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是教育部主办的以教育新闻为主的全国性日报,是中国最具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级教育新闻媒体。教师自己的报纸,学生喜爱的报纸,教育部门离不开的报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考研斯基师兄  ·  这些学校,复试占比超低! ·  11 小时前  
考研斯基师兄  ·  这些学校,复试占比超低! ·  11 小时前  
甘肃省教育厅  ·  解码《纲要》① | ... ·  12 小时前  
甘肃省教育厅  ·  解码《纲要》① | ... ·  12 小时前  
老俞闲话  ·  老俞闲话丨至暗时刻让人生更完整 ·  昨天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  ·  解码《纲要》①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教育报

她曾是年级第一!有一次却交白卷考0分,人生也因此改变,她的故事值得每个老师和家长都看看!| 漫读

中国教育报  · 公众号  · 教育  · 2017-05-16 20:53

正文

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 “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

这篇文章转载自微信公号 “Figure ”( 微信 ID:FigureVideo)


马可,设计师,是中国某本土的艺术性服装品牌的创始人。 她是中国第一位受邀参加巴黎高级时装周的服装设计师。


但您知道么? 这样一位优秀的设计师曾经“交白卷,得0分”!不是因为学习不好,正相反,小学四年级的马可是个百分百的好学生,可是一次考试中,小小年纪的 乖乖女小马可突然发出这样的疑问,“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自此,在同龄孩子还在不停地做题、考试时,马可却在探寻问题答案的路上越走越远, 她说, ”我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我就是从那一刻问了自己一句为什么开始的。”


来和中教君一起听一听马可老师的故事吧!



有价值的家庭教育不强求彼此认同,

而是在分歧中让你发现“我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我妈妈她最大的爱好就是做衣服。


我爸爸妈妈都是大学里的老师。在我的记忆中,每到周末妈妈不上班的时候,她就会从早到晚都在缝纫机前面忙来忙去。 一直到高中毕业,我基本上很少穿买来的衣服,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妈妈做的。


妈妈带我去姥姥家过寒暑假,每次也都是能得到很多亲戚、小伙伴的赞扬, 在他们眼里,他们觉得妈妈做的衣服非常美,但是其实对我来讲,我总是觉得还有很多可以更美的地方。 在面料,在结构,在颜色的搭配上我都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跟妈妈的想法不一样。


0分之前,我曾是年级第一

我6岁上学,但在4、5岁的时候就开始阅读了,上小学以前就已经读了第一本中篇小说。


我记得我小时候是一个在玩上面很笨的孩子,因为这些东西不太吸引我,所以我很少玩,当跟小伙伴们一起跳皮筋的时候,我就是最差的那一个。因为那些小姑娘天天跳,她们跳得很高,但是我就比较笨拙,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读书上面。


一次妈妈被我问烦了,就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给我。 我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好,因为很早开始阅读,所以小学的那些课本、课程对我来讲特别简单,稍微学一下都会了。小学四年级之前一直都是全年级第一,然后还是大队长三道杠,觉得学习挺轻松的。

小学四年级的转折:我问自己,人为什么活着?

我经历了人生中很重要的转折点,发生在小学四年级的期末考试。

那是一个下午,跟平时的考试一样,然后老师就把这个卷子传下来,要是按照平时的话呢,我应该是抓起笔来马上去写上自己的名字,就开始答题,我以前也是这样的,跟所有的同学一样,但那一天那一刻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原因,我比其他同学稍微慢了一步,我看到其他同学都抓着笔在那里奋笔疾书的样子,我突然脑袋里闪过一个念头,我觉得“好可笑”,就是你的眼睛好像升到高空,然后你就俯视着看到下面就像蚂蚁一样的人,他们都在那里忙忙碌碌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为什么大家这么紧张?为什么要这么急不可待的去做这份试卷?然后我就从这里开始,我的脑袋就停止不了这个思考, 我开始问自己问题,我就问自己说,我们为什么要考试,因为只有考试你才有成绩,那我们为什么要成绩,因为成绩是可以证明你是一个好学生,还是一个差学生,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因为你要做一个好学生,你要能够争取一个更前的排名…… 就这样,我一个一个问题问自己,最后一直到一个问题跳出来——人,为什么活着?

当最后这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跳出来以后,我自己当时的感觉是震惊,非常的震惊。 我记得当时那种感觉就是非常非常的惊讶于自己的这个发现,我突然心里面有一种感悟就是,天啊,我找到了这个世界上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人为什么活着?


这不是一个天大的秘密吗?


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这个世界上难道还有比知道为什么活着更重要的事情吗?如 果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那我们又怎么知道我们该怎么样活着?所以我当时特别惊讶又非常的兴奋,我觉得我发现了一个特别伟大的发现,对,就是这个问题,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问题了。

白卷,0分。

所以当时,当我正在沉思去想这些问题的时候,下课铃响,然后老师就开始收所有同学的卷子,我不知道时间过得那么快。我就在小学四年级的最后一次期末考试交出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张白卷,我除了匆匆忙忙写上自己的名字以外,来不及做任何一道题,卷子被老师收上去。当然最后的分数是0分。


当我从全年级第一的这样一个成绩,交了人生第一张白卷,得到第一个0分的时候,我的生活就改变了。

用整个中学时代追问“人为什么活着”的答案

“活着是为什么?” 当我不能从周围的人身上去获得这个答案以后,我就想唯一的办法就是看书。


上了初中以后,我开始找各种各样的书。那个时候80年代刚刚有西方的弗洛伊德,他们的书进到国内。我也很感谢我高一的时候有一个年轻的英语老师。我跟她关系也蛮好的,也是问了她这些关于人生,人为什么要活着这些问题。她听到我这些问题她还蛮高兴的,说我给你一些书你去读吧。后来她就给了我《爱的艺术》。


我记得当时什么尼采、什么弗洛伊德、弗洛姆的这些,我现在很多都忘记了,反正就是一股脑地就把这些能找到的书都拿来看。但是读西方的哲学书籍, 当我带着一个问题去读这些书,结果我发现我读完一本书以后这个问题变成了5个、10个。


然后再读另外一本书的时候,问题变成了20个、30个,就是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没有办法把这个很混沌的思想能够澄清。


人为什么活着这件事情,可以说一直持续了我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的整个的过程。那我就从小学的全年级第一到初中的中等生,甚至到后来变成班里的倒数第二还是倒数第三,反正是差不多最差的学生,我都经历了。


小学四年级的那次灵魂出窍改变了我,好像变成一个俯视的上帝视角,看着所有的人。你的眼睛好像升到高空,俯视着下面像蚂蚁一样的人,他们都在那里忙忙碌碌,你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我突然那一刻觉得好可笑,他们为什么?我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我就是从那一刻问了自己一句为什么开始的。


当然随着岁月的这种推移,我觉得我不会像小时候那么困惑,那么急切地去寻找这个答案,甚至我也很清楚,其实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的追求会贯穿整个人生,其实它没有一个终极答案,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那我们在每个阶段其实都会交出不同的答案,而这个不同的答案就会构成我们完整的生命,就是生命的历程。


可能正因为是不知道,所以你就会有很大的动力去知道。

读大学:你自己选择的专业,为何还会心有旁骛?

大学毕业的那一天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是有关于专业的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