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家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知名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平台聚集数百万优秀创业者、资深PE/VC、投资银行家、上市公司及实业高管、专家学者等,致力于构建起资本、产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生态服务体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可可-爱生活  ·  大模型还是小模型?AI部署的困境与突破 ... ·  17 小时前  
Web3天空之城  ·  【天空访谈·播客】AI, DeepSeek ... ·  昨天  
Web3天空之城  ·  【天空访谈·播客】AI, DeepSeek ... ·  昨天  
机器之心  ·  重磅发现!DeepSeek ... ·  2 天前  
黄建同学  ·  最近比较火🔥的Thinking ... ·  2 天前  
爱可可-爱生活  ·  【kg-gen:从任何文本中提取知识图谱的A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家

性感神话破灭,又一内衣品牌,关闭

投资家  · 公众号  ·  · 2024-10-24 20:27

正文

作者 | 笔锋
来源 | 正商参阅(ID:zhengshangcanyue)

377 万粉丝的天猫旗舰店,如今却成了告别的舞台。

当时尚界的风向标再次转动, Oysho 这个一度以 “性感、舒适、时尚” 征服全球的 西班牙内衣品牌,如今却在中国市场遭遇了意外的寒冬。

就在近日, Oysho 天猫旗舰店宣布将于 11 17 日黯然退场。

在告别声中, 这一决定如同一声叹息, 标志着 Oysho 在中国市场的败退,进入倒计时。

目前 Oysho 天猫旗舰店正在进行促销活动,全店商品直降“不止 5 折”,部分商品已出现断码现象。

从门店的关闭,到天猫旗舰店的落幕, Oysho 在中国的征途,每一步都布满荆棘。

2001 年创立至今,品牌试图从内衣领域跨界至运动休闲,但在中国市场,这一转型并未赢得预期的掌声。

今年初, Oysho 关闭了深圳、宁波、成都、苏州、西安等地的门店,门店数量从 2018 年的 88 家锐减至如今的 20 家左右。

这一跌势,不仅是数字的减少,更是品牌影响力的大幅缩水。

01

翻开历史的篇章,追溯 Oysho 的辉煌轨迹,从 2001 年在西班牙诞生的那一刻起, Oysho 就以其革新的内衣设计理念,在全球时尚界掀起了一股性感与舒适的风潮。

Oysho 最初的市场定位清晰而精准 ——为现代女性提供既性感又舒适的内衣服饰。

它以其 时尚的设计、优质的材料和合理的价格 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消费者对 Oysho 的期待也水涨船高,希望它能够带来不同于传统内衣品牌的新鲜体验。

随着全球化的浪潮, Oysho 2005 年跨出国门,将其性感而舒适的产品理念带向世界,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认可。

2008 年, Oysho 大胆转型,-涉足运动休闲领域, 这一决策使其产品线更加丰富,也为其在全球市场上赢得了更多的关注。

作为 Zara 的姐妹品牌,在 Inditex 集团的大家庭中, Oysho 被寄予厚望, 希望它能够继承 Zara 的衣钵,在中国市场上再创辉煌。

2011 年, Oysho 带着雄心壮志,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首家门店落户在广州正佳广场,标志着其在东方市场的新征程。

2013 年, Oysho 在中国市场的扩张步伐加快,门店数量激增,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同年, Oysho 开始推出更多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产品,以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

到了 2015 年, Oysho 在全球的门店数量突破 400 成为 Inditex 集团旗下增长最快的品牌之一。

在中国市场, Oysho 也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门店遍布各大城市核心商圈。 2018 年, Oysho 在中国的门店数量达到顶峰,一度拥有 88 家门店, 成为时尚圈内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一年, Oysho 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达到小高峰,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然而,正当 Oysho 似乎即将在中国市场大展宏图之时,市场的风向却开始转变。国内快时尚品牌的迅速崛起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让 Oysho 在中国的扩张之路变得异常艰难。

随着门店数量的减少、销售业绩的下滑, Oysho 在中国市场的辉煌似乎正在逐渐褪去。

如今,随着 Oysho 天猫旗舰店的落幕,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现实: Oysho 在中国市场的败退,似乎已成定局。

这个曾经辉煌的品牌,如今却不得不在中国市场黯然退场。

02

Oysho 的失败,源于其对中国市场的误判和战略失误。

回顾 Oysho 进入中国市场的历程, 曾经的辉煌和如今的黯然失色形成对比 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Oysho 最初以女性内衣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主打性感内衣,一度成为时尚女性的宠儿。

