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震惊你
每天分享有趣的历史故事,民间野史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探讨人生哲理,内容涉及国学要义,艺术欣赏,怀旧经典等等。 交流QQ1220398097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史事挖掘机  ·  60年代的香港,我们看到了这里另外一面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震惊你

震惊你:一件元朝自己无视的宝物,却造就了明朝的强大崛起

历史震惊你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2-04 18:17

正文


点击题目下方:历史震惊你,免费关注顶尖历史文化平台                                                           


来源:我们爱历史 ID:his-tory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字数:3070字,阅读时间:约8分钟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正式登基称帝。

 

这位此时四十岁的铁腕强人,之前十五年艰难搏杀,多少难逾越的沟沟坎坎,风光一时的枭雄强敌,全数霸气踩在脚下。此刻君临天下,更有全新强大目标:务欲使民丰衣足食!

 

他要继续以自己强大的手段,将这个此刻饿殍遍野的国土,改造成国富民强的盛世!

 

这目标看似美满,对照现实严重骨感:元朝几十年糟蹋十多年战乱,全国都成了烂摊,乡间满眼荒地,城市大多废墟,废墟里随手一扒就是白骨,不信看扬州,烟花三月常热闹的好地方,明初就剩了十八户老弱病残。大明江山,建在废墟上。

 

朱元璋却信心满满,朝廷给好政策,轻徭薄赋外带发种子耕牛,各级官员齐上阵,谁能把农业抓上去,立刻升官嘉奖。国家再穷,修农田水利也绝不心疼钱,在位三十年,单农村河堰堤坝就修了近五万处。简直是全国齐发力,一定要把大明农业狠抓上去!

 

可就在强人朱元璋拼出全力,朝着这强大目标猛冲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困难,却猛然横亘在眼前,哪怕强如朱元璋,竟也一下碰得眼冒金星:明初农村的种地水平,竟然严重衰退了!

 

拥有数千年农业传统的华夏民族,明初竟然不会种地了?说来,这真是一笔辛酸泪!


不会种地的大明朝


种地是力气活,更是技术活。但在明初惨淡年月里,比经济条件更惨的,却正是技术。

 

惨到什么地步?照着当时济南府地方官的奏报说:济南新开的荒地,收获时庄稼却死了大半,勉强才保了个温饱。这还算是成绩尚可的,像陕西河南,好些地方移民迁过去,土地种子都给了,还大量减免赋税,可待到秋收时,明明没什么灾,粮食却严重歉收,最后还是吃救济!

 

如此不给力,各级官员也着急,当时各省都在招抚流民垦荒,可事情办起来才发现,会种地的人才居然稀缺,好些人别看体形强壮,干活也卖力,没想到扛起锄头就犯迷糊。有种地经验的农民,竟都成了稀有人才,好些地方官为了抢人,竟然撕破脸互掐,闹出很多笑话!

 

这个场面看似匪夷所思,但脑补下先前的元朝历史,十分正常。

 

元朝平定天下,破坏极大的就是农业,建国后更雪上加霜,一度还是游牧民族习气,好耕地都拿来放羊牧马,比如今天的农业大省安徽,当年几乎叫元朝改造成了牧场,大批绿油油的农田,全都拿来叫马啃草。农民们不是沦为放马奴隶,就是流离失所,场面十分悲惨!

 


待到元末天下大乱,十多年乱世里,农村死亡率最高的,就是那些有丰富耕作经验的老农。照着陕西地方官费震的奏折说,好些青年劳动力,从小就出来逃荒,几乎就没摸过几天锄头,许多村庄祖传的种地手艺,更是大面积失传。如此惨状,北方常见。

 

农业技术,就成了此时铁腕强人朱元璋,乃至正全力重建的大明王朝,一道万分艰难的障碍。没技术,花再大的力气抓农业,照样使不上力!

 

在被这个抓狂事,折腾气坏很多次后,绝不放弃的朱元璋,经过与户部官员们的集思广益,终于从洪武元年起,甩手一件强大法宝。将这个宝物复制千万份,全国各地农村分发,连地方官都要人手一份,不是供起来,而是全国官民都要吃透。吃透了,一定就能解决这难题。

 

这件宝物,就是元朝农学家鲁明善,一生的心血巨著,更是中国古代农业史上,一本别样奇书:《农桑衣食撮要》!


元朝官二代造法宝


鲁明善,祖籍新疆吐鲁番,维吾尔族,汉名鲁铁柱,“明善”是他的字。身为元初大司徒迦鲁纳答思的儿子,长在一个教育严格的高官家族,鲁明善却从小仰慕儒家文化,自己取了汉名,学得满腹才华,更立下强大理想:匡扶社稷!

