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志轩
李志轩,笔名吕游,旅游法律法规研究与应用专家,主要研究实施“旅游+金融+互联网+旅游商品+新能源客车+导游”等跨界商业模式。对旅游企业的“营改增”、新三板挂牌、IPO以及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新疆特别是喀什的文化旅游经济交流有一定的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李志轩

方晋:国企为什么要改制?为什么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产而不是国有企业?

李志轩  · 公众号  ·  · 2018-01-01 07:41

正文

2018 1 1

来源:凤凰网财经国子策

原标题:竞争、公司治理比所有权更重要

自中央决定将混合所有制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以来,近期,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石油、国家电网、一汽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大批央企密集完成公司制改制, 从全民所有制企业变更成国有独资公司 为何会进行这一转制? 近日凤凰网财经国子策专访了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方晋博士。

方晋博士向凤凰网财经记者表示, 以前是 全民所有制企业 100% 国家拥有,只有改制了资产才能够顺利定价,才可能交易,才能能进行 混合所有制改革 ,才能做优做强做大 国有资产

方晋博士还谈到学术界对国企好坏和所有权的争论问题,他认为竞争比所有权更重要。他以餐饮行业为例,餐饮行是一个高度竞争性的行业,民营企业很多,国有企业一样能够干的很好,干不好就会被淘汰。因为它的门槛非常低,每天有大量企业进入和退出。他还认为公司的治理结构也比所有权结构更重要。这次他的例证是西方国家的大企业,很多西方大企业股权高度分散,最大的股东也就是 10% 不到,但多数情况下这些西方企业靠着很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让企业为股东创造价值。

怎么判断公司治理现代化? 方晋博士认为, 唯一判断的标准是这个企业是不是合格的市场主体,企业追求的目标是不是利润最大化。 如果说它还要承担国家的保障,要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其他各种功能,那它就不是合格的市场主体,公司治理就没有现代化。

以下文专访内容:

凤凰网财经:最近一段时间,央企还有地方性国企密集地从全民所有制改成公司制了。为什么会有这一个转变?

方晋: 十九大说做强做优做大 国有资产 ,不再是 国有企业 现在改制成一个企业相当于变成股份制公司,资产能够顺利定价,才有可能交易。 以前不是公司,股权都不明晰,那怎么给公司定价,怎么交易,怎么实现国有资产做优做强做大?

以前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不改制你怎么去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没办法的,全民所有制 100% 国家拥有,改了以后才能可以混合所有制改革。

凤凰网财经:学界有的认为国企好坏和所有制有很大关系,有的认为没有多大关系。您怎么看?

方晋: 我觉得 竞争比所有权更重要 ,比如餐饮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性的行业,民营企业很多,国有企业也可以生存。国有企业一样能够干的很好,干不好就会被淘汰。因为它的门槛非常低,每天有大量企业进入和退出。政府也不需要支持它,如果政府支持它的话,支持不过来的。这是第一点, 市场结构比所有权更重要。

第二、很多人强调的公司的治理结构,其实也是比所有权结构更重要。你看西方国家现在大企业很少大股东了,最大的股东也就是 10% 不到,股权是高度分散的,都是中小股东。而这些大股东 70%-80% 也是投资基金。所以咱们老强调说的国有企业所有权缺位的问题,从理论上西方那些大公司也存在所有权缺位,所以它们也出现一些问题。但是,多数情况下毕竟这些西方企业靠着很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让这个企业为股东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

国企关键的问题在于是不是能够把它作为一个市场主体来参与市场竞争,它的目标是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还是说有其他的目标 。如果还有其他的目标,那可能做的事情就是违反市场配置资源最优的原则。比如国有企业不担心亏损的问题,可是它要追求政绩的目标,其领导人想当个部长 / 省长,这些行为肯定偏离了市场原则,本身不是合格的市场主体,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凤凰网财经:您强调公司治理,但我们的国企怎么能够做到公司治理现代化?

方晋: 我没有具体办法,但是唯一判断的标准是这个企业是不是合格的市场主体,企业追求的目标是不是利润最大化。 只有追求利润最大化,它的行为才会是有效的,有效率的。这个是唯一的标准。如果说他还要承担国家的保障,要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其他各种功能,那它就不是。

企业的宗旨就是这样追求利润的 ,但是有的是虚的,包括国外企业也说我为社会创造价值, 但经济学理论上看,唯一有效的方式是看它是不是利润最大化 ,企业所有的行为是围绕这个来的,这个是对资源配置最有效的。

凤凰网财经:有学者有疑问,现在一大半央企都是混合所有制了,为什么还在强调把混合所有制作为一个突破口?

方晋: 因为已经混合所有制的企业治理结构还没有本质上得改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