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抗体圈
抗体资讯及资料的分享及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脉通临床指南  ·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不同风险人群如何进行预防 ... ·  2 天前  
丁香园  ·  患者间断头疼 3 ... ·  2 天前  
德大器械注册与临床  ·  【器械临床一起学】国家卫健委:禁止临床出现无 ... ·  3 天前  
八桂教育  ·  寒假多场景近视防控20问答 ·  3 天前  
八桂教育  ·  寒假多场景近视防控20问答 ·  3 天前  
丁香园  ·  DeepSeek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抗体圈

盘点|全球CAR-T临床研究项目

抗体圈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10-12 10:33

正文

2017年是全球CAR-T研究领域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里,FDA分别理了诺华和凯特制药CAR-T疗法的生物制品上市申请;这一年里,全球第一个CAR-T疗法上市;同样是这一年,诺华曾经最大的竞争对手凯特制药被吉利德收购。

凯特制药的CAR-T疗法可能于今年下半年获批,很有可能是全球第二个上市的CAR-T疗法。

然而诺华和凯特都只是这个市场的冰山一角,除了诺华和凯特制药之外,Therapeutics、JUNO、强生、复星医药、吉凯基因等国内外企业纷纷布局这个领域;根据clinicaltrials的数据,目前全球CAR-T临床研究项目接近400个。

那么这些项目进展到底如何呢,中国在全球市场中又处于什么地位呢?动脉网收集了全球的CAR-T临床试验项目,希望这些数据能够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主要内容:

全球CAR-T临床试验概况

CAR-T研究病种分部

项目试验阶段

历年CAR-T试验研究数量变化

中国CAR-T研究数量与地理分布

重点布局的医疗、科研机构及企业

1 什么是CAR-T

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全称叫做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这是一个出现了很多年,但是近几年才被改良使用到临床上的新型细胞疗法。

和其它免疫疗法类似,CAR-T疗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清除癌细胞。但是不同的是,这是一种细胞疗法,而不是一种药。CAR-T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恶性肿瘤的治疗方式,在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上有着显著的疗效,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式之一

2 近400个临床项目,中国项目数量排名第二

根据clinicaltrials的数据,全球目前注册的CAR-T临床研究项目一共有376个,其中美国有140个项目,是目前拥有在研项目最多的国家。中国在全球排名第二,值得一起的是,今年3月,中国的CAR-T在研项目一共90个,3个多月后(数据截止到2017年6月19日)数量已经达到127个。

图片来源于clinicaltrials.gov

在全球研究项目中,有191个项目都在临床招募中,超过项目总量的50%。已经完成的项目共有74个,其中20个项目拿到结果。

美国的研究项目中,尽管招募中的项目占据多数,但可以看到,美国已经完成的研究项目有29项,其中14个项目拿到了结果。而中国已经完成的项目只有6个,并且目前尚未有项目拿到结果。

但中国的情况并非不乐观,中国的CAR-T研究正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中国在招募中的临床研究项目占项目总数的83.5%,另外还有5个项目在积极准备中。或许一大批研究成果将在未来3-5年陆续出现。

3 组织学类型肿瘤和免疫性疾病是研究大方向

无论是全球市场、美国市场,还是中国市场,CAR-T研究中,关于组织学类型肿瘤和免疫系统疾病研究数量最多。

这两类并非单指某个病种,指的是一大类型的疾病,比如组织学类型肿瘤就包括上皮组织肿瘤、间叶组织肿瘤、结缔组织肿瘤等。这两个类型的研究数量说明了CAR-T研究的整体研究的方向。

就单一病种来看,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HIV的相关研究数量最多。原因可能是就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说,这些病种相当棘手,保守性和平缓性的治疗方案作用不大,CAR-T疗法在对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有着显著的疗效。

因此,从患者刚需和可行性来说更强,市场也更可观。

4 未来3-5年,行业有望爆发

从试验阶段来看,中、美的临床试验阶段与全球状态保持一致,大部分处于临床I期,到II期、III期、IV期项目数量递减。

由此可以推断,在未来5年左右,随着I期项目逐渐往后推进,CAR-T临床试验研究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势。再加上诺华产品的上市,KITE的产品也进入审批阶段,或有更多的企业、机构以及资本投身到这一市场,行业即将出现一次爆发。

5 美国增速平缓,中国快马加鞭

最早登记的项目是丹麦国王医院与伦敦大学合作的关于HIV的前瞻性研究。该项目是一项长期的观察性试验,自1994年启动以来,已经先后有10组患者进入试验。

该研究是目前欧洲最大的研究项目,在以色列、阿根廷等35个国家多2万多名患者进行了随访。这是一项持续性的研究项目,预计将在2030年12月完成。

全球的CAR-T研究从2008年、2009年开始正式起步,并且随后逐年上升,到2013年正式爆发。其中,2013到2014年年增长数量为24,2015到2016年年增长量为31。

美国CAR-T研究正式起步时间大约在2010、2011年。但从每年项目增长数量来看,美国的CAR-T研究一直处于一个相对平缓增长状态。除了2013到2014年出现翻倍增长以外,其他时间新增研究项目的浮动较小。

中国最早的CAR-T研究项目开始与2011年,由北京协和医院李太生教授主导。该研究是一项试验性研究,旨在评估雷公藤总苷在HIV治疗中对T细胞免疫激活和免疫激活的影响。该研究一共招收了23名患者,于2013年结束。

