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逸春的品牌商业创新
《刘逸春的品牌商业创新》是一档由著名商业观察家、中国TOP10杰出经理人、财经畅销书《圈层商业》作者刘逸春主理的栏目,一起了解商业趣事、丰富商业知识,以商业的眼光看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刘逸春的品牌商业创新

讲透品牌的意义

刘逸春的品牌商业创新  · 公众号  ·  · 2024-09-05 07: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商业洞察/撰文 刘逸春   编辑/钟明玥

这是《刘逸春的品牌商业创新》的

943 篇公众号文章

了解商业趣事、丰富商业知识,用商业的眼光看世界。

关注《刘逸春的品牌商业创新》。


1、 从事商业的人都知道,品牌在日常的商业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人们的生活世界里,充满着各式各类的品牌:家用电梯?大名府;保温杯?希诺、虎牌、相印;月饼?咀香园、美心;旅游伴手礼?捶糖帮、佟小曼、国王的泥匠;饮料?元气森林、可口可乐;雪糕?梦龙,伊利;白酒?茅台、五粮液;包包?爱玛仕、LV……。经典品牌历久弥新,新兴品牌层出不穷。从公司和组织角度,把各种产品和服务品牌化。因此,品牌战略在现代的商业活动中,也成为企业经典的必选项,企业需要围绕着品牌战略,展开品牌管理,通过品牌的管理,为消费者、企业和社会带来更大的、长远的价值。一言以蔽之, 品牌是企业一切经营行为的总和,品牌战略是商业逻辑和实践的制高点。
2、 品牌与品牌化是现代商业世界中最重要的发明创造。 在数个世纪前,品牌(brand)制造商用于把自己的产品与其他制造商的产品区别开来的手段,19世纪早期,西方的酒庄把区别性标志刻在盛放威士忌酒的木桶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品牌“这个概念如陈年佳酿,内涵愈发丰富,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在现代品牌理论诞生的西方国家,一百多年前市场杠杆由批发商牢牢把握,它们决定零售商当卖什么以及生产商应当生产多少。那时没有品牌,商品之间没有多大区别,相互替代性很强。批发商常常逼迫生产商降低价格。为改变贸易中的被动地位,一些聪明的生产商决定通过竞争来使自身的产品有所区别,它们改进产品,使其具有自己的特点,并用取得专利的手段来保护产品的独占性,这些独占性的产品被赋予名字,于是品牌与品牌化的雏形就产生了。而在中国,从唐宋开始,食肆、酒肆招揽生意,也开始有了品牌的理念,但由于王朝不断的变迁,战乱使得工商业的发展被中断,品牌的发展没有很好的能够持续下来。在品牌的发明创造方面,伟大的中华在过去300里里,都没有为世界做出太多重大的贡献。
3、 谈品牌战略,我们首先要厘清品牌是什么?对品牌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定义背后,实际上是反映了对品牌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也反映了对品牌重要性和本质的进化。广告教父对品牌的定义是: 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的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和广告风格的无形组合。品牌同时也是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 而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在1960年时给出的定义是: 用以识别一个或一群产品或劳务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设计及其组合,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别。 营销教父科特勒则认为,品牌包含多方面的内容,至少有以下六个方面: 属性、利益、价值观、文化、个性以及用户。 品牌权威专家阿克对品牌的定义是: 一组与一品牌的名字及符号相连的品牌资产与负债,它能增加或扣减某产品、服务所带给该企业或其顾客的价值。 总结起来, 品牌就是企业一切无形资产的总和。企业的无形资产越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越强。 就像曾经的可口可乐的总裁说的: 如果可口可乐全球的工厂一夜之间被大火烧光,第二天,他就能够重建可口可乐。 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可口可乐有巨大的无形资产。强大的无限资产,让可口可乐有着超越其它品牌的抗风险能力。 巴菲特重仓可口可乐的股票,也是看重可口可乐的无形资产。可口可乐在中国前两年的那个特殊的时期,一度成为了硬通货。而这种局面,在元气森林和百事可乐身上就没有出现。其实建立 品牌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持续地帮助企业销售。
4、 品牌还是除了产品质量之外微妙感觉的综合,产品是能被提供来满足某种欲望或需要的一切东西,但包括有形物品、服务、体验、事件、人物、地点、财产、组织、信息和想法等。而产品通过品牌化,使得品牌具有产品之外的附加价值,比如情感性价值。
5、 产品是品牌的基础,但品牌超越产品。 它增加的部分是消费者对于该产品的特性、功能、声誉及相关企业等因素的整体认知,赋予了产品本身之外的资产净值。一个品牌必定包含至少一种产品,但一种产品未必能成为一个品牌。
