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成立于1985年,已通过AACSB、EQUIS和AMBA三大国际认证。以“融汇中西管理智慧,培养创业创新精神,践行服务社会责任,作育商界管理精英”为使命。打造中国商界黄埔军校,我们愿与您携手并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艾邦高分子  ·  CHINAPLAS聚焦绿色、智能与高科技解决 ... ·  昨天  
高分子科学前沿  ·  诺丁汉大学增材制造中心《CES》:高分辨率3 ... ·  昨天  
艾邦高分子  ·  聚丙烯电容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  2 天前  
爱猫之和高Y家打官S版  ·  我寻思着铲屎官能有多宠溺猫咪,看完后震惊:这 ... ·  2 天前  
爱猫之和高Y家打官S版  ·  我寻思着铲屎官能有多宠溺猫咪,看完后震惊:这 ...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煮“面条”,煮出一篇顶刊!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立足中国企业实践,创建管理前沿理论——第八届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二等奖成果介绍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 公众号  ·  · 2021-01-14 21:34

正文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目前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高级别的政府奖项,被视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国家级奖项。在最近公布的第八届优秀成果奖中, 我院获5项奖励: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青年成果奖1项

管理学著作论文奖二等奖

获奖成果:《重构全球价值链——中国企业升级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


完成人:毛蕴诗(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毛蕴诗教授

获奖成果

立足中国本土实践

关注企业转型升级

2005年在东京大学的一次研讨会上,一位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日本的子公司总裁讲述了该公司的发展以及于1998年收购日本新日铁半导体公司的案例。这一代工企业升级的典型案例引起了我院毛蕴诗教授的注意, 其意识到企业转型升级将是中国企业面临的重大实践与理论问题。


回国后,毛蕴诗教授立足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践,开始关注企业转型升级这一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 先后对数十家企业、行业协会、经济管理部门进行了调研、跟踪调研,以及多次问卷调研,形成了50余篇产业/企业转型升级相关主题的学术论文。 在这期间,毛蕴诗教授主持了8项与企业转型升级相关的国家级、省级项目,出版了《中国企业:转型升级》(该书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著作二等奖;第三版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外译项目资助,于2018年由斯普林格出版社出英文版“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ese Enterprises”)。


伴随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优秀企业迅速崛起,打破了发达国家企业所主导的国际分工的制约,成为能够主导国际分工、实现全球资源配置的跨国企业。在多年企业调研及大量课题研究和学术论文的积淀下,2016年3月一篇题为《论国际分工市场失效与重构全球价值链——新兴经济体的企业升级理论构建》的论文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 以重构全球价值链理论为基础,毛蕴诗教授编写了《重构全球价值链——中国企业升级理论与实践》一书,其中包括重构全球价值链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13个企业和2个行业典型案例的研究,并且提供了开展企业升级实证研究的测量工具及研究结果。

毛蕴诗教授赴企业调研

相关 课题 如下: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的动因、路径与对策研究”,2015-2019.

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重大项目“企业升级理论与中国实践”,2013.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品功能拓展的企业升级研究——基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分析”,2012-2015.

4. 教育部应急课题重大项目“金融危机下的中国OEM企业升级研究”,2009-2011.

5.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特别委托项目“基于海内外市场的广东大企业扩展研究”,2010-2012.

6. 广东省软科学项目“实施‘双提升’战略推动广东转型的路径选择和对策研究”,2019.

7. 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研究”,2009-2010.

8. 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从OEM到ODM再到OBM:广东企业的自主创新路径研究”,2007-2008.

部分相关 论文 如下:

1. 毛蕴诗,孙赛赛,李炜.从传统产业跨向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广东德豪润达的跨产业升级案例研究.学术研究,2016(9):104-110,178.

2. 毛蕴诗,刘富先,李田.企业升级路径测量量表开发.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03-117,192.

3. 毛蕴诗,郑奇志.论国际分工市场失效与重构全球价值链——新兴经济体的企业升级理论构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6(02):175-187.

4. Yunshi Mao, Tian Li, Yangchun Liu. Upgrading from OEM to OBM through Reverse Acquisition in China Emerging Economy: The Case of Lacquer Craft Mfg[J]. Frontiers Business Research.2015,9:64-90.

5. 毛蕴诗,王婕,郑奇志.重构全球价值链:中国管理研究的前沿领域——基于SSCI和CSSCI(2002-2015年)的文献研究. 学术研究,2015,(11):85-93.

6. 毛蕴诗,郑奇志.基于微笑曲线的企业升级路径选择模型——理论框架的构建与案例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03):162-174.

7. 毛蕴诗,姜岳新,莫伟杰.制度环境、企业能力与OEM企业升级战略——东菱凯琴与佳士科技的比较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09,(6):135-145,157.

