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悦网美文日赏
美文日赏,每日一次的阅读之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这部春节档预售第一的电影,为何后续乏力?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悦网美文日赏

亚洲第一美男,竟是一个孤儿:他是尊龙,雌雄难辨,孤独入骨

悦网美文日赏  · 公众号  · 杂志  · 2019-08-18 20:30

正文

作者:周冲

来源:周冲的影像声色 

 (ID:zhouchong2017)



他是亚洲第一美男
也是香港街头的弃婴



时至今日,人们提到亚洲第一美男子时,依然会条件反射般地,说出他的名字:


尊龙。



尊龙,那是一个多么耀目的存在啊!


风华绝代,贵气无双。


关于他的盛世美颜,怎么说呢?


他的脸可以承载世间最美好的形容词,所有惊艳的感叹句,所有表达“大美当前,默然无声”的省略号......


而他的成就,也可以写上一本书:奥斯卡评委、奥斯卡首位华人颁奖嘉宾、金球奖两度提名、金马奖特别奖、《人物》杂志选出的“全球最美50人”之一,出演的《末代皇帝》获奥斯卡9项大奖。

尊龙和陈冲在奥斯卡颁奖礼现场


他雌雄难辨,与角色合二为一,能演绎绝世风情,也能诠释旷世悲凉,被誉为“演艺国度的哲学家皇帝”。


可是,他是最孤独的皇帝,也是最凄凉的孤儿


他无父无母、无子无女、无妻无室。


1952年10月,香港街头,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被装在竹篮中,弃置在一个破烂的角落。


无人理睬。


这个被抛弃的孤儿,就是后来名满天下的尊龙。


那时物质短缺,人人生活不易,都不愿意增加负担。最终,一个年老的上海女人,把婴儿带了回去。


弃儿终于有了落脚之地。


但他作为人的磨难,才刚刚开始。


这个上海女人,身体有残疾,贫穷,暴躁,没文化,生活暗无天日。


她不可避免地,将自身的不幸、生活的不易、世道的艰辛所带来的怨恨,都发泄在小尊龙身上。


她殴打他,成为家常便饭。


她骂他,贬低他,说他是捡回来的一条狗。


而她每天给尊龙吃的,不过是一点凉剩饭。

为了这口饭,小尊龙卑微地、恐惧地活着。


他从不知道“家”是什么,“爱”是什么。


多年以后,尊龙成为举世闻名的影帝,身价惊人,他回到香港,见到那个曾经收养他的女人,竟还是满腔怨恨。


她已经老了,牙齿掉光,无法吃东西。


他也感觉不到辛酸。


他无法共情。


一个不曾被温暖过的人,心是冷的。无法温暖别人。


一个不曾被好好爱过的人,是爱无能的。无法去滋养他人。


他站在那里,怔怔无言,两人客套了几句,就分开了。回到酒店以后,他的眼泪才流了出来。


他为此欣喜不已。


后来在访谈中说:“我自己最大的成就还不是我的事业,是我可以为那位收养我的女士流泪。”


会流泪,表示终于宽恕。


能宽恕,就是放过了自己。


从恨到悲悯,他走了几十年。


几十年风雨沧桑,几十年艰难自救,才让他学会了普通人生来就会的本能:落泪。


这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但之于尊龙,之于一个弃儿,这再正常不过。


因为与爱有关的情感,大都无法后天习得,它往往源于婴儿时期,更准确地说,源于妈妈100%的爱与关注。


体验过这种无条件的爱,他才能健全。


未曾体验过,他一生残缺。


而这些残缺的,会成为一个崩坏的方向盘,在你步入关系时,将你带偏、走歪、导错方向,开到岔道,甚至翻车。


后来尊龙情感受挫,短暂婚史后,一生再无婚姻。他说:“我很难相信别人,不敢完全去投入,去冒险。 ”


