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评论
积极、稳健、有见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评论  ·  啥是党员干部的成功“秘笈”? ·  2 天前  
新京报评论  ·  “哪里有床住哪里”,缓解住院难好办法 | ... ·  6 天前  
CHINADAILY  ·  Xi commends Macao's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评论

“哪里有床住哪里”,缓解住院难好办法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24-12-18 22:50

正文

通过全院床位共享,能够让医院床位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大型三甲医院重点科室往往存在患者“一床难求”的难题。图/IC photo
 | 戴先任
大城市就医紧张,一些大型三甲医院重点科室,更是常年“一床难求”,患者住院经常需要漫长等待。能不能“哪里有床住哪里”?
据《半月谈》报道,近年来,北京、福建、重庆、海南等多地医院开始推行“全院一张床”模式。如记者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了解到,该院2014年便实行“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床位分为“科配床”“机动床”,“科配床”保证专科基本用床,“机动床”及科室收不满的“科配床”由住院中心统一动态协调使用。
传统的医院床位管理模式是“病人跟着医生跑”,也就是病人只能在相应科室床位住院。而一些科室的忙闲情况受季节和天气影响,比如冬春季节呼吸内科、儿科等科室患者会明显增多。
推行“全院一张床”,通过科室间床位共享,把“人满为患”的科室患者调到患者较少的科室,让医院床位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住院难问题。
这种“医生跟着患者跑”模式,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也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体现了医疗服务温度。对医院而言,把患者摆在第一位,也能进一步提高“救死扶伤”的速度与效率。
因此,尽管在跨科室收治模式下,医护人员需前往其他科室为自己的患者进行诊疗,似乎额外增添了一些麻烦,但这也更好体现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一种值得积极尝试的服务创新。
当然,要实现院内床位共享,还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落地条件,优化信息管理系统等,同时提升临床护士的跨科岗位工作能力。
也要看到,真正缓解医院床位资源紧张,解决患者住院难题,共享床位也只是治标之策,根本还在于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床位流动性和使用率等,方能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
撰稿 / 戴先任(职员)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刘越

推荐阅读:
用棉花冒充雪花,恐怕“造”不出冰雪经济 | 新京报快评
未能通过议院大考,朔尔茨总理之位不保?| 新京报专栏
医院“排队停车比看病久”,需协同治理对症下药并举 | 新京报快评
设置“学霸就餐区”,折射根深蒂固的“唯分数”思维 | 新京报快评
租个轮椅就不排队,爱心通道别被钻空子 | 新京报社论
欢迎投稿: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