8. 毛蕴诗,汪建成.基于产品升级的自主创新路径研究.管理世界,2006,(5):114-120.

十年磨一剑,

创建重构全球价值链理论

西方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 GVC)以及与之相关的国际分工观点认为,由于发达国家企业拥有技术、研发、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优势,所以承担研发、关键零部件制造、销售、品牌管理、服务等微笑曲线两端附加值高的业务;新兴经济体企业则主要从事微笑曲线底部附加值低的业务。但通过对中国企业广泛而密集的调研, 毛蕴诗教授发现,许多优秀的中国企业主动参与全球竞争,通过资源积累,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成功地实现升级。它们从GVC的底部向高端移动,甚至从代工企业成长为世界第一的品牌企业。 它们的成功实践,打破了发达国家企业在所谓国际分工中的主导地位,改变了所在行业的竞争格局,成为在全球范围整合资源的主导企业。


因此,毛蕴诗教授主张重新认识“全球价值链理论”,并进行理论探讨,为建设基于中国企业升级的理论而努力。重构GVC是新兴经济体企业升级的实践结果与理论深化。企业从GVC低中端向中高端移动,本质上是升级行为,是对原有GVC的改造和重置,从而构建了企业升级实践与重构GVC理论之间的桥梁。 在耗时10年时间的大规模调研、思考的基础上,毛蕴诗教授构建了重构全球价值链理论(RGVC理论),向西方学者的“全球价值链”理论提出挑战,创建了管理学的前沿理论。

重构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基本观点

重构全球价值链是处于GVC低中端的新兴经济体制造性企业基于创新驱动,通过积累能力、寻求能力,打破由发达国家企业主导的国际分工,立足全球配置资源,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促使全球竞争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的过程。 RGVC理论由一系列命题和分析框架组成,可用于挖掘企业升级背后的深层次逻辑,分析新兴经济体企业重构GVC的动因、路径,及其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效果。


RGVC理论包括八个基本命题:(1)GVC是由发达国家企业所主导的国际分工的基本表现形式;(2)这种国际分工存在严重的市场失效;(3)这种国际分工,损害了利害相关者的权益,使在GVC中所处位置低下的企业、东道国政府具有改变其所处地位的动机;(4)GVC高端环节巨大的利润空间为新兴经济体企业升级提供了机遇与空间;(5)新兴经济体迅速成长的经济与巨大市场也为其企业升级提供了机遇与空间;(6)处于GVC低中端的新兴经济体的优秀企业基于创新驱动,通过积累能力、寻求能力,实现升级,从而打破由发达国家企业主导的国际分工;(7)新兴经济体企业通过多种升级路径,重构GVC;(8)新兴经济体企业重构GVC导致全球竞争格局发生结构变化。

RGVC的基本理论框架

获奖成果的主要创新和理论价值

围绕RGVC理论展开的《重构全球价值链——中国企业升级理论与实践》主要具有以下创新和理论价值:第一,立足中国企业升级的重大实践,对现有西方全球价值链等理论和观点提出了挑战。第二,首次基于新兴经济体的视角提出了重构GVC的概念并阐释其内涵,为企业升级实践构建了新理论的基础。第三,通过明确概念、确定边界、提出命题,初步构建了RGVC的理论体系,为新兴经济体企业升级、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理论解释与分析框架。第四,运用第一手调研资料的典型案例验证了RGVC理论模型的价值。第五,在广泛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多条企业升级路径的选择模型。第六,在企业升级研究中引入了成本分析,首次提出了对偶微笑曲线的概念。从而对企业升级过程中降低成本提升附加值的路径(如低碳环保运作)提供了合理的解释。第七,首次提出“基于升级的OEM企业反向收购”的概念,并通过案例匹配加以验证。首次对处于价值链低端的OEM企业收购处于价值链高端的企业或其战略性资产,实现升级提供了理论解释。第八,提出产业整体升级的概念,并分别应用空调产业/自行车产业的案例进行了验证。第九,首次开发出企业升级路径的测量量表,为未来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并提供一个可操作化的工具。RGVC理论的提出是基于新兴经济体企业,特别是中国企业的实践;但是重构GVC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框架也可用以研究发达国家企业的行为方式。


该书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企业升级理论与中国实践”的最终成果,依据其中相关内容和观点所形成的学术论文合计被引用288次。 2016年,重构GVC的理论文章见刊后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社会科学文摘》、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决策参考》马上部分转载了理论的核心观点,《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经济导刊)》全文转载。学院有青年教师以书中的重构全球价值链理论为基础,申报立项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还有外校的老师也以此为基础申报立项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此外,该书的部分内容和相关观点还刊登在《南方日报》《人民政协报》《国际商报》等报刊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