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独立的战略和防务研究机构,立足于防务动态和学术热点的追踪分析,着眼于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国家有关机构及决策者提供独立、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跟宇宙结婚  ·  节目更新:跟宇宙结婚悄悄话 vol.245 ... ·  2 天前  
胶卷迷俱乐部  ·  胶卷单反的手动对焦与景深控制(新手篇) ·  5 天前  
色影无忌  ·  富士XF 16-55mm F2.8 R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知远简报|美智库评估中国对美印太空军基地的导弹威胁

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 公众号  ·  · 2025-01-02 14:19

正文



01

美海军“下一代干扰机中波段吊舱”完成首次作战部署

VAQ -133 中队 EA- 18 G 携2部 NGJ - MB 吊舱于“林肯”号着舰

(编译自美国《航空家》网站 2024 12 17 日信息) 2024 12 14 日,美国海军 VAQ -133 电子攻击中队结束了在中东和东太平洋为期 5 个月的部署,返回惠德比岛海军航空站。该中队的 EA -18 G 电子战飞机携有 ALQ -249 “下一代干扰机中波段吊舱”,这是该电子战系统的首次作战部署与运用。

VAQ -133 中队 7 13 日离开北岛海军航空站,随第 9 航母舰载机联队与“林肯”号航母编队部署。全中队共 153 名战士、 18 名飞行人员(飞行员及武控师)和 7 EA -18 G 。部署期间,该中队完善了运用战术,首次完成 EA -18 G 2 NGJ 中波段吊舱在航母上拦阻着舰,参与了对也门胡塞武装军火库打击作战行动,并参加了双航母演训。 F -35 C 隐身战斗机、 F/A -18 E/F 战斗机及 E -2 D 预警机也共同随航母部署,为 EA -18 G 参与体系训练及实战提供了良好条件。该中队还出色地完成了机务工作,使 EA -18 G 保持了 100% 任务准备率,每次均顺利出动。为此,该中队获得了主管单位——太平洋舰队航空兵电子攻击联队“金扳手奖”。




02

L 3 哈里斯公司演示电子战远程快速重编程工具

(编译自美国《防务邮报》网站 2024 12 19 日信息) 在美国“老乌鸦协会” 2024 年会举行期间( 12 11-13 日), L 3 哈里斯公司成功演示了人工智能电子战数据共享与重编程工具——“分布式频谱协作和运营”( DiSCO )系统。

演示模拟了在美国本土对部署在前沿作战区域的电子战系统进行重编程。演示中,部署在由 Seasats 公司研发的 Lightfish 无人艇上的 DiSCO 系统在收集射频数据后,将其上传到云端进行实时处理与分析,还对跨分布式网络链接的多个电子战系统进行了快速重编程。 L 3 公司透露,“数据分析原本耗时数月,但 DiSCO 将这一时间缩短至几分钟,并在检测和处理未知信号方面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准确性,为实现分布式电子攻击和更强的传感器到射手集成奠定了基础”。 DiSCO 系统的上述能力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设计。

今年 8 月,该系统已在美军印太司令部举办的“英勇盾牌 2024 ”演习中成功演示。演习中, L 3 公司人员在夏威夷和新泽西克利夫顿使用远程终端,对位于珍珠港 - 希卡姆联合基地和加州圣迭戈的电子战系统实施了重编程。




03

美陆军第10支援大队与海军陆战队举行联合训练

(编译自 DVIDS 网站 2024 12 28 日信息) 12 12 日,隶属于美国陆军第 10 支援大队第 765 运输(终端)营的第 5 运输连,与海军陆战队一起在日本冲绳的白滩海军基地,进行了一次战斗训练演习,重点是改进西太地区的战斗艇行动。

美国陆军通用登陆艇 LCU -2032 12 6 日离开日本横滨的母港,并于 12 11 日抵达冲绳。次日在白滩码头使用海军陆战队的增强型战斗橡皮侦察艇( ERRC ),演练了船艇下水和回收作业。此外,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还一起在长宿湾附近开展了夜袭演练。这是陆军第 5 运输连第一次与海军陆战队举行此类训练,帮助参训人员熟悉陆军船只的多用途能力。

