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
是一种快速踏入门槛的方式
而对于
资深
爱好者和职业摄影师
来说
研究摄影大师的技法
可以提高审美的同时也
拓展自己的思路、创作的灵感。
但一般摄影师并不倾向于分享他们的拍摄技巧,而访谈、纪录片也很少展示这个部分。
我大学专业学的是金融,并不是摄影专业出身。我从高中开始拍照(当时国内互联网还没起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除了可以看摄影杂志外,网络上的各大摄影论坛也开始兴起。到了某个阶段,自己会觉得进步速度太缓慢又没有什么门道,这个时候我开始看大师们的作品。
你肯定会琢磨他们的照片到底是怎么拍出来,哪个角度?怎么构图?这个光是从哪里来着?为什么要这么拍?
琢磨出来的1
、2、3、
4
个点,我会
用到我
拍
摄中去尝试,会
发现,噢,我推测出来的结果基本上是可行的。
久而久之,这样的学习方式和拍摄验证,就变成了我的经验。
下面这张照片是摄影师Steve McCurry 拍摄的:
背景是日出\黄昏的时分,海滩上。
人物都是背光,但基本上都是侧面的轮廓,所以形态很明显的剪影。
那剪影怎么拍?
很简单,
对主体对焦,对背景曝光。
中间的人要向左翻跟头,动作幅度很大;
左边两位是向左的势态,
而右边两位向右的势态,形成了【对称】的形态。
空间的布局,每个人之间的间距看起来是舒服的,没有遮挡、被覆盖的地方。
人物的动作和姿态有着几何美感,重量左右基本是平衡的。
以上,就是
为什么
我们看这张照片感觉它是舒服的原因。
美学,是有迹可循的,它不是一种玄学。
而分析是可以一种自学能力,它会让我们在看过一些照片之后,可以推测去怎么拍摄的。
“按快门”那一下其实是最简单的,难的是你对这些【细节】的控制能力。
这位摄影师最负盛名的作品是《阿富汗少女》(Afghan Girl)。美国国家地理历史上最著名、影响力最大的一张照片。你也许不知道摄影师的名字,但是这张照片你一定见过。
在不同的阶段,你会去看不同的摄影师。在初学时有些摄影师你怎么看都看不懂,但有些摄影师的作品通俗易懂,能从其中读懂某些点就很有收获了。
Steve McCurry的作品,
在我
摄
影启蒙
时期帮助
是非常
大的。他的构图稳重,很协调、舒服,有古典美感在里面;色彩搭配、光线的运用非常讲究。
他从来没有讲过他的照片是怎么拍的,我会从画册、纪录片、访谈等去琢磨和推测他的作品。
左边的照片还是Steve McCurry拍摄的,右边是我在尼泊尔拍摄的。
Steve McCurry的照片中:
-
眼睛在画面里占的比例不是最大的,但一眼会被我们注意到,因为是最亮的。
-
光线从左上方斜着照过来,右边脸部有阴影但不是死黑一片,会有立体感,很舒服。
-
背景和衣服是同色系
-
衣服上有黄色金色的装饰,它是亮色的,会出挑在画面中。
右边是我04年第一次出国,去了尼泊尔拍摄的。眼神光、柔光、同色系的元素和画面中出挑的对比色,这些技巧和前面讲的都是相通的。
也印证了这样的摄影学习方法论是可以运用到实拍中去,是有可行性的。
每位摄影大师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