与人的相处,也是难上加难。


他无法信任人。


更无法将自己100%打开。


因为他是孤儿,成长过程中,不仅无人给予爱,无人给予接纳,还承受过四面八方的敌意。


他三天两头被人打,成为那个人人都可以欺负的小孩。


有一回,他再次被打,流血不止。


领养他的女人穷,没有钱请医生。后来是裁缝来给他缝的,缝了8针。


他一直记得这个数字。


8针,生生地缝下去,疼得人痛彻心扉。


多年以后,他提起此事,依然心酸,他说:“我很容易脾气不好,很不宽容,对自己不宽容,对世界也不宽容。


后来他成功了。



影迷无数,女人们爱他,追随他,但他的灵魂深处,依然是空的、凉的、狼藉的,如同一个繁华的废墟。


他说自己依然不开心,行事也莫名其妙。


有时候,他会轻信一些人,也会伤害一些人。


他会明明想要A,却做出相反的B。


他好像无法掌控自己。


那些潜伏在深处的东西,一直像癌细胞一样,默默地要他的命。



他是一代绝色,也是一代名伶
却落得孤独收场



“我不是特别会做人,我没有家,没有父母,没有名字,没有读书,没有童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不大懂。”


他曾这样袒露内心。


但成年人的世界里,少有人去看你的心理活动,只看你的言行举止。


而他的不安感、防御感、恐惧感,又令他在娱乐圈摔了无数跟头。


1992年,《霸王别姬》选角,最初定的不是张国荣,而是尊龙。

张国荣在《霸王别姬》中的京剧扮相

尊龙在《蝴蝶君》中的京剧扮相


因他是弃儿。加上幼时也在京剧班长大,被打,被虐,被凌辱,吃过程蝶衣的苦,走过程蝶衣的路,流过程蝶衣的泪。


后来成名成角,又历经种种非议,背叛倾轧。加上不会做人,不愿苟且,被排斥,被污名,后来竟至于流言蜚语不断。


尊龙的起伏悲喜,与程蝶衣几乎一模一样。


可以说,他就是活着的程蝶衣。


程蝶衣就是戏里的尊龙。


所以1992年,徐枫心中的程蝶衣第一人选,非他莫属。


而那时他饰演的《末代皇帝》,刚刚揽获奥斯卡9项大奖,成为一个神话,人人敬之,人人羡之。


而神话里,他是那个最闪亮的那个符号。


当时导演拍戏时,钱包里一直放着他的照片。邬君梅则说,拍完《末代皇帝》,能记得的,只有尊龙那张脸。


他将溥仪的孤独,演绎得入木三分。


也将一个末代皇帝的无助无力无望,演绎得悲凉入骨。


人人都觉得,他有天赋、有虔诚,也有独到的领悟,能演活程蝶衣。


尊龙接到剧本后,同样非常开心。


那么多年了,他身在好莱坞,内心却时刻渴望回国。


他推了法国、美国的几个剧本,自降30万美元片酬,准备回国参演。


可惜因为种种原因,尊龙与程蝶衣失之交臂。


甚至还因此被诟病,说他耍大牌、麻烦、难伺候。


他伤心不已,在后来的访谈中不无委屈地说:“他的态度好像很讨厌我,好像我在烦他......我感觉到他根本不尊敬我,根本就不需要我......”


后来,张国荣成就了程蝶衣。


尊龙失去了他影子般的角色,也失去了封神机会。


他不甘心,接了另一个题材的电影《蝴蝶君》,在其中饰演绝世名伶宋丽玲。


在那里,他展现神级演技,成了一个比女人更女人的人。



柔媚入骨,层次分明,将一个传奇演绎得缠绵无比,也震撼无比。



他甚至将声音都变了(电影使用的是尊龙原声),慷懒、低回,性感无双,像夜来香,像暮春之雨,充满女人味,但又尽是凄凉意。


但《蝴蝶君》上映后,虽然好评如潮,却远不像《霸王别姬》一样震撼世界。


程蝶衣成了他永远的遗憾。


但可惜,他没有回天之力。


再后来,他又几度尝试回国发展,但因为性格上的天生缺陷,他看错人,交错心,竟与臭名昭著、下三滥的邓建国成为搭档。


邓建国是什么人?


