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Vista看天下
《Vista看天下》唯一官方公众号,这里有最好看的新闻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国都市报  ·  湖南省财政厅厅长刘文杰遇害,警方最新通报→ ·  4 天前  
新华社  ·  “金樽水玉杯”,被发现了→ ·  6 天前  
中国新闻网  ·  非必要不外出!两地紧急提醒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Vista看天下

杨洁“西游”,留下几代人的美好旧梦

Vista看天下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17 20:07

正文


杨洁的一生都和《西游记》绑在了一起。


她的成就与她的伤心,她的骄傲与她的落寞,都是《西游记》带给她的。


少有人知道在《西游记》之外,杨洁还做了些什么。也少有人相信,像她这么一位曾有着辉煌创作的著名导演,晚年会居住在郊区一栋普通的楼房里,冷清地度过余生。


用现在影视圈的标准看,她该好好地利用自己的身份,在《西游记》变成大IP的这些年里,搞出大制作,赚大钱,如此才符合当下流行的“成功学”。


可她不会。


出身于那个时代的老艺术家们,都不擅长这个。他们只懂得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如何自得其乐地把作品拍完。在有些人分享利益时,他们甚至会主动或被动地选择退避三舍。


杨洁不是没有过抱怨。“演员在外面鲜花掌声,我一个人孤独”。在那本名为《杨洁自述:我的九九八十一难》的自传中,她撰写了《西游记》拍摄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有些故事是正面的,彰显了艺术家们的敬业与艺德,但也有一些直面了人性弱点的细节,比如《西游记》获得巨大成功后她却被排挤到分享成果的利益队伍之外。



《西游记》是部美好的作品,但因此美化有关它一切的台前幕后,就是人们的一厢情愿了。


怀念杨洁时,我们到底该怀念什么?大家也许还是在隐晦地怀念1980年代。为那个时代镀金的文化潮流已经过去了,无节制地把1980年代挂在嘴边的时候过去了,但这并不等于曾经朴素、真诚、优雅的一切,都被时间的长河彻底湮没。


网友们评价杨洁,都在感谢她力主的《西游记》陪伴了自己的童年时期。在1986年,彩色电视机刚刚取代黑白电视机进入城乡,每个村庄彩电的数量不过一两台,一台14寸的国产机价格在1000元左右,需要花费一名万元户十分之一的财产。


去村里最有钱的邻居家看电视,是无数孩子童年难以磨灭的愉悦记忆,尤其是在播放《西游记》的时候,《西游记》生动的情节、人物形象,无疑为孩子们打开了一道想象力的大门。



1980、1990年代的孩子喜欢《西游记》好理解,毕竟那时可以选择的娱乐少而又少。但直到现在,已经被重复播出3000余遍的《西游记》,对于当下的孩子仍有吸引力,就显得匪夷所思。寻找原因的话,那一定是因为创作者的专注,传统但却经典的表现形式,以及带有强烈精气神的刻画,与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想通的。


《西游记》创作者在艺术层面上的纯粹与坚持,使得它可以穿越时间考验,触动每一颗敏感的心灵。因此人们不会忘记它的创造者。


而在文化影视行业领域,对于杨洁的津津乐道,多倾向于那时候的演职人员,在薪水普遍只有30——70元的情况下,在各方面条件都很简陋的前提下,是如何拍摄出这部经典之作的。


领导并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吊威亚技术需要到香港去学,画面特效更是一张白纸……之所以这些状况频繁被写进各种纪念报道中去,恐怕还是刺激到从业者对当下影视圈状况的一种主动对比。


但影视行业确实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影视行业了,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巨变,在评价付出与回报方面,也有了新的商业逻辑。


无论怎么强调杨洁拍《西游记》时的外部环境,都没法改变现有影视业的现状,人们喟叹的,可能只是表演行业敬业精神和艺德传承的消逝。



把《西游记》放在国产电视剧生产序列中观察,会发现它既有技术层面的工整性,又有艺术层面的灵性。杨洁在导演能力方面,表现出优秀的超前意识,以及对剧作的全面掌控。


《西游记》故事本身的戏剧冲突,几百年来的读者都已熟悉,但如何妥帖地把它转移到荧屏当中,需要运用合适的电视语言,杨洁对于《西游记》的最大贡献,不仅在于她把这部名著拍出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更在于她用电视语言赋予了《西游记》在现代传播语境下的第二次生命。


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以及这几年霸占春节档票房排行榜的几部3D版系列西游题材电影,都有明显的学习86版《西游记》的痕迹。这部剧的渗透已经远远大于行业影响,乃至于后来者只能按照它所提供的电视美学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把杨洁形容为“现代版的吴承恩”是有成立理由的。



不止是电视创作,在《西游记》被制作出来的1980年代,小说、电影、诗歌、绘画、文艺理论等种种创作,都处在一个非常活跃、丰富的时期。


现在文坛、影坛、诗坛等诸多领域的代表人物,以及由这些人物主导的文艺审美,都仍然被当作文化主流来看待。


尤其是在所谓新媒体冲击下,人们多少都面临着经典沉没、精品缺失所带来的焦虑与恐慌,杨洁去世所带来的话题,为这种焦虑与恐慌提供了一个释放点。


我们怀念杨洁,其实也是在怀念她的时代。


Vista政商智库高级观察员  韩浩月_文

扫描二维码,可订阅智库>>>






今日智库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