 

满怀理想的鲁明善,做派就像他的汉名,十分“铁柱”。腐败无比的元朝官场上,出名廉洁勤勉的人物,更早早找到一个发力方向:农学。多年苦读农加研究,早成了此中高手。

 

至大元年,也就是1311年,农学高手鲁明善就任安丰路达鲁花赤,也就是安徽地区的军政长官。新官上任,没想到立刻被刺激到:不单是当地农田水利大量荒废,官员们连贪带捞不正干,种地技术更十分差,好些农村的耕作水平,简直是差到不能忍。教他们种地?元朝发的农业书籍,好些都是粗制滥造,且写的晦涩难懂。这都不给力,农业当然乱七八糟!

 

受不了刺激的鲁明善,也就下了决心:不会种地?那我就写本书来,教你们怎么种!

 

下过这决心,鲁明善的疯狂工作模式,立刻全面开动,白天不辞辛苦忙工作,平反冤案劝课农桑,苦活累活连轴转,晚上也不歇,点上灯奋笔疾书,多年苦修的农学才华,在这无数个深夜里强大爆发,终于成就了这部神奇农书:《农桑衣食撮要》

 

乍一看去,这部《农桑衣食撮要》,篇幅才一万一千多字,比起中国古代的四大农书,俨然小不点,含金量却高。包括了二百零八件农业事物,大至防灾救灾,小至栽培松土,还极具国际视野,大量介绍中亚国家的外来植物和栽种技术。由于篇幅精悍,携带也十分方便,种地忙碌时有啥不明白,随手就能翻看查阅。堪称十五世纪最方便好用的农学百科宝典!


 

这得意成果,鲁明善自己也十分自信,以他自己话说,倘若元朝农村,村村都有这书,不出十年,元国家将十分富强。在安丰任职时,就自掏腰包出版,鲁明善本人,后来也政绩颇多,他和他的这部心血著作,仿佛一道闪亮霞光,在元朝那段黑暗历史里,出名的耀眼。

 

但就像一个廉洁奉公的鲁明善,改变不了元朝深入骨髓的腐败,一部奇特的《农桑衣食撮要》,哪里能叫元朝富国强兵?元朝苛政不断,农村百姓纷纷逃亡,官员们连贪带捞,再好的书有何用?1351年,元末大起义轰然爆发,鲁明善生前誓死效忠的大元朝,最终在战乱中灭亡!

 

随着明王朝的建立,他留下的这部神奇的宝书,却仿佛沙堆里出土的宝匣,爆发出璀璨光芒!

宝书助明朝创辉煌


《农桑衣食撮要》,早在元代就已出名,严峻技术问题面前,朱元璋也视作宝贝,全国大量印发,不但在农村推广,各地学校里,更是必修教科书。就连地方官上任,也常随身携带,上任路上边走边读,几乎是掰碎了研究。还真不白掰,这本书的重大价值,立刻华丽爆发!

 

首先叫明朝农民们服气的,竟是鲁明善的文笔,鲁明善写这书,笔法相当通俗,满篇民谚俚语。照他生前原话说:黄童白叟,日用不知,一目了然。这下起大用:不明白的技术问题,农民们认字就看懂,不认字的听人一念也立刻懂。热火朝天的生产,立刻没了技术障碍。

 

朱元璋也越发服气,这书竟还和自己的国策对脾气:朱元璋发展农业,用的霸气办法,自然恢复困难,一切听朝廷指挥,每月发布农业指令,这办法霸道,但风险一听就大——万一朝廷瞎指挥,全国农村岂不瞎?但有了《农桑衣食撮要》,这事,保证不瞎!


 

书中的好些新技术,更换来惊奇成果,比如种麦子,老观念都以为,每亩种两斗就差不多,但鲁明善却热情指导:只要用我开发的肥料,一亩种七斗也没问题,果然小麦收成暴涨!还有种果树,更有他独创的嫁树技术,不但树的存活率更高,多贫瘠的土地都能活,种出来的果实,更是个大饱满,看着就眼馋!

 

如果说之前的大明朝,好似一个身体虚弱的伤者,那么这本神书,就仿佛一股真气,彻底打通了堵塞的经络!大明王朝的崛起,就此加速。

 

仅仅二十多年后,饿殍遍野的中国大地,已然是惊艳的大场面:创纪录的八百五十万顷耕地,覆盖南北的十亿株果树,连元朝时土豪才穿的棉衣,此时已经家家种植,寻常百姓家都照穿。粮食生产尤其爆表,官仓民仓更常见粮满仓,明朝仅政府税粮收入,每年就有三千二百万石,远甩开元朝两倍多。国泰民安的场面,后来的清朝人修史书,也是心悦诚服形容:宇内富庶,至红腐不可食。


 

这个场面,正是一生艰辛拼搏的鲁明善,翘首以盼的理想,最终被后一个王朝,翻着凝结他一生心血的书,完美的做成现实。曾经历经苦难的中华民族,就这样再度强大崛起,成为一个至今记忆着炎黄子孙骄傲的伟大王朝——大明王朝!

 

历史恩怨,终会成为过去时,但科学的价值意义,永远不是过去。如何科学的做事,看看翻着《农桑衣食撮要》的朱元璋,道理很简单!


历史震惊你

历史文化阅读传播门户
微信号:LSZJNV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免费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