6、 随着对品牌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化,企业和商业界逐渐形成了关于品牌战略的共识,即品牌不仅是消费者识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符号,而且是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信誉、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的集中体现,品牌的发展水平甚至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7、 品牌能建构自我身份。自我可以看作一种象征设计,即个人需要使用可行的象征材料积极地构建自我。自我身份是后现代消费最关键的决定因素。 自我在后现代社会中是个人积极创造的东西,尤其是通过消费的途径来创造。消费者运用自由意愿建立自己想要的理想形象。当品牌与某些特定的人联系在一起时,便能反映不同的价值观或特质。对品牌产品的消费是消费者与他人,甚至是与其自身交流信息的一种手段,他们是何种类型的人以及想要真正成为哪种类型的人。
8、 品牌能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消费者喜欢品牌,是因为品牌所构成的意义提供了一种较容易选择的方式,消费者无须劳神费力地思考、搜寻和评判。与产品的外在属性(品牌名称、包装、价格)对应,商品的内在属性可分为感知的搜索属性和不可感知的经验属性。前提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可以评价的商品特征;后者则是指那些购买前不可以评价的商品特征。当内在属性不易被感知时,品牌的作用就更为突出。知名品牌是卓越产品、高服务质量、高企业信誉、高知名度和高市场占有率等综合优势的象征,可以使消费者买得放心,大大节省交易成本。
9、 品牌可以减少认知不协调。 消费者在进行一次重大的购买活动之前或之后,都可能会问自己:”我买对了还是买错了?“这种担忧往往会形成不协调的感觉。但如果买的是可信赖的产品,人们在购买时不仅可以用该品牌消除自己的疑问,还能感觉到一种非常荣耀的自我满足。
10、 品牌与企业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企业非要做品牌不可?总结起来, 品牌与企业有六种关系,分别是创造市场占有权;形成竞争防线;提供合作的杠杆力;影响现金流状况;获得更高的边际收益;更好地应对环境变化。
11、 品牌身份通过产品实体,使得品牌意义开花结果,为顾客带来价值。 因此,企业要展开品牌化,就要有明确的市场选择。在品牌诞生初期,需要瞄准特定的细分市场。每一家公司总是在寻求更好的途径以满足特定顾客群的期望,品牌提供了区别于竞争者战略目标的综合价值,向市场提供了一个理想化属性的利益集合,包括功能性的与象征性的、可见的与可可乐的。品牌化的工作起步于细分市场,但需要超越细分市场,成为独特的价值象征。把品牌定位在某个特定的目标市场等同起来,是一种巨大的误区。品牌的价值超越细分市场层面的特定需求。
12、 品牌要不被变化的时代、变化的消费者和创新的科技所淘汰,就不能一成不变。为了紧跟时代,一个品牌必须逐步改进生产、提升品质,使产品和服务不断进步。 在今天,把品牌当作一种在同质化市场上区别产品的手段,这是一种非常肤浅的认知,因为它忽视了时间因素和竞争推动创新的趋势。品牌化的工作应该建立在长期运作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通过创新创造差异。但品牌创新不同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要以品牌为基础,体现品牌在时间维度上承上启下和继往开来。
13、 企业展开品牌化,需要牢牢地把握四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界定品牌身份,推出产品之时,要明确一些基本的问题,包括目标市场、产品定位、消费者期望的承诺和利益。创立品牌就是要为产品说话;第二个步骤是确定品牌名称;第三个步骤是确定品牌的形象来源与有代表意义的产品;第四个步骤是选择品牌基本的传播战略。
14、 在实施品牌战略过程中,要牢牢记住战略品牌管理的理念。它有三大本质要求,分别是 承诺、创造和竞争。
15、 承诺, 品牌的承诺建立起品牌与消费者的契约关系。承诺能让品牌进入消费者心智,并被偏爱、珍爱。要做到这一点,品牌必须是温馨的、聪明的和贴心的。只有这样,品牌才能够与消费者保持一种可持续的关系,像迪士尼的品牌承诺是制造快乐,当确定了制定快乐的品牌承诺后,迪士尼无论是电影、乐园、周边产品,都是来实现这一对消费者的承诺。
16、 创造, 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认为,企业有且只有两个基本功能,市场营销和创新。市场营销和创新产生出经济成果,其余一切都是成本。战略品牌管理要以创造力为基础,不断为品牌注入创新智慧,以企业创新支撑品牌发展。乔布时代的苹果就将营销和创新体现到了极致。库克接管苹果后,一直在吃乔布斯留下的遗产。
17、 竞争, 没有竞争,就不需要品牌。品牌是竞争的工具,品牌战略要始终坚持竞争导向。品牌创造价值,必须是较竞争者有更多的优势,而且该优势还要能够长期保持下去。坚持竞争的价值导向,必须使品牌具有独特性的优越性。独特性是竞争对手不能模仿的资源,这样可以减少竞争威胁,更可持续不断地获利,否则只能成功一时。优越性从品牌与竞争对手的比较中得出。

念智品牌管理,专注于为品牌提升竞争力咨询策划,成立十年来,累计为300多个品牌提供过品牌竞争力服务,其中有60余个品牌成为了行业第一品牌,念智品牌管理是由中国著名品牌管理专家、全球圈层商业第一人,财经畅销书《圈层商业》、《营销三大算法》作者刘逸春联合国内顶尖的商业创新专家、品牌专家、营销专家、管理咨询专家、设计专家于2013年创立。 在10年的时间里,念智为11家世界500强,42家国内500强,60家行业头部企业,200多家成长型企业做过品牌竞争力提升咨询,并为10000余名企业家和10万余名企业经理人提供过品牌竞争力提升培训服务。

透过现象看透本质的人,

和总在吃瓜的人,

必定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做少数派,和精英读者一起,

洞察商业本质。

商业咨询|培训合作|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联系电话:131-2779-3990

微信:insights031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