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太空与网络
卫星与网络专注军民融合的报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依靠社会力量,为推动我国航天技术民用和卫星网络通信的规划、建设、应用以及研发、生产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航空工业  ·  AC312E化身“空中120”助力亚冬会 ·  昨天  
航空工业  ·  蓄力奋战“开门红” 跑出新年“加速度” ·  昨天  
航空工业  ·  三架齐飞!AG600M完成新春第一飞 ·  2 天前  
航空工业  ·  他们,在“战位”迎新春 ·  2 天前  
航空工业  ·  魏应彪一行春节期间赴驻蓉单位慰问调研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太空与网络

我国构建未来航天运输系统路线图:2045年全面建成航天强国

太空与网络  · 公众号  · 民航  · 2017-11-16 20:59

正文


视频 | 航天新蓝图 我国构建未来航天运输系统路线图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航天强国的奋斗目标。今天(16日)是我国运载火箭事业正式起步60周年的纪念日,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我国正在构建未来航天运输系统路线图,按计划,到2045年,我国将全面建成航天强国。


运载火箭是人类进入空间的基础运输工具,有专家称:“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顾问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礼恒: 要建设航天强国,首先要搞好战略研究,搞好顶层设计,要制定发展的路线。2045年我们要全面建成航天强国这个目标,我们在空间技术、空间科学、空间应用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的路线图和建议。



根据航天运输系统路线图:

到2020年,我国主流火箭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全球提供多样化的商业发射服务;

到2025年前后,我国可重复使用的亚轨道运载器研制成功,亚轨道太空旅游成为现实。亚轨道一般是指距离地面20-100公里的空域,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的最低轨道高度之间;

到2030年左右,重型运载火箭实现首飞,航天运输系统水平和能力进入世界航天强国行列;

到2035年左右,运载火箭实现完全重复使用;

到2040年左右,未来一代运载火箭投入应用,空间运输系统实现长时间多次星际往返;

到2045年,我国具备规模性人机协同探索空间的能力,装备和技术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有力支撑航天强国目标的全面实现。


我国重型运载火箭

2030年前后首飞


要发展航天技术,首先火箭就要具备一定的能力。而根据未来航天运输系统路线图,我国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重型火箭的首飞,运载能力将达到百吨级。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运载火箭系列总师 龙乐豪: 重型运载火箭现在还在关键技术攻关和论证阶段,取得了一些标志性的进展,十米级的箭体锻环结构已经做出来了。液氧煤油发动机,推力将近500吨级,联合试验也取得了成功,应该说是不错的。



根据计划,未来我国的重型运载火箭直径将接近10米,将使用推力达到500吨级的液氧煤油发动机、推力达220吨的液氢液氧发动机。也就是说,未来我国运载火箭的能力将从目前的20多吨提升4到5倍,达到百吨级。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科技委主任 鲁宇: 到2030年前后,重型运载火箭将实现首飞,到那个时候,我们近地轨道百吨级运载能力的重型运载火箭将为载人登月提供强大的支持,也为火星采样返回提供充足的运载能力。


今年是我国运载火箭事业创建60周年,经过60年发展,我国已研制成功17型长征系列火箭,形成了能够把卫星、飞船等航天器送到地球任何轨道,具备开展月球和深空探测的运载能力。



亚轨道太空旅游2025年将成现实

普通人也能“上天”


亚轨道一般是指距离地面20~100公里的空域,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的最低轨道高度之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科技委主任 鲁宇: 亚轨道运载器是两级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一个基础,它外形就像一个空天飞机,但是它本身不入轨,是在亚轨道飞行,然后返回地球,返回到着陆场上。


