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货币政策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物价水平的变化情况,适时适度进行调整,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存款准备金作为一种典型的数量型工具,在不同阶段通过吸收或提供流动性,有效发挥了逆周期调节的作用。
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摆脱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步入新的增长周期。货币政策面临的是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扩大,外汇大量流入,央行购汇被动吐出大量基础货币,银行体系不断积累过剩流动性,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等压力也在不断上升的内外部环境。在国际收支不平衡和人民币汇率灵活性不足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自主性受到约束,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工具的使用,在这一时期得到强化。
为对冲银行体系偏多的流动性,人民银行在通过发行央票吸收流动性的同时,发挥存款准备金主动、长期、深度冻结流动性的优势,加强流动性管理,取得较好效果。2003年至2008年,人民银行先后2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到2011年上半年又连续12次上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从6%大幅提高至20.1%。其中,大、中、小型银行从2003年初的6%分别提高至2011年6月末的21.5%、19.5%和15.5%,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通过开展大规模对冲操作,央行成功对冲了购汇投放流动性中的绝大部分,对于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有效管理通胀预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13年以后,随着国际收支和人民币汇率趋向均衡,并受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等因素影响,我国外汇占款渠道供给的流动性明显减少,有时甚至还会反向减少流动性。央行需要主动供给流动性,来保持合理适度的流动性水平。对货币政策而言,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既意味着央行把控和调节流动性的主动性在上升,同时也对流动性调控能力及预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一时期,人民银行丰富和补充了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向银行体系灵活提供长、中、短期流动性,显著增强了调控能力。鉴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能一次性释放大规模、长期限的流动性,从2011年末到2012年,人民银行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4年以后又连续26次下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从20.1%降至6.6%。同时,创设中期借贷便利(MLF)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通过每日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对银行体系的中、短期流动性需求予以满足。随着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补充和完善,货币政策的主动性显著增强,既能有效对冲外汇占款下降等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保持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还能够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通过存款准备金调节长期流动性的实践可以看出,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并没有绝对的高低和优劣。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经济金融形势下,存款准备金与其他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一道,通过被动吸收或主动提供流动性,维护了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总体均衡,起到了逆周期调节的作用,为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流动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