苏联解体后第一任总理是时年32岁的马尔特·拉尔,如今57岁的拉尔担任爱沙尼亚银行监管委员会主席。由于很少家庭有固定电话,很多人直接买手提电话。历史学家拉尔表示,他对电脑一窍不通,但相信应该从最时兴的技术开始发展。芬兰表示要向穷邻居免费捐赠模拟电话交换机时,爱沙尼亚拒绝了。


爱沙尼亚政府任命如今Funderbeam的首席执行官Ruusalepp担任全国首位IT律师,当时她只有20岁,还是个学生。“当时我没获得法律学会,也不懂技术,”她表示。她第一个任务就是为电子签名起草法案,比很多国家都早。“我们希望改变国家。我们有脑子,只是需要行动起来,”她表示。


早期的决策为今日爱沙尼亚科技的繁荣奠定了基础。2003年,Skype在塔林出现,激发了一代科技从业人士和创业者。“人们都在想,如果那几个家伙就能做出Skype,我也可以,” 塔林一家风投基金Terra的安德勒斯·奥卡斯表示。2011年微软斥资85亿美元收购Skype时,此前任职Skype的员工向塔林一些新创业公司投了很多钱,进一步吸引了美国资本。Skype的创始开发人员,包括Starship的赫恩拉一起成立了风险投资基金,叫Ambient Sound。“Skype产生的效应巨大,”赫恩拉表示,后来他与Skype联合创始人雅努斯·弗里斯共同创立了Starship,主要投资者包括戴姆勒公司,还有硅谷公司夏斯塔创投和经纬创投等。


如今如果在加州红木城或华盛顿特区用DoorDash或Postmates点一份中餐外卖,很可能就会遇到Starship的测试,手机上叮得一响,就知道送餐机器人到门口了。Starship同时也在瑞士伯尔尼和英国伦敦测试,达美乐披萨很快会测试用Starship在德国汉堡送货。


Skype引发的创业热潮还不只这些。2011年,Skype第一位员工Taavet Hinrikus联合创立了在线转账公司TransferWise,如今在塔林一座大楼里占了四层,每个月处理全球约10亿美元的交易。投资方包括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和彼得·泰尔的Valar创投。


Skype第一位员工Taavet Hinrikus联合创立的爱沙尼亚在线转账公司TransferWise总部,一名员工在办公室里骑滑车。TransferWise每个月处理全球约10亿美元的交易。投资方包括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等。

摄影:Piotr Malecki—— Panos图片公司向《财富》提供


事后来看,俄罗斯跟弹丸小国爱沙尼亚出现冲突迟早不可避免,因为爱沙尼亚不仅成了重要科技中心,还在前苏联解体后积极加入北约和欧盟。


俄罗斯的报复出现在2007年,对爱沙尼亚来说也是记忆深刻的一年。当时爱沙尼亚政府决定将一座纪念二战苏联士兵的雕像从塔林市中心挪到附近的烈士公墓,维持数日的骚乱中亲俄示威者烧掉路障,洗劫商店。爱沙尼亚的银行、议会,还有一些公共服务设施突然断线,成为影响全国最严重的一次网络攻击。2007年的网络攻击到现在都让爱沙尼亚难以忘怀。“我们真的太依赖网络了。很多东西都没有纸质原版。”Guardtime的路贝尔表示。爱沙尼亚相信俄罗斯是网络攻击背后主使。


不久之后,唯一一家北约官方认可的网络安全中心落户塔林。当年爱沙尼亚在卢森堡开设了全球首个“数据使馆”,一座存有爱沙尼亚所有数据备份的建筑,享有与正常使馆同样的外交主权,可以在出现攻击时确保全国可以安全重启。 “很明确的是,2007年后我们知道了如何应付外部攻击,”路贝尔表示。“现在最担心的是如果出现系统内部攻击怎么办,如果有人故意破坏数据怎么办?”


塔林前苏联时代工业区一座建筑墙上的街头涂鸦。

摄影:Piotr Malecki—— Panos图片公司向《财富》提供


解决内部攻击问题还是要靠技术手段,也是现在爱沙尼亚系统和一些最成功创业公司的重要部分。 未来可以确保爱沙尼亚稳步增长的技术就是区块链。


区块链本质上是分布式数据库,也是加密数字货币比特币的技术基础,简单来说就是保存公共记录,永远不可能被消除或重写。 爱沙尼亚的工程师们可以利用这项技术强化加密数据,随时可检查数据是否出现篡改。爱沙尼亚完成很多在线任务时都要通过两步验证。爱沙尼亚人表示,通过诸多安全手段,系统几乎不可破解。(去年美国国务院表示,网络犯罪对爱沙尼亚“不是大问题”。)对比的案例是爱德华·斯诺登在18个月里入侵美国国家安全局。“斯诺登不可能破解我们的系统,”总统卡柳莱德自豪地说。


不过在爱沙尼亚之外,还是有不少人担心安全性是否真如对外宣称。2014年,也即疑似俄罗斯攻击七年后,密歇根大学的工程师们研究了爱沙尼亚的在线投票系统,在报告中总结称只要俄罗斯特工等人下定决心,就可以攻破系统,制造假投票或通过修改票数操纵大选,“很可能一丝痕迹都不留”。“爱沙尼亚的系统极其信任选举服务器和选民的电脑,这些对境外势力来说都很容易破解,”研究人员表示。爱沙尼亚对此表示否认,表示投票系统在过去六次大选中运行稳定,而且“安全级别比起纸质投票高得多。”


对爱沙尼亚人来说,政府和商业可能完全采用数字系统的未来让人应接不暇,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一切还是刚刚开始。Guardtime如今有150位员工,2015年收入约为2300万美元,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区块链公司之一,客户遍布全球,从军火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到美国国防部都在其中。Funderbeam采用了所谓的彩色硬币技术追踪交易和投资,其技术基础是比特币公共区块链。应用技术后就不再需要经纪人和清算代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