一个不学无术者。


一个老色鬼。


一个没格局的炒作狂。


一个靠着吹牛皮而赚了些小资源的人。



这种人能与国际巨星尊龙搭上,也是令人匪夷所思。


但尊龙太过孤苦。


一个没有父母、没有童年、没有朋友、没有亲人的人,对温暖是何等饥渴,我们都无法想象。


我们只知道,邓建国为了走近他,花了几个月。


尊龙是一个防御心过重的人。


他不交友,因为怕被伤害。他不结婚,因为怕失控。


但邓建国是个无赖。所有无赖都有一个特质:厚颜无耻,不达目的不罢休。他们遭遇拒绝,从不气馁,一次次邀约,一次次拜访,后来竟渐渐地与尊龙成为朋友。


尊龙说:“在贵阳,我们快乐地唱歌跳舞,蛮野的,我从来没有这样去轻松过。他影响我,我觉得特别好。 ”


“蛮野的”三个字,真令人又气,又心疼。


因为能明显感觉到,他体验到了久违了的自由,久违了的快乐,以及他对这种自由快乐珍惜无比。


他应该是真正开心过的。


他从未好好做过孩子。


童年时,没有吃过饱饭,没有一天不被打骂、羞辱,没有一天被人宠爱过,呵护过。


这些遗憾都无法言说,无法表达。


它们都被压抑到了潜意识。


表面上,他坚定无比,在异国打拼谋生,生存技能一流,天赋一流。


但潜意识里,那些东西一直不曾消失。


它们没有一天停止要。


一直蠢蠢欲动。


一直不得安宁。


当这些遗憾被看见,匮乏被满足,他们感受到的,一定不止是快乐,而是深深的感恩。


他理所当然地,视邓建国为知己。


甚至在接受采访时,称邓建国是“一个大艺术家”,“特别有智慧和学问的人”。


而对于邓建国的炒作,他说“炒作也是一种大艺术”——我去!也不知道邓建国给他说了什么鬼话,竟让尊龙这样认为。


从前他可是一个清傲的、有精神洁癖的帝王。


不屑于金钱,不屑于名气。


他曾经说,“我作为艺人不是很成功。其实我还可以更出名,更有钱,但我很满足,我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我就可以不去想怎么样多赚钱。但是我一点遗憾都没有。我真的很满足自己没有变得傲慢和贪心,没有变成一个空的壳子走来走去。”


他甚至还说过,“我觉得表演最重要......要做一个没有肤色的演员。”


但遇见邓建国以后,他变得极为高调。


他到处出镜,秀存在感,赚眼球。


甚至还大放厥词,得罪N多人,发展更加不顺。


而邓建国也没有为他带来任何一部好片子。


他甚至推了《艺伎回忆录》等后来享誉世界的电影,改拍什么《自娱自乐》,结果,票房一塌糊涂,口碑也崩得稀碎。



而接拍的什么《乾隆与香妃》、《康熙微服私访记》,不仅没人看,评价糟,而且全是在演皇帝。


毫不出彩,毫无挑战,也毫无新意。


更糟的是,剧本也稀烂,把尊龙一个劲地往泥泞里拖。


几部片子下来,他不再尊贵如神。


他从奥斯卡评委,直接变成三流男演员。


他似乎正在验证人们对他的偏见:过了气,脾气却大过天;没影响力,只有他自己把自己当腕儿。


在好莱坞,他是最美的东方男子,是“哲学家皇帝”,是片酬千万美元的演员。


可在国内,他是耍大牌的过气明星,是难缠的中年人,没教养,没口德。


他那时的困境,全在证明一件事:尊龙,你再次看错人了!



他自己也终于捋清了一些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