在未来,商业固体运载火箭将与液体运载火箭一起,为用户提供“太空顺风车”、“太空班车”、“VIP专车”等多样化、低成本、高可靠的商业发射服务,为人类共同探索宇宙提供更加丰富的运载工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公司总裁 唐亚刚: 现在从我们前期市场调研,这种商业卫星3000多亿的市场规模,大概70%是商业航天卫星,从现在看,未来十年,国际上可能有将近上万颗这种小卫星需要发射。这个市场规模还是很大的。



唐亚刚介绍,到2035年左右,运载火箭实现完全重复使用,更多的普通大众可以乘坐两级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遨游太空,在地球轨道领略太空的浩瀚与地球的绚丽,实现飞天梦想。



运载火箭2035年实现完全重复使用

空间运输2040年实现星际往返


路线图提出,到2020年,以长征五号为代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将成为未来航天发射的主力火箭,承担月球采样返回、空间站建设、火星探测等重大工程发射任务,进入世界运载火箭先进行列。同时,新型运载工具也正在展开研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科技委主任 鲁宇: 长征八号将在2020年前实现首飞,到2030年前后,火箭的型谱会更加完善,将具备全面的空间探索能力,航天运输水平和能力将进入世界航天强国的行列。



鲁宇介绍,到2035年,运载火箭将实现完全重复使用。而到2040年,我国的空间运输系统将有望实现多次星际往返。


到2040年至2045年,我们将投入未来一代运载火箭的使用,空间运输系统将实现长时间的多次的星际往返,到那个时候,我们进入空间和运输的能力更为强大。


未来,运载火箭将实现升级换代,组合动力两级重复使用的运载器也将研制成功,中国航天的运输工具将更加多样化、智能化,进出空间将更加便捷和高效。


到2045年,进出空间和空间运输的能力更加强大,具备规模性人机协同探索空间的能力,装备和技术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有力支撑航天强国目标全面实现。



鲁宇介绍,在先进运输系统支持下,针对太阳系内的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目标的人机协同探索可以常态化、规模化开展,探索和利用空间进入高速增长期。届时,我国航天运输系统将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航天综合实力将位居世界前列。



本文转载自“央视新闻”,原标题《我国构建未来航天运输系统路线图:2045年全面建成航天强国》,记者 | 崔霞 吴杰 李厦

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并经过编辑。

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

如文中图片或文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负责人:农燕

主笔记者:贺鹏梓、李刚、空天松鼠、黑法丝

编辑:杨艳、朝晖、林紫、娜娜

设计:郑慧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媒体合作等事宜,请加微信号:nongyan258766


【 猜你想读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共筑人类航天梦

请输入标题     abcde


推/荐/阅/读

社论:

苏联N-1F火箭历史事件的背后……

非洲:中国商业航天的勃兴之地

请为中国航天献出耐心和坚守

创新是一种态度 ——国外国防航天领域的成功创新案例与机制探讨

刘雨菲:我为什么给“商业航天”泼冷水

一个可能比马斯克更厉害的家伙:OneWeb和它的老板格里格·维勒

中国的商业航天创业者与马斯克的不同

小卫星大跃进局面高烧不退 冲动背后深层原因剖析!

中国的商业航天怎么玩?软银+“一网”模式分析

混改,为商业航天和航天商业化打开的一扇窗

重磅!70亿的商业用户,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存在或可行?

伟大事业面前,唯年轻与狂热不可错过!

为航天设立远大目标!

产业观察:航天云网 荆棘路

浅谈军品、民品市场打法的异同

融入人民生活,推动文明进步

——谈“航天+”的理念与实践设想:

航天技术民用的新发展、新机遇

新的社会形态将如何发生?

浅结合、深结合与融合

新常态下的“航天+”

鼓励创新,也包容失败

中国航天产业突围正逢时

商业航天与航天商业化:

商业航天倒逼航天商业化

浅谈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概念

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忧心

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前景

大航天时代:

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上)

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下)

跳出航天:

跳出航天来思考和谋略商业航天(上)

跳出航天来思考和谋略商业航天(下)

北斗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

独家: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北斗的未来在世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