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格上财富
中国专业的高端财富管理机构,专注于高净值客户服务和大类资产配置。百万精英人士都在关注,多次入选全国自媒体20强榜单。每日精选7篇文章与您分享,涵盖政经、投资、历史和生活,让您畅享思想与财富的盛宴。公司网址:www.licai.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格上财富  ·  最有水平的教育方式:言迟,面缓,心静 ·  昨天  
格上财富  ·  GDP背后的深层次思考 ·  昨天  
格上财富  ·  有没有发现,现在的消费有点反常 ·  2 天前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利率信号+行业轮动:因子切换与久期中性 ·  3 天前  
简七读财  ·  REITs打新,小赚9%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格上财富

芒格:把一天中最好的时间卖给自己

格上财富  · 公众号  · 理财  · 2025-02-11 21:10

正文



作者: 逸柳的知行之路

来源:逸柳投研笔记(ID:ealiu_investment)


芒格在 2007 年西科金融股东会上的讲话内容很多,因此我将整篇讲话分成了两个部分,当然,他总结的巴菲特成功的原因,已经写了篇单独的文章。


上半篇有一些很有启发的哲理,其中被反复强调的是要明白哪些是自己不想要的。


一、总是一心多用的人,什么事都干不成


在人类的脑力活动中,阅读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现在的大多数年轻人养成了同时做两三件事的习惯,他们电子设备不离手,总是一心多用。像沃伦·巴菲特那样的人,他们很少同时做两三件事,总是在专心致志地阅读。我敢肯定,总是一心多用的人,什么事都干不成。


查理·芒格,《2007年西科金融股东会讲话》


电子设备时期,因为支持多任务,所以一心多用十分常见,看起来似乎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可以做N多事情,实际上每件事情都做不好。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但是人为什么想要同时做多件事情呢?其背后可能有许多原因,贪婪心是比较典型一种心理;有时候嫉妒心也会带来这样的结果,毕竟看到书中或者身边的人能够同时做好多件事情,就认为自己也行。


当然,还有些人的动机,可能纯粹是为了打发无聊和孤独,因为在只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没法集中注意力。


二、伟大的自由需要有物质基础


我在年轻的时候就明白了,像我这样性格的人,特别需要争取伟大的自由,而伟大的自由需要有物质基础。


我年轻时追求财富,不是因为我想开豪车。其实,我到了60岁,才给自己买了人生第一辆新车。早在60岁之前,我已经很有钱了,不是买不起新车。从年轻时起,我追求的就是自由。乔治·萧伯纳让他的母亲去做清洁工,是为了能出人头地。我追求自由,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


查理·芒格,《2007年西科金融股东会讲话》


我们从诗歌中,能够看到很多诗人对自由的赞颂,确实很有吸引力,诗人们通常都具有理想主义色彩。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仅仅享有有限的自由,并且越长大,就越发现自由的限制很多。芒格能在年轻的时候明白这个道理,是一种幸运。


现代人更多以赚钱为目标,赚钱为了什么呢?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更多的自由空间,有钱了自然可以更加自由。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明码标价的,还有的东西则是暗地里进行标价。


缺乏物质基础,则不可避免会处处碰壁,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其实都是正常的态度,生存本身都需要有物质基础,更何况是自由了。


我们都说“财富自由”,这个定义在于自己赚到的钱能够满足自己的支出,还有所剩余。那么获得财富自由就有两种方式, 一是赚更多的钱,二是控制自己的欲望,减少不必要的、攀比性的开支。对于大部分年轻人而言,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更加简单。


三、我总是把一天中最好的时间用于获取智慧、提升自己


年轻的时候,我就很清楚,甘坐冷板凳才能出人头地。我知道律师的工作对我没什么意义,所以我把一天中最好的时间卖给自己。


我总是把一天中最好的时间用于获取智慧、提升自己。在给自己充完电之后,我才会把时间卖给客户,为客户提供法律服务。在很多年里,我都是如此,当严峻的挑战来临时,我当然会脱颖而出。


查理·芒格,《2007年西科金融股东会讲话》


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够发现我们的一天时间中,有些时段的效率非常高,思路清晰、情绪稳定、斗志昂扬,如果在这样的时间段,做一些有利于前程的事情,就会有更高的概率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


