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乱世藏金,盛世藏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民间文物收藏和交易活动呈现出空前活跃的发展态势。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一直以来都是民间收藏文物交易的重镇。
2019年12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27号公布的《上海市民间收藏文物经营管理办法》,将于2020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部专门规范民间收藏文物经营活动,推动文物市场繁荣发展的省级政府规章。
受疫情影响,原定的规章培训计划未能如期开展,随着正式实施的日渐临近,上海市社会文物行业协会将推出系列短视频解读,让大家足不出户便能了解相关政策。本期介绍的是《办法》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创新亮点。
《上海市民间收藏文物经营管理办法》立足上海民间收藏文物交易的实际情况,探索多领域管理模式创新,旨在促进民间文物收藏经营繁荣,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古玩旧货市场中的商户未经审批而从事文物经营的情况较为普遍,属于监管的“灰色地带”。而上海此次规定,古玩旧货市场内的商户可以由市场主办单位统一取得文物商店设立许可,推动它们在“阳光”下合法开展文物经营活动。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通过自建网站、电子商务平台或者其他网络服务从事文物经营活动的电子商务经营者越来越多,交易金额日益庞大。上海即将实施的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这类经营主体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文物经营资质,纳入政府监管范畴。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局长于秀芬表示,《上海市民间收藏文物经营管理办法》还首次提出支持文物经营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文物博物系列职称评定,建立文物鉴定人才培养基地等创新之举,为民间文物收藏经营提供智力支持。
而针对“民间鉴宝”的巨大热情和需求,《上海市民间收藏文物经营管理办法》也明确提出建立民间收藏文物鉴定咨询服务机制,为民众提供更优质服务。
据介绍,上海市文物局将联合多部门从四个方面入手,推进《办法》的有效实施。
一:
建立执法协作机制。
上海市文物局将会同市场监管、商务、公安、海关等部门推动建立执法协作工作机制,情况互通,信息共享,明确职责分工,消除监管盲区。
二:
培育更多公益鉴定和涉案文物鉴定的合格主体。
在规范管理、保证公益性和专业性的前提下,合理配备专家资源,鼓励相关文博单位积极参与,逐步增设公益鉴定服务推荐单位和涉案文物鉴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