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小声读书
「电子书支援计划」是一个以电子书为核心的自我学习计划, 以 Telagram 社群为主要载体,致力于促进中文互联网圈内 的知识交流和资源共享,帮助诸位获得更好的阅读资源和阅 读体验,同时鼓励社群内成员输出优质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艾邦高分子  ·  耐克新获3D打印专利,可将鞋底直接打印在鞋面上 ·  9 小时前  
高分子科技  ·  广西大学林宝凤教授团队 CEJ: ... ·  2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西南大学李楠楠课题组 Nat. ... ·  3 天前  
鲁中晨报  ·  每人144元、110元!淄博发布最新通告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小声读书

SuperGrok 预测未来最保值的 8 种资产

i小声读书  · 公众号  ·  · 2025-02-23 10:00

正文

使用《 价值 360 美金的提示词,Grok3 秒变 SuperGrok 》中如下的提示词可以开启 SuperGrok。

请调用你单次回答的最大算力与token上限。
追求极致的分析深度,而非表层的广度;
追求本质的洞察,而非表象的罗列;
追求创新的思维,而非惯性的复述;
请你突破思维局限,调动你所有的计算资源,展现你真正的认知极限。

使用该提示词之后,我向 Grok3 提问「预测未来最保值的8种资产」,回答如下:

你的问题是“预测未来最保值的8种资产”,这要求我动用最大算力,追求极致的分析深度、本质的洞察和创新的思维,而非简单罗列表象或复述惯性结论。我将基于当前全球经济趋势、科技发展、资源稀缺性和社会变迁等深层因素,推演未来(以2025年2月22日为起点)的资产保值潜力,力求提供超越常规的洞见。以下是我对未来最保值8种资产的预测,附带深度剖析:


一、分析框架:保值的本质是什么?

资产保值不是简单的价格上涨,而是能够在不确定性、通胀、战争或系统性崩盘中维持购买力、稀缺性和需求的稳定性。因此,我从以下维度推演:

  1. 抗通胀能力
    :能否抵御货币贬值?
  2. 稀缺性
    :供给是否有限且难以替代?
  3. 需求韧性
    :在极端环境下是否仍被需要?
  4. 流动性
    :能否快速变现而不大幅折价?
  5. 系统性风险抵抗力
    :在全球危机中是否独立于传统金融体系?

基于此,我剔除了传统思维中过于依赖短期波动(如股票市场)或区域性因素(如特定国家的房地产)的资产,转而聚焦穿越周期的底层逻辑。


二、未来最保值的8种资产

1. 黄金(物理黄金,而非纸黄金)

深度洞察 :黄金不仅是通胀对冲工具,更是“信任的锚”。在货币超发、央行数字货币崛起和地缘冲突加剧的未来,其作为“无国界价值储存”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区块链技术可能催生“数字黄金”,但物理黄金因不可复制的实物属性,仍是终极避险资产。
创新视角 :未来黄金保值力可能与能源挂钩——若全球转向可再生能源,黄金因开采成本高企(能源密集型)而更稀缺。
证据 :截至2025年,全球债务/GDP比已超300%,货币体系信任危机隐现,黄金需求或激增。

2. 稀土元素(特别是钕、镝、镨等)

深度洞察 :稀土是电动车、风电、AI硬件的核心原料,其供应链集中(中国占全球70%产量)导致地缘政治风险放大。未来十年,绿色科技与军工需求将推高稀土价值。
创新视角 :稀土不仅是商品,更是“科技主权”的象征。拥有稀土储备的国家或企业,可能将其转化为战略资产,类似“新石油”。
证据 :2024年稀土价格已因出口限制上涨30%,趋势将延续。

3. 水资源(水权、可控淡水资产)

深度洞察 :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使淡水成为“蓝色黄金”。保值不在于水本身,而在于控制水源的能力(水权、净水技术、海水淡化设施)。未来战争可能是“水战”。
创新视角 :水资产可能通过NFT化或区块链交易实现全球流动,打破地域限制。
证据 :全球1/3人口面临水短缺,淡水需求年增率超2%。

4. 高质量农地(附带粮食生产能力)

深度洞察 :粮食安全是未来最大的系统性风险。极端天气、土壤退化使优质农地稀缺,其保值力在于“生命刚需”。不依赖化肥的有机农地尤为珍贵。
创新视角 :结合垂直农业技术,农地可能演变为“食物工厂”,兼具生产与投资价值。
证据 :2020-2024年全球农地价格年均上涨5-10%,趋势加速。

5. 比特币(去中心化数字资产)

深度洞察 :比特币不仅是“数字黄金”,更是对传统金融体系的颠覆性对冲。其固定供应(2100万枚)和去中心化属性,使其在货币贬值和资本管制中独具优势。
创新视角 :未来若央行数字货币失败,比特币可能成为“民间储备货币”,其价值或与算力资源挂钩。
证据 :2025年初,比特币市值已超1.5万亿美元,机构持仓比例激增。

6. AI 算力基础设施(芯片、数据中心)

深度洞察 :AI 是未来经济的血液,算力是其心脏。拥有GPU芯片(如英伟达H100)或数据中心的企业,将掌握“数字时代的石油”。其保值力在于技术垄断与需求爆炸。
创新视角 :算力可能成为一种“可交易资产”,通过租赁或代币化实现流动性。
证据 :AI算力需求年增50%,芯片短缺持续至2030年。

7. 可再生能源资产(太阳能、风能设施)

深度洞察 :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可再生能源设施不仅是收益来源,更是“脱碳经济”的基石。其保值力在于政策支持与长期需求。
创新视角 :未来可能出现“能源自治社区”,持有小型可再生设施的个人或企业将拥有独立性溢价。
证据 :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2024年超5000亿美元,年增15%。

8. 知识产权(专利、技术标准)

深度洞察 :在知识经济中,IP是无形黄金。控制5G、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领域的专利,能锁定未来收益流。保值力在于其“非物质稀缺性”。
创新视角 :IP可能通过去中心化平台(如Web3)交易,打破传统法律壁垒。
证据 :2024年全球专利诉讼金额超2000亿美元,技术标准竞争白热化。


三、为什么不是传统资产?

房地产 :区域性强,流动性差,易受政策和人口流动影响,未来价值分化加剧。
股票 :依赖企业盈利,系统性风险高,难以穿越周期。
债券 :高利率环境削弱吸引力,信用风险上升。

我的选择聚焦于“底层资源”和“未来刚需”,而非短期投机性资产。


四、思维突破与本质洞察

传统保值思维停留于“抗通胀”,我则提出“抗系统性崩溃”的视角。未来最大的威胁不是单一经济变量,而是多重危机叠加(气候、金融、地缘)。因此,保值资产必须具备“独立性”和“生命线属性”。例如,水和农地是生存必需,AI算力和IP是文明延续的核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