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前,美豆结束横盘整理,开始震荡上行,近日却出现回落。国内两粕上涨动能因此出现衰弱,豆粕和菜粕分别在逾两个月高位和三个月高位处受阻。
中国暂停接收5家巴西公司大豆,是否会对国内大豆及豆粕市场产生很大影响?国内两粕上涨动能减弱的原因是什么?春节前还有可能再度走高吗?影响美豆及国内两粕后期走势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春节期间美豆可能呈现什么走势?
● 中国暂停接收5家巴西公司大豆,是否会对国内大豆及豆粕市场产生很大影响?
中银期货农产品研究员 周新宇:中国海关在对巴西出口中国的大豆船货上检测到了害虫和杀虫剂残留,因此决定暂停从涉事5家巴西公司进口大豆。由于目前处于巴西大豆出口淡季,巴西农业部表示短期只有小部分大豆受到影响,但伴随着巴西大豆收割上市推进,若事件持续发酵,可能会对巴西大豆后续出口影响逐步加深。综上所述,事件对于国内短期供应影响相对有限,建议在更长周期跟踪观察此事影响。
中信建投期货油脂油料研究员 刘昊:巴西农业部回复表示当前被通报公司的其他下属单位仍在继续正常向中国出口,暂停出口的仅是五家正式通报的单位,并指出巴西的交易量不会受到这五家通知单位的暂停影响。从总量来看,巴西、美国以及阿根廷三国在考虑期初库存后,2024/25年度大豆供应同比增长近2600万吨,全球大豆供应宽松的格局并没有改变,量级上国内进口大豆供应并不存在太大问题,各种外生题材更多影响的是国内大豆的供应节奏。此外,中储粮不定时抛储也为近端大豆的供应增添了保障。
长安期货农产品研究员 梁安迪:由于不符合植物检疫要求,中国已暂停接收5家巴西公司大豆,持续时间尚不确定。若美国对华加征关税预期兑现,中国或通过征收来自美国的大豆关税予以反击,因此一季度中国企业以采购巴西大豆为主。
此外,前期原料端供应压力减弱叠加节前备货需求,油厂豆粕库存持续下降,据钢联数据统计,截至1月17日当周,全国规模压榨厂豆粕库存为55.67万吨,周环比下降7.92%,月环比下降4.48%,同比降幅约42.5%。一季度预计国内大豆和豆粕供应宽松格局有所紧缩,将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不过,当前我国主要港口大豆库存和全国规模压榨厂大豆库存均偏高,且其余巴西公司向中国出口大豆正常,预计暂停接收5家巴西公司大豆对国内大豆及豆粕市场的利多影响相对有限。
● 美豆由升转跌,国内两粕上涨动能减弱,期价转弱的原因是什么?春节前还有可能再度走高吗?
中银期货农产品研究员 周新宇:气象预报显示,未来一周阿根廷干旱的农业产区将会降雨,引发多头获利平仓。美国关税威胁同样施压市场,近两日CBOT大豆价格出现回落,但整体反弹趋势尚未破坏。国内粕类商品价格走势强于外盘,目前节前仅剩两个交易日,自身基本面变化有限,节前仅剩两个交易日,预计节前高位偏强震荡为主。
中信建投期货油脂油料研究员 刘昊:短期制约CBOT大豆的关键因素仍然是南美丰产兑现。尽管近期巴西降雨过多影响收割,但当前尚未进入大规模收割阶段。此外,阿根廷大豆产区亦有望迎来零星降雨,南美整体仍然以丰产对待。近日豆粕市场“卖预期,买现实”,此前上涨驱动主要来自对加征关税可能导致国内大豆供应偏紧的担忧,但现实是关税政策并未即刻落地,叠加美盘走弱,多头资金节前存在避险需求,导致盘面回调。
长安期货农产品研究员 梁安迪:2024/25年度巴西大豆创纪录丰产预期不变,据World Ag Weather最新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半个月阿根廷大豆产区降水增多,或对土壤墒情有所改善,且南美大豆升贴水报价走弱对期价形成拖累。不过,巴西大豆收获进度偏慢,阿根廷产区仍偏干旱,不利于大豆生长,市场担忧情绪仍存,美国农业部1月供需报告显示2024/25年度美豆供应压力减弱,库存消费比从上月的10.81 %回落至8.74%,仅略高于2023/24年度的8.33%,全球大豆供需平衡月环比边际紧缩,叠加国内油厂豆粕保持去库节奏,对豆粕期价形成支撑,节前预计震荡偏强运行。
● 影响美豆及国内两粕后期走势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春节期间美豆可能呈现什么走势?
中银期货农产品研究员 周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