因此我们要做两件事情:一是要找到这样的一段时间区间;二是要找到那样一个能提升自己的事情。


而在芒格的此番话中,他有先后的顺序之分, 先给自己充电,然后才是为他人提供服务。 如果没有足够时间充电,就无法发挥我们的价值,实现对他人的有用,这跟各类电子产品的工作是类似的。


很多时候,看起来是自己在掌握自己的时间,其实不然,比如刷短视频、玩游戏等等,实际上是将时间给了别人,让别人可以获得流量收入或者游戏消费收入等等。


四、很多人不思考,越不思考,越落后


很多人瞎忙活,忙得没时间思考。我们有时间思考,我们比没时间思考的人强。很多人不思考,越不思考,越落后。


如果你想拥有良好的认知能力,如果你想比别人更具智慧,能在艰难时刻有更好的表现,除了拿出大量时间思考,别无他法。


查理·芒格,《2007年西科金融股东会讲话》


思考比做事情困难。上面的这段话跟孟子所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同样的道理,越不思考,思维能力就会越差,做事的方法也就得不到改善。


有的时候,思考产生的效果在平常基本体现不出来,因此人们常常会忽视其作用,比如有些家长教育小孩的时候,会对他们说读书没有用之类的,这就是只看到平常的表象,而没有看到关键时候、关键领域的用处。


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艰难时刻”,常规时刻大家都能看到,但是艰难时刻并非每个人都能预料到。


五、人的大脑总是把对自己有利的,当成对别人也有利


在人类误判的所有心理倾向中,我认为最严重的一个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在潜意识中,人的大脑总是把对自己有利的,当成对别人也有利。


查理·芒格,《2007年西科金融股东会讲话》


自我中心是一种本能,没有这种本能,或许人类的存活几率就会降低。所谓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们得获取维持自身存在所需生存条件,否则就无法在世间立足。因此自我中心的思想是在我们的头脑中留有的进化的痕迹。


不过这种思想很有害处,人类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每个人利益的满足常常都建立在对其他人利益满足的基础上,也就是利己必须先利他。


并且,自我为中心会带来误判,就拿一般的博弈来说,关键的是要知道利益矩阵,考虑自己和对方的收益情况,只有了解对方、了解对方的利益所在,才能够做出合理的判断。这显然就要求克制自我中心,如果总是把对自己有利的,看成对对方有利的,怎么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六、“把我们那张有所不为的清单拿来”


如果说我们学到什么道理的话,我们更懂得了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有些投资,本来能赚大钱,但我们觉得我们不该做,就放弃了,我们一点也不觉得后悔。


查理·芒格,《2007年西科金融股东会讲话》


对于那种“有所不为”的事情,一种是自己能力圈之外的事情,做了风险很高;另外一种也就是这里说的“不该做”的事情,通常与当事人的价值观密切相关。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不一定说是通用的道德准则之类的,而是自己内心的准则,“盗亦有道”,即便是那些不正当的、违法的活动,也会受到某些规则制约。有些是明规则,有些是潜规则;有些是通用的,有些则是自己给自己设定的。


七、先想明白什么是自己不想要的


我小时候发现,我父亲总是帮一个非常招人烦的混蛋打官司,却很少帮他的好朋友格兰特·麦克法登打官司。我觉得很奇怪,就问我父亲,他为什么不多帮格兰特·麦克法登打官司呢?我父亲低头看了我一眼,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觉得我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同。我父亲对我说:“查理,你说的那个招人烦的混蛋,他总是官司缠身,像他这样的人,律师最喜欢了。麦克法登则不同,他总是遵纪守法,从来不和任何人起冲突,碰到神 经病,他就躲得远远的。所有人都像格兰特这样,律师还哪有饭吃?”


我的父亲给我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我听进去了。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了,我要做像格兰特·麦克法登那样的人。


查理·芒格,《2007年西科金融股东会讲话》

这个案例挺有意思的,也可以看出芒格的视角非常独特,从小时候就非常独特。一起常打交道的人,并非就是要建立友谊的人,尽管你出于利益需要跟某个人接触,但是完全可以不喜欢这个人。

芒格为什么想要做像麦克法登一样的人,或许是看到那个招人烦的家伙总是官司缠身吧。这是一种逆向思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格上财富  ·  GDP背后的深层次思考
昨天
格上财富  ·  有没有发现,现在的消费有点反常
2 天前
简七读财  ·  REITs打新,小赚9%
3 天前
父母必读  ·  “别人家的小孩”那么好的秘密
8 年前
酱子工厂  ·  两结巴相亲,笑掉大牙!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