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信息如洪流,似乎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花时间在“读书”这件事上。
知乎有个热门话题
#经常看书的人和不看书的人有什么区别?
有人提到:
是对事件评价的形容词区别
是日常谈吐的涵养区别
是这些区别隐藏在精神之中,让我们更加自信
......
但无论是哪些区别,都告诉我们,
书,不可不读,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阅读
。
在《纳瓦尔宝典》中纳瓦尔曾经说过:
“人与人的区别不是“受过教育”和“没受过教育”,而是“喜欢阅读”和“不喜欢阅读”。”
今天,大象分享给大家
4种阅读方法
,总有一款适合你。
在一些阅读爱好者中,部分拥有充足的时间来阅读,比如:学生党、自由职业者等等。这时候阅读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生活的享受。
因此,对于这样的群体来说,阅读非常适合深入阅读,享受思考的过程。
即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领域,深入研究,把书读懂、读透
,并且,不局限于一本书籍,而是通过阅读相关主题书籍,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对此,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关于主题阅读的方式有着明确的步骤:
-
明确目标
:在阅读之前,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为什么要做这次主题阅读,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
选择材料
:根据主题选择相关的书籍、学术文章、在线资源等;
-
制定阅读计划
:根据材料的数量和难度,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
-
深入阅读并做笔记
:仔细阅读每一份材料,注意作者的观点、论据和结论,并做好笔记;
-
整合信息和撰写总结
:将所学知识整合,形成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和见解,并撰写一篇总结概述发现和结论。
主题阅读能保证你在阅读时,知识是集中的、可深入的,帮助你在某个领域有着更深度的探索。
很多时候我们都强调阅读要带入自己的思考,记录自己的想法。阅读时养成批注的习惯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式。
在阅读时做笔记,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这不仅能加深理解,还能激发新的思考。
帮助你在某个领域有着更深度的探索,也能养成阅读时深度思考的习惯。
这个批注不一定要求整齐,在你可以看懂、找到的位置就行。
“学生党专业小组讨论、Up主读书视频分享、线下的阅读沙龙.....”
这些其实都是加深阅读的很好方式,与朋友/同学或社交媒体上的书友分享你的阅读体验,交流不同的观点,拓宽视野,也能
在交流的同时,让观点碰撞出更多新的灵感
。
“我,月薪过万,吃不饱饭”
“都市打工人,没有早餐自由”
……
曾经被类似这样的文章刷过朋友圈。但这并不是说打工人没钱吃饭,而是没时间。
忙碌的工作、生活节奏常常让打工人难以有大块的时间去专注于自己的事情。阅读方面也是如此,但对于自我竞争力保持的要求下,又需要我们去阅读。
快速阅读,又称速读,它并不是像刷视频等行为的快餐式信息输入,而是一种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的技巧,
目的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帮助你理解和吸收书面材料的信息
。
因此,除了基本的阅读准备——尽量减少环境的干扰、明确阅读目标等,在快速阅读中,你可以这样做:
-
预览材料
:在正式阅读之前,先浏览一遍材料,了解其结构和主要内容;
-
关键词识别
:训练自己快速识别关键词和短语,忽略那些不影响理解的词汇,更有利于抓住阅读的重点;
-
分组阅读
:将文字分成小组,一次阅读一个小组而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
扩大视野
:通过练习扩大你的视野宽度,虽然不必“一目十行”,但也要争取一次看更多的文字;
-
使用手指或指针
:用食指或指针引导你的视线,帮助你更快地移动;
-
避免回读
:尽量不要回头重新阅读已经看过的内容,这会降低阅读速度;
-
提高理解力
:快速阅读不仅仅是读得快,还要确保你能够理解所读的内容;
-
练习
:通过持续的练习来提高你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
使用辅助工具
:有些软件和应用程序可以训练你的快速阅读技能。
快速阅读并不意味着牺牲效率,而是要保证速度与理解的同时进行,不得不说,对于我们的阅读策略与理解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没有大量完整时间来阅读时,将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阅读,就十分重要。
并且,碎片化阅读的快乐非常简单,主打随心,可以随时随地看书记录,有效利用时间,不知不觉就捡起来很多时间,阅读了更多本书。
在零散的时间里将知识一点一点吸收。
蜕变成更好的自己!
-
时间选择
:利用通勤、排队等碎片时间进行阅读,即使是几分钟,也能积累成宝贵的知识;
-
选择合适的材料
:如新闻摘要、博客文章、社交媒体帖子或短篇文章,这样的内容比较简短、精炼,更适合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
-
新阅读方式
:通过听有声书或播客,将阅读时间转换为听觉体验;或者借助一些高效阅读工具,摘抄有用的知识;
-
回顾整理:碎片化的阅读相对比较细碎,因此,对于后续的知识整理也需要重视起来,定期回顾你的笔记和标记,以巩固记忆和理解。
碎片化阅读是一种灵活的阅读方式,更适合现代我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即使是短时间的阅读也能带来丰富的收获。
不得不承认,虽然主流已经是鼓励大家好好读书,对于阅读的收获也有来高度的认同。
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群体,是没有阅读习惯,也没有什么阅读目标的。即时在环境的要求下,偶尔拿起书籍阅读,也读不了多久,随手翻翻而已,甚至也看不进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对于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来说,
建议先从培养阅读兴趣开始
:
-
选择书籍
: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开始选择相关书籍,并且从轻松易读的书籍开始,逐渐培养阅读习惯;
-
设定具体的阅读目标
:给自己设定小目标,比如每天阅读10分钟,逐步增加阅读时间,简单的开始,就不会容易放弃;
-
舒服的阅读空间
:找一个舒适的地方,创造一个有利于阅读的环境,当你开始享受阅读的过程,自然也会更有兴趣阅读;
-
参与读书会
:加入读书会或在线共读群,与他人一起阅读,互相激励;
-
奖励自己
:在完成阅读目标后,给自己一些小奖励,以增强阅读的积极体验;
-
记录分享读书笔记
:分享出去收到夸赞的同时,也会有极大的满足感,更喜欢阅读了。
将阅读与兴趣结合起来,享受阅读过程,让阅读成为你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群体,已经十分喜欢阅读且有自己一套阅读方法论,这时,他们的追求不再是从“入门到精通”,而是“让阅读更有效”。
已经有了很明确的阅读偏好及深研领域,直接将自己要看的书
用「印象笔记」的清单,做成书单
,读完一本,就划掉一本,时间一常,收获满满;
同时,还能
将相关书籍的阅读笔记与这本书的读书任务相关联
,知识整理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