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松蔚
湖畔贩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南日报  ·  拟录用本科生惹争议,删除公示名单?国企回应 ·  15 小时前  
湖南日报  ·  邓正安被查 ·  19 小时前  
湖南日报  ·  特斯拉,突发! ·  昨天  
湖南日报  ·  一本族谱+一杯芝麻豆子茶+?=“靶材之王” ·  2 天前  
湖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风采展示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松蔚

荐课丨曾奇峰的《深入潜意识》

李松蔚  · 公众号  ·  · 2019-11-16 21:27

正文

曾奇峰老师上架了一门面向大众的线上课。我推荐过一次,后台很多人都反馈有收获。
这门课叫做《深入潜意识》。
何为潜意识,谁是曾老师,我写过一篇文章,你可能看过了:《 潜意识真的存在吗?
你也可以从他写给女儿的一封信里,看到他这个人。
李松蔚
曾奇峰写给女儿:我永远不会叫你孝顺
武志红

01. 我永远不会跟你谈孝顺
我有幸 认识一位知名心理咨询师,他是一个很“反常识”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好爸爸。
在女儿 8 岁的时候,他给女儿写过一封信,广为流传。
这封信是他对女儿深深的爱,打动万千好友,他的育儿观,值得父母和想要做父母的人细细品味。
出生这个世上,我们都被教育感恩父母,但是他说:“ 我永远不会跟你谈孝顺。
首先 ,他在开篇就表达了自己的“ 歉意 ”:
我们没有征得你的同意,就让你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我们在生活了二、三十年后,觉得这个世界还不错,就决定让你也来看看。
接着,他在信里跟女儿做了一个“ 君子协定 ”:
如果你觉得这个世界精彩又好玩,你不必谢谢我们; 如果你觉得人生痛苦又无趣,你也不责怪我们,好吗?
再往下,关于人生最大的两个选择 事业 婚姻 ,他“ 不会干涉 ”:
一个人一辈子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做一件自己爱做的事情,并且还可以通过这件事养活自己和获得荣誉了, 我可不愿意你错过这样的幸福而代替你做出决定。
而贯穿其中的,是对 女儿的到来表示 深深的 感谢
你一直都在教我怎么做一个好的爸爸,你教的很好,我呢,也在不断地努力学习着。
爸爸从你那里得到的荣誉和鼓舞,远远地超过了从其他方面得到的。
这样温情的话,这封信里还有很多很多……
然而现实中,多少父母以爱之名义,对孩子行使操控之权:
直接的父母会说“我生了你,你就该听我的”,委婉一点的父母会说“为了你,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但是这位心理医生, 他相信,爱是自然发生的。
如果孩子在小时候得到足够的爱,等他们长大了也会反哺父母,这样自然而然的事情,不该当成伦理道德的压力施加给孩子。
这位睿智平和的爸爸,叫做 曾奇峰
他是国内知名心理咨询师,被称为中国版的弗洛伊德、国内精神分析界的旗帜,是众多咨询师们奉为的经典。

