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理咨询师而言,精神病学常识是其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这些常识有助于咨询师更准确地理解患者的症状、病因及病程,从而作出更准确的评估和判断。
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也日益重要。掌握精神病学常识有助于咨询师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更多人提供优质的心理健康服务。
然而长期以来,众多心理咨询师在临床工作中由于精神病学知识的匮乏,常常忽略了对来访者相关症状的评估。导致咨询工作常常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甚至陷于十分被动的境地。
为此,我们邀请刘传新教授,为大家开展“心理咨询师需要掌握的15个精神病学常识”研讨小组活动。
招募信息如下:
带领者:刘传新
基本信息:
男,教授,主任医师,注册心理师,医学博士,司法精神病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院长,山东省精神疾病诊疗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山东省精神医学重点学科负责人,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山东省应用心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0年-1995年,济宁医学精神病与精神专业医学学士;
1995年-2000年,济宁医学院从事精神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
2000年-2003年,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精神病学家、临床心理学家杨彦春教授。
2003年-2007年,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精神病学家、临床心理学家杨彦春教授,负责门诊、病房及华西医院VIP中心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
2007年至今,在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从事精神病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同时在济宁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从事精神疾病临床及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
参加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难治性抑郁症优化治疗方案”及多项国家新药临床试验研究,并进行了综合医院就诊患者与抑郁焦虑共病的研究。
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厅局级项目7项、其他项目6项。
发表科研论文120余篇,被SCI收录33篇。主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咨询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学导论》,副主编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心身医学》等教材20余部。
小组设置:
网络研讨小组,每组15人,每周三晚20点到21点半,每周一次,共15次。
小组流程:
30分钟:概念及理论讲解
30分钟:案例分享与讨论
30分钟:小组成员提问及交流
入组要求:
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收费设置:
200元/人/次,15次共3000元。3人及以上团报优惠价格为2800元。
日程设置:
第一周:心理异常分类
第二周:人格障碍概述
第三周:双相情感障碍
第四周:精神分裂
第五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第六周:器质性心理异常
第七周:性功能失调
第八周: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
第九周:自闭症
第十周:品行障碍
第十一周:分离障碍
第十二周:厌食/暴食障碍
第十三周:躯体形式障碍
第十四周:性别障碍
第十五周:自杀及危机干预
注:开组后退出费用不退,名额有限,有意参与研讨小组者请扫描下方Lacan心理小助手二维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