面对中国市场的特殊性, 它试图通过迎合本土消费者,来寻找生存之道,逐渐放弃了最初的定位,转型为运动休闲品牌。 结果呢?既不像运动品牌那么专业,也不像内衣品牌那么性感。

这种转型,看似是为了迎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实则却让 Oysho 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在中国市场,内衣品牌众多,竞争激烈。 内衣品牌,要么走性感路线,例如维多利亚的秘密,要么走舒适路线,例如优衣库。 Oysho 却试图走一条 “中间路线”, 既不性感也不舒适,最终只能被市场淘汰, 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也失去了消费者的信心。

Oysho 开始在中国市场变得 不再“性感”,当那些曾经让人心动的设计,逐渐变得保守和平淡,品牌的核心价值也随之消逝。

在这个过程中, Oysho 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 文化差异和品牌定位的连贯性,正是决定一个品牌能否在异国他乡扎根的关键, 任何一次决策的失误,都有可能成为压垮品牌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它不再能够唤起消费者的共鸣,也只能被市场所淘汰。

其次, Oysho 忽视线上渠道的建设,是其败走中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ZARA 作为其姐妹品牌,早早地就布局了线上渠道,不仅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还积极尝试直播带货等新兴模式。

Oysho 呢? 却对此视而不见,只注重线下门店的扩张, 最终错失了市场先机, ZARA 抢尽了风头。

Oysho 在中国的线上战场几乎是一片荒芜,除了 一个冷清的官网和不温不火的天猫旗舰店 其他线上渠道几乎一片空白,甚至连微信小程序、抖音店铺都没有开通。

这在数字化营销如火如荼的今天,简直是自我放逐。

再看看 Oysho 的线上运营,那简直是一言难尽。产品种类单一,价格高得离谱,缺乏互动和体验,这样的线上表现,如何能吸引挑剔的中国消费者?

相比之下, ZARA 、优衣库等品牌的线上旗舰店,则做得风生水起,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03

Oysho 忽视了竞争对手的崛起。

Oysho 的视线之外, 内外( NEIWAI )、蕉内、 Maia Active 等这写本土品牌,已经如猛兽般崛起。

它们不仅深谙中国消费者的喜好,更在产品创新、价格策略、市场营销上展现出了令人难以匹敌的竞争力。

Oysho ,面对这些强劲的对手,却显得力不从心,几乎在每一个战场上节节败退。

内外( NEIWAI )品牌的崛起,可以看作是中国女性内衣市场的变革。它以 东方美学 为设计语言,不仅在内衣领域深耕细作,更将产品线延伸至家居服和运动服饰,符合现代女性的审美需求,并充分考虑穿着的舒适性和功能性。

蕉内品牌则以其独特的 “无感” 设计理念,在内衣市场上独树一帜,注重产品的创新性和功能性,不断探索新的材料和工艺。

在传统的运动服饰市场上,尺码问题一直是困扰消费者的一个问题。

Maia Active 在运动服饰领域以其考虑运动时的舒适性和自由度的产品设计,以及更加 符合亚洲女性身形特征的尺码体系,成为了 Oysho 在中国市场上的劲敌。

在这样的对比下, Oysho 的不足愈发明显。

当这些品牌以高性价比和深刻的市场洞察力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时, Oysho 却因 “价格高”、“性价比低”、“款式老旧” 等评价而备受诟病。 这些词语像一把把利刃,刺痛着 Oysho 的心。

当这些品牌不断创新和迎合市场的时候, Oysho 却似乎停滞不前, 其产品款式更新缓慢,缺乏创新,无法与快速变化的时尚潮流保持同步,导致消费者流失。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中, Oysho 的每一步似乎都慢了半拍,每一次出击似乎都偏离了目标。

竞争者们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了先机,它们更懂得如何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更懂得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 Oysho ,却还在用过去的成功经验,来应对今天的挑战。

随着天猫旗舰店的关闭, Oysho 的未来在中国市场显得扑朔迷离。

中国市场变化莫测,竞争对手虎视眈眈,稍有不慎,就会被市场淘汰。 Oysho ,是时候做出选择了。

是选择继续沉沦,还是选择奋起直追?是选择被市场遗忘,还是选择成为市场的焦点?

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 Oysho 能否在中国市场上演一场精彩的逆袭之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