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改革大决战——印度废钞,中国废房?
罗天昊
致力于国家与城市竞争战略
著有《大国诸城》
罗天昊公众微信(罗天昊国与城,
ID
:
Luotianhao99
)
大国竞争,制度优先。
当下,印度出兵侵占中国洞朗地区,引起严重的中印冲突,龙象之争,风云再起。
中国人口全球第一,经济总量全球第二,
疆域全球第三;印度人口全球第二,疆域全球第七,经济总量全球第七。
两国都是大国,而且都是拥核大国。
中印的竞争,不仅要比拼经济和军事等“硬实力”,也要比拼制度和文化改革的“软实力”。
中国今日之国势,比之三十年前,可谓风潮千里,皆因国民辛勤,改革不衰。十八大以来,打虎肃贪,民望所向。
印度近年亦开始腾飞,作为大国,经济增速仅次于中国,综合国力迅速上升,印度的腾飞,也得益于其改革。
尤其是,印度当任总理莫迪,是印度著名的改革闯将,
一直以来,印度贪腐之风严重,
2016
年,莫迪在其任期未过半之际,即敢于推出废钞令,
强令市场上
1000
和
500
卢比的大额钞票作废,用新币换旧币,币值不变。
废钞令推出之后,印度官僚阶层中的腐败分子,私藏的钞票不敢流通,损失不小。有力抑制了印度官僚贪腐之风。
中印情况不同,
出于金融稳定,民心稳定的考虑,中国废钞不一定合适,但是,改革可以从另外一个切口进行,即废房。
废房,不是分房,而是废除当下房屋的旧证,所有房产都换新证。
新证件必须身份证和本人核对,如此,官僚个人有几套房,可一目了然。一年内不登记换证的房子则一律国家没收拍卖,而
换了新证的房子,国家保护其产权。
当下,中国房价滔天,当然房价高的是多种因素造成,但是,贪腐也是造成高房价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地产容易产生权钱勾结,推高成本,另一方面,部分官员用贪腐的钱,拥有多套房产,强化了房地产的稀缺性。造成市场房源一定程度的不足。
前者隐蔽,后者直接。
尤其是各地的房姐,房妹,房爷的被曝光,引起极大民愤。
房妹翟家慧为房管局官员家属,房姐龚爱爱为银行副行长,房爷赵海滨为公安局副局长,尤其是房姐,在京拥有
20
套房,价值超过十亿。
中国是法制国家,公民拥有合法财产,但是,鉴于他们的官员或者官员家属身份,其财产是否涉及贪腐问题,则需要严格界定。
北京等地的房屋空置问题,历来争议很大,民间机构曾统计北京空置房超过
300
万套,官僚阶层不太愿意承认北京空置率高的说法,但是,
地产成为贪腐官僚藏污纳垢的重灾区,世所公认。
每打一老虎,必有巨额贪腐,必有多处房产
,几乎成为惯例。
既如此,不如推行废房令,全国房产重新登记,换新证。
对于合法致富的公民来说,换新证只是一个手续,国家继续保护其合法财产,
对于
贪腐分子来说,废房令将使其无法藏身,
可谓是反腐一大利器,也是释放房地产真实供应,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利器。
改革呼声,日日高涨,甚至很多贪腐分子,头一天喊改革口号,后一天进班房。
真假改革,不看口号,看行动。
中国能否
应对印度的挑战?改革是关键,制度是核心。
100
年前,不改革的大中国,曾败给改革的小日本。可见,大国赢小国并非定律。印度是全球疆域、人口和经济大国,比当年的日本势头更猛,
中国战胜印度,不仅要靠硬实力,关键还要靠制度改革致胜。
印度敢废钞,中国敢废房吗?
广州率先推出租售同权,北京又推出共建产权房,国家改革,正在试水之中。还需再进一步。
何去何从,考验国家改革决心。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也是最强的武器。
——往期经典回顾——
中国改革的九大方向
移民不如移山,守望中国的10亿人,才是国家的基石
罗天昊:中国中产阶层出路何在?
昂山素季启示:中国需要“隔代宽恕” 的气度
越南改革何以后来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