从每年的新增研究数量来看,中国较全球来说起步时间晚,但变化趋势与全球趋势相似。中国的CAR-T研究在2012、2013年起步,随着生物医药的全球化趋势,中国的CAR-T研究迅速猛增,其中2015到2016年就增长了51项,相当于美国的2倍。

美国市场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涌现出了比如诺华,KITE,JUNO这样的领先玩家,而中国市场正快马加鞭,资本、企业都非常看好。

那么,中国的CAR-T研究如何,谁能在竞争中抢占先机?我们再对中国的项目进行了梳理。

6 北、粤、苏、渝由医院主导,上海地区企业资源更丰富

备注:部分项目可能有多地的企业、医疗机构共同开展

在研项目最多的五座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东、重庆、以及江苏。其中北京46个,上海26个、广东22个、重庆17个、江苏10个。

北京、广东以及重庆地区的项目更多由医疗机构主导。

其中,北京的46个项目中,单纯由医疗机构发起的项目就有24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共计参与研究15项,其中独立项目13个。解放军307医院一共参与了5个项目,其中两个是独立项目,其余分别与中国解放军总院、北京大学合作开展。

广东省的22个研究项目中,有15个项目是完全由医疗机构参与,深圳市免疫基因治疗研究院参与了8个项目(其中5个项目独立承担),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独立承担的项目有5个。

在重庆地区,这样的现象更加明显,该地区的17个项目全部有医疗机构承担。其中,西南医院的CAR-T研究项目有12个,且全部由自己承担;新桥医院在研项目共5项,其中4项是与徐州医科大学或者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合作进行。

与北京截然相反,上海的项目更多是由企业发起,与医疗机构共同参与,其中单纯医院发起的研究数量仅4个。这些企业中,上海吉凯基因参与项目最多,一个有7个;上海细胞治疗集团有3个独立参与的项目;上海优卡迪生物同样有3个项目,分别与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开展。

这种现象似乎与医疗机构资源与企业资源之间的差距有关。北京、上海、广东地区的医疗实力不言而喻,重庆虽然是二线城市,但西南医院、新桥医院的科研实力在国内也可以排到前列。

上海地区的医疗实力也全国也可名列前茅,但上海同时还拥有全国排名第一的生物医药产业园,聚集了大量的医药创新企业。相比医疗优势,上海地区的行业优势更加明显。因此,上海地区的CAR-T临床试验中,更多参与的是关注CAR-T研究的企业。

江苏地区有11个在研项目,尽管数量位居第5,但江苏地区的项目大多是与其他地区的医院或者企业合作展开。徐州医科大学是该地区CAR-T研究的主力,一共参与了7个项目。

接着前文继续讲。开展的项目方有四种类型,一是行业类,有企业单独发起参与;第二类是由医疗、科研机构单独申报并参与;第三类则是由医疗、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申报;第四类则是有中国的医疗、科研机构或企业与国外机构合作参与。

四种类型中,单纯由医疗机构发起的项目占比最高,为67%;其次则是由医疗机构和行业共同发起的项目,占比22%;而单纯又行业发起的研究数量只占10%。原因可能是临床项目需要招聘一定规模的志愿者,在患者资源上,医院更具优势。

7 谁的项目最多?医疗、科研机构
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

拥有在研项目做多的医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一共有15个。其中4个处于I期临床,9个项目I期和II期合并进行,另外两个尚未公布。其中,淋巴瘤相关研究5个,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项目各一个。

图片来源于clinicaltrials.gov

西南医院

其次是西南医院,一共有12个项目,其中1个项目进入II期临床,11个项目I期和II期合并进行。这些项目中,6个是针对白血病的研究,7个针对淋巴瘤。

图片来源于clinicaltrials.gov

深圳市免疫基因治疗研究院

深圳市免疫基因治疗研究院共有9个项目,其中有8个项目I期和II期合并进行,一个项目处于I期临床。其中最多的是B细胞恶性肿瘤和B细胞淋巴瘤研究,各两个。

图片来源于clinicaltrials.gov

企业

吉凯基因

企业中,申报临床研究项目最多的是上海吉凯基因。吉凯基因一共有7个临床研究项目,其中2个处于I期临床,5个项目I期和II期合并进行。该公司的项目中,肝癌相关的研究占多数。

图片来源于clinicaltrials.gov

这家公司成立与2002年,是国内最大的疾病相关基因研究服务综合供应商,并且建立了国内最大的慢病毒文库,几乎覆盖人类所有基因的、近15万个独立克隆。吉凯基因发现了数百个在特定肿瘤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候选靶标基因,与全国300多家三甲医院、近11种肿瘤研究领域的2000名临床科学家你保持长期精密合作。

吉凯基因目前进行了两轮融资。A轮融资于2014年12月完成,投资方包括清控银杏、谱润投资,但公司并未透露融资金额。B轮融资于2016年1月完成,融资金额1亿人民币,投资方包括华夏信诺、澳洋科技、华晟资本以及弘晖资本。

马力喏生物

排在第二的是马力喏生物,一共有5个项目正在进行中,所有项目都处于I期临床。其中两个项目针对淋巴瘤,两个项目针对胶质母细胞瘤,一个项目针对间皮素阳性肿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