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车尔斯基的游戏运营杂谈
1、总结下自己游戏运营工作的各种经验 2、谈谈书谈谈风华血月 3、作为伪文青,总是需要一个寄托自己杂思的小天地,4、无名的咸鱼也能青云直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车尔斯基的游戏运营杂谈

游戏圈小故事之五十二:裁员裁到了假动脉vs一毛钱的黑猴能不能玩?

车尔斯基的游戏运营杂谈  · 公众号  ·  · 2024-08-25 08: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

某个二次元方向大厂,前些年公司文化主打一个年轻化,包括招人。极端时候,超过25岁就要对应岗位的上2级领导特批。然后有一天,公司的大老板叔叔发出怒吼:为啥有100多个特批? 答曰, 他们家投资 收购了好几个 研发团队 大部分核心人员的年龄都超过25了——然后, 还是年轻化的公司大战略不可动摇,按一定比例特批通过后,其他统统走了外包,至于是不是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为之后的大毕业大降本增效做布局?天知道了。


2

据说《幻兽帕鲁》在上线开测前,实际是有拿去找了很多包括某大厂和某大厂的国内厂商看过demo,那时版本据说还很初级,虽然讲的很激情,大厂在内的大家要么觉得太一般,没有接,要么看重了,但是老大觉得一般,还是没有接,最后就都在后悔为啥没有接。 然而,这都啥玩意?每次有出乎意料的爆款游戏出来,就一个劲的冒这种传闻“唉,当初有个xx发财前叫我一起跟投,我没有投……”——无非再次说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在了。

但是另外一方面,其实也说明这种国外游戏很多都会找国内发行的事,也真是越来越常见了。比如只狼的国内权益是给方块游戏,杉果拿了卧龙。当然,国内发行这些国外游戏,规模一般不是很大,而且明面上并不会用“发行”的名义,主要也是帮助这些外国厂商联系国内媒体,创作者,维护账号,参加游戏展等。一般是给外国厂商一笔预付款,拿下接下来大中华区多少多少的分成这样,这种事情这几年确实也很多了。

3


最近国产单机游戏最大的风头莫过于《黑神话悟空》正式发售,至此一刻steam评分第一和倒数第一都是我们国产游戏,而且都来自四大名著,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当然了,再购买正版这个选择之外……自然一群朋友开始寻找盗版。当然了,这年头正经搜到盗版下载也是非常需要技术含量,所以不出意外的某鱼之上出现的的一堆所谓1毛钱的《黑神话:悟空》,吸引了大批的受众——这帮傻x,可能本着一毛钱买不了吃亏,一毛钱买不了上当,万一真买到,转手卖了还不吃亏的心态,就掏钱付款了。然后吧,目前是大概率获得一个128g的下载链接,那么这玩意下下来究竟能不能顺利运行?会不会是86版《西游记》呢?根据某些自称以身试法的好奇朋友们研究,首先呢,128g下载后,安装了确实不是什么病毒,然后也不是啥86版《西游记》,一开始还会看到像模像样的开始界面——只是管你点什么,都会自动开始,出现一只像模像样的猴子和一只看起来还不错的大怪全自动的打的有来有回(这个过程里,你既不能操控,也没法退出),然后突然蓝屏

(假的),在你惊吓的继续按任何键后,弹出一个醒目的提示弹窗,弹窗内容如下:

以上信息原始来源《 1毛钱,我买到了盗版《黑神话:悟空》,玩起来让人苦笑不得


4

前几天晚上和好久不见的上海某游戏二线大厂里朋友出来吃夜宵,问他最近一直不出来,是工作业务繁忙?结果朋友叹了口气说,这不是前段时间大环境不好,公司里自己这部门大部分人也都被毕业了吗?他和部门老大求爹爹告奶奶,主动降薪降职留了下来,本来也做好走掉那么多个人的活他一个人干的心理准备了,结果发现虽然部门里大部分的活确实都要他们留下来的三个人干,但是好像也没啥活是需要真去干,他们三个人就更恐慌了,天天加班假装干活,生怕公司发现,他们这个部门全没了,对公司的影响也不大。也就是说人家是裁员裁到了大动脉,他家看来是裁到了假动脉…… 也不知道他这是真苦恼,还是在炫耀,总之考虑到他的薪资水平,这顿夜宵我们让他掏钱了。

——我是分割线——

谢谢大家看到底!如果看完我的杂谈文字野路子经验,你也有感触,欢迎点在看、关注、分享或者给点个「 」哟


其他……

免费的经验:

自己遇见大佬做游戏时候的6步方法

游戏创业里王道正统和香酥鸡拷贝这件事

付费的坑:

小游戏研发初创团队立项前建议思考的问题和融资,立项,测试相关经验谈

游戏业内的闲扯,研发侧大佬线下复盘游戏研发和团队的真知灼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