02. 他是精神分析界不可争议的名师,
但也一身烟火味儿
对于曾奇峰的名字,也许你早有耳闻。
他创立了被誉为“ 中国塔维斯托克(Tavistock) ”武汉中德心理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武汉中德心理学院是中国培养咨询师的摇篮, 吴和鸣、施琪嘉、张沛超、李孟潮 等一大批中国活跃和优秀的心理大咖都曾在此任职和学习, 是心理从业者的圣地。
他从事精神分析 30 余年,吸引力近万名学员,出版的心理学著作《 幻想即现实 》《 你不知道的自己 》被无数人摘录,做成金句广泛流传,可以说他在精神分析领域是 不可争议的旗手级人物
在咨询中,他常常能够春风化雨般,用一两句话就可以把人点醒, 让来访者进入自己没有想到的深度和广度。
比如有一次,有一个女学员说,她跟她老公有太大的差异了,价值观、文化、习惯、家庭背景等等,都非常不一样。
曾奇峰反问她:你猜猜你跟你老公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女学员猜不出来。于是他说:就是一“公”一“母”。
潜台词是:
差异应该是让两个人更好更和谐的,但如果人格本身有制造冲突的特质,你也可以利用差异让两个人离得更远,关键是看你怎么用。
还有一次,一个学员跟他说,曾医生你看不起我,他想了一下,说——
我没有空看不起你,因为我在忙着担心别人看不起我。
学员听了之后先是一愣,然后就哈哈大笑起来。
本来需要花很长时间做的功课,竟被一句话给化解了。
同时会让人感觉,内在一些东西好像得到了允许,得到了解放,它们在升腾。
对于这样一位大师,也许你会觉得他是一个世外高人——
表情不动声色,说话高深莫测,好像已经化解了心中一切恩仇,抚平了自己一切情结。
恰恰相反,他的身上散发出一种不一样的味道。
这种味道,武志红称为 烟火味儿
我们的文化中,有各种流传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常识,听上去很对。
譬如 谦虚与骄傲 。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看,它却是错的常识,一个自我太压抑的人怎么进步?
所以他说: 骄傲使人进步,谦虚让人猥琐。
越谦虚越猥琐,谦虚到骨子里,就猥琐到骨子里。
在书中,他讲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过程,并问过很多人:
别人赞美你,你会变得骄傲吗?
几乎没有人点头称是。
普通的高手,可以解释很多的常识,而真正的大师,则是总结出更多的常识,尽管这样看起来有点“不入流”。
曾奇峰就是这么“不入流”的大师。
关于 勤劳与懒惰 ,我们习惯说,人都喜欢懒。
但曾奇峰说, 观察孩子就会发现,人的天性更喜欢勤快。
关于 恩仇 ,我们习惯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而曾奇峰说, 帮助别人会招致仇恨 。这份仇恨很重要,合理表达它吧。
关于 处事 ,他说, 别太说正确的话。
并引用明代哲学家张岱的话:
人无痴者不可与交,因其无真气也;
人无癖者不可与交,因其无深情也。
这些话,真是酣畅淋漓。

03. 假如人人都会“精分”,那会怎样?
曾奇峰:会更幸福
精神分析的语言,专业的精神分析师会知道,有些概念很晦涩,而且对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真理”,有很多颠覆性的表达。
如果直接说出来,人们很难理解,也难以接受。
所以,他一直在反复锤炼、完善对精神分析的表达,这需要一股子劲。
他总是在考虑怎么能在中国的语境下,让更多人可以在日常生活的点滴里,在普通人使用的语言中,展现精神分析的魅力与价值,最终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江湖中将之称为“ 曾氏精分 ”。
有人这么评价“曾氏精分”:
没什么复杂的专业术语,谈笑风生之间,已如唐门暗器点中你 潜意识的穴位
“曾氏精分”很高明,同时也通俗易懂,人人皆可学会。
所以,曾经有人替他担忧,问他: 如果人人都会“曾氏精分”,将会怎样?
他思索片刻,认真地说: 将会更加幸福。
在他看来,精神分析不是宗教,不是哲学,不是世界观。
它是一门关于人格如何形成的学问,一种心理科学理论,一个探索人类内心世界的工具。
用曾奇峰自己的话说, 它是育儿学,也是人格鉴赏学。
一个人懂点精神分析,可以使他更加了解自己和他人,更加明白地活着;
精神分析还可以或多或少地解除一个人的自我限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精神分析意味着对自己的解放。
如果这个世界是由这样的人组成的,很多的丑恶和罪行都会减少甚至消失。
世界将会变得更加人性,也会更幸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湖南日报  ·  邓正安被查
19 小时前
湖南日报  ·  特斯拉,突发!
昨天
湖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风采展示 | 集团劳动模范:王群英、谭勇、熊先勇、刘军
2 天前
金融先生MrFinance  ·  不要把你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兼职上
8 年前
金融先生MrFinance  ·  不要把你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兼职上
8 年前
庞门正道  ·  不用钱的道具 也能拍出好照片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