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类产品护城河的脆弱决定了在迅速变化的市场中,为了维护现有用户和开拓新用户,它必须时刻跟上时代的节奏,甚至走在时代的前面,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从2018年开始,变现成为整个社区行业的主题。流量红利的逐渐消失,使得各家在变现这件事上显得更加迫切了。
抖音和快手先后与淘宝打通了购物车。去年双十二前夕,抖音正式开放全平台账号的购物车功能申请,并与阿里打通了全部数据,淘宝内的商品可以在抖音直接添加并自定佣金。
快手则在12月进一步升级小店功能,用户可以在快手APP内部实现全部购买过程,并支持后台导出销售数据,除了电商之外,红人还可以通过快接单和快享计划对接广告主。
2月21日,另外一个同时拥有腾讯和阿里加持的社区产品小红书也正式宣布结构调整,主要的两个调整都与电商有关。第一是将独立电商中的第三方电商并入社区“品牌号”体系。第二是自营电商“福利社”将整合采销、仓储物流和客户服务等全流程职能,与社区品牌平级。
而开启红人带货先河的微博则早已经历数次更新。2015年,微博开始推出橱窗功能,支持淘宝跳转。2018年下半年,微博发布内容导购平台进一步下调合作电商机构门槛,并在12月,取消阅读量大于10万的入住条件,全面开放内容导购平台。
面对整体商业变现的加速和微博等平台对UP主资源有意识的抢夺,B站需要用更合理的商业利益与UP主建立起更稳固和具有约束力的联盟。在这场内容平台与“门口野蛮人”的时间大战中,B站的最大机会在于尽快强化生态中每个环节之间的正向作用,持续提升内容的数量和质量,最终让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自发形成的生态真正沉淀为平台自觉的商业模式,构建起竞争壁垒。
为此,B站持续出手。2016年,B站推出让用户给喜欢UP主打赏的“充电计划”。随后,在职业化和商业化的推动下,一批头部的UP主成立自己专门的工作室,视频广告日益成为他们重要的收入渠道。出于因势利导的考虑,B站推出了“绿洲计划”,引入第三方机构为UP主对接品牌商,将广告与内容更好地结合。
2018年,B站推出“创作激励计划”,将UP主收益与作品质量挂钩。为了照顾新人UP主,粉丝量超过1000或者累计播放量达到10万的UP主即可加入计划。加入激励计划的UP主,单个原创自制稿件达到1000播放量时开始获得激励收益。具体激励收益算法由稿件本身内容价值,包括内容流行度、用户喜好度和内容垂直度等多维度指数综合计算得出。
“创作激励计划”推出后,B站加强对新人UP主的支持力度,去年夏季推出“新星计划”,月更新视频达到3个的UP主即可参加。比赛期间,点赞数和粉丝增长数达标者可获得奖金及深度合作机会。今年1月25日,B站又推出创作激励新秀奖,定期向粉丝数5万以下,且在内容垂直度、用户喜爱度、活跃度方面表现优秀的UP主提供奖励。
此外,B站还在“绿洲计划”的基础上升级“24小时便利店”,帮助广告主有针对性的进行内容投放。同时,B站也在自建MCN部门。
2018年7月18日,B站开放UP主电商功能公测。开店的UP主视频下方会出现“UP主推荐”的商业广告,作者主页新增商品栏,点击就可以进入店铺页面,“野食小哥”、“千户长生”、“悦奈”等UP主成为首批在B站开店的UP主。
2019年3月24日,“势能榜种草机”上线,成为B站上线的首个小程序。用户点击进入后可以看到在售商品,并直接下单,整个购物过程在B站小程序中完成,并不进行外部跳转。
一定程度上,向来在商业化上保持谨慎的B站不断加快对UP主生态的商业开发,并且通过联合更多的MCN组织,扩大B站平台上的UP主规模,可能还包含着平台发展和扩张带来的更多的资金压力。4月8日,B站发布公告,宣布通过可转债发售和后续股票发行成功融资7.55亿美元。B站强调,这笔融资主要将用于两部分:一部分是丰富内容,包括收购、投资和制作优质内容,以及支持内容创作者;另一部分将加大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