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聊聊生命科学产业那些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字母榜  ·  外资又相信中概股了吗? ·  9 小时前  
字母榜  ·  外资又相信中概股了吗? ·  9 小时前  
饕餮海投资  ·  牛市来了 ? ·  昨天  
信息时报  ·  涨幅超过黄金!网友:现在还适合入手吗? ·  2 天前  
信息时报  ·  涨幅超过黄金!网友:现在还适合入手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IVD上游核心原料企业,太难了!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24-09-05 12:33

正文

有观点,有态度
这是生命科学产业观察公众号的第 1118-4 期文章

来源:竞逐IVD原料江湖



把一家国产、自产IVD原料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做起来,究竟有多艰难?我相信诸多同仁都有各自的一番五味杂陈。相比于成名成熟的进口品牌,籍籍无名的国产原料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在产品种类、产品性能、产品产能、市场宣传、销售商务、价格体系等各个环节,要想赢得尽可能多的IVD企业用户的认可和青睐,面临的挑战和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说远超进口友商。



草创之初,四顾茫然,一切以成单为第一要务。然原料销售,周期漫长,冥思苦想而出的快速上量良方之中,替换竞品的存量市场份额,无疑是很容易想到的一条“妙计”;而替换竞品的最佳实施目标,则是为数不少的OEM试剂供应商,论身段之灵活——上可卖试剂、中可卖原料、下可卖配方;论死抠成本之坚决——妙手回春,万物可换,殆无出其右矣。于是乎,以生化诊断为例,国产原料替代进口的突破口,生化OEM试剂供应商当仁不让!


笔者曾经和友人就是这么探讨的,笔者自己在多年以前,也是这么实践的。“先易后难”,是从小被班主任灌输的应试技巧的不二法则,而OEM试剂生厂商就被很多同仁和曾经的笔者认为是那个轻松Easy的“易”。可当时的笔者不明白,作为卦象多变、琢磨不定的“易”,岂是我等凡人可以参透的。


早些年在给予最初合作的生化OEM试剂生产商伙伴无条件的价格支持后,包括容忍其借卖试剂之名、行转卖原料之实,到头来除了换来某项目的快速白菜价化,信誓旦旦承诺的快速放量采购始终不见踪迹,直至如今彻底消失在合作用户清单里……


笔者在复盘时有两点深刻的体会,第一,生化OEM试剂生产商是最容易陷入价格战怪圈的群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很多泛滥的低价,始作俑者出于其中。将所有问题归咎于价格,自然胜过承认自己的无能;第二,生化OEM试剂生产商,随着整个生化赛道的大势而走下坡路,自顾不暇,笔者寄厚望于它自然是所托非人。


抚今追昔,真正帮助我们自产原料业务打下坚实基础、步入稳定轨道的,还得是一开始所认为的“难”,也就是包括头部大厂在内的广大IVD企业。沉着冷静打磨产品、坚持不懈地推广、耐着性子地跟进、在漫长的不确定性中坚守和不断争取,同时平稳可靠地放大、以随时待命的状态配合IVD用户走完研发、小试、中试、量产的全流程。这种“难”是我们曾经想着初期尽量回避、但被现实打脸后咬牙坚持的坚定选择。


迎难而上,做困难的事,才是原料企业不断突破自己的必经之路。


---The E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