训练结束后,参训的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员都认为,这次演习使他们有机会提高技能并发现新的合作方式,还展示了第 10 支援大队如何通过与伙伴部队无缝整合来加强西太地区的联合行动。




04

美智库评估中国对美印太空军基地的导弹威胁

(编译自路透社网站 2024 12 12 日信息) 12 12 日,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发表了一份题为《弹坑效应:中国对美国印太地区空军基地的导弹威胁》的报告。

报告模拟了中国导弹多次攻击美军在日本、北马里亚纳群岛和其他太平洋岛屿的机场跑道和滑行道的情况。模拟采用了保守假设,并依靠开源数据估算了中国火箭军( PLARF )的战斗序列和导弹打击能力,以及美国的基地准入、跑道修复时间和导弹防御能力。

研究发现,在战争最初几天甚至几周内,中国的导弹攻击确实可能瘫痪这些跑道和滑行道。这些攻击可使美国空军在冲突的头 12 天内无法使用日本的美国空军基地;在战争一开始的头 2 天内,无法利用关岛和其他太平洋地区的美国空军基地进行战斗机作战。研究还表明,中国导弹可使空中加油机和其他大型飞机,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无法使用日本的美军基地跑道。

报告建议投资大量廉价的无人驾驶飞机和电子战装备,以使中国的打击计划复杂化;开发更多可以在短跑道上使用的有人驾驶飞机;发展更强大的跑道维修能力和基地弹性能力;并重视盟友,使友好国家更愿意开放机场供美军使用。




05

DARPA 无人水面舰艇完成自动海上加油测试

(编译自美国 DARPA 网站 2024 12 19 日信息) 近期,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 )的“无人值守舰船”( NOMARS )项目成功完成了首次海上加油测试,目的是与该项目的无人水面舰艇( USV )“挑战者”( Defiant )号配合使用。“挑战者”号长 54.86 米、重 240 吨,目前已接近完工,计划于 2025 年春开展为期数月的海上演示,并进行下一次海上无人加油测试。

传统的海上加油方式需要人员处理加油管线,而“无人值守舰船”项目的加油方案可实现无人化操作,并与军事海运指挥部的标准加油操作非常接近。 DARPA 与军事海运指挥部的 Taluga 小组就该方案密切合作,以优化海上加油系统及其操作程序。

此次测试由美国海军无人海事系统计划办公室( PMS -406 )和第 1 无人水面舰艇中队( USVRON -1 )合作实施,并使用了两艘实验型无人水面舰艇——“游骑兵”号和“水手”号。“游骑兵”号搭载了一个模拟接收站,该系统未来将安装在“挑战者”号上,而“水手”号则配备了一个“迷你加油站”。尽管两艘船上均有人,但接收船只的操作并未涉及任何人员。测试团队成功展示了所有操作步骤,包括传递引导线、连接加油探头和模拟加油过程。



06

美国陆军预备役部队建立能源微电网网络弹性协议

(编译自美国 DVIDS 网站 2024 12 20 日信息) 美国陆军预备役正在推进一项能源微电网网络弹性计划,旨在提升军事设施的能源独立性和网络弹性。

作为计划的一部分,陆军预备役设施管理局和国防数字服务处( DDS )与 Bugcrowd 网络安全公司合作,于 12 20 日在加利福尼亚州亨特利格特堡,开展了“入侵陆军微电网”网络弹性评估。通过模拟网络攻击,评估亨特利格特堡太阳能微电网系统在遭遇网络威胁时的安全性和恢复能力。研究人员在 4 天内完成了 12 项测试目标,对微电网系统的电池存储、太阳能电池阵列、集成控制器、射频以及连接到微电网监控系统的部分本地企业网络进行了一系列网络弹性测试。研究人员表示,微电网的网络弹性超出了他们的最初预期。

研究人员还进一步测试了微电网的集成控制系统,该系统是陆军预备役企业建筑控制系统( EBCS )计划的一个分支。 EBCS 系统集成了先进的仪表和选定的楼宇控制系统,以提供强大的中央监控、控制和分析功能。评估结果将使美国陆军预备役部队在未来的微电网调试中考虑网络安全因素,确保微电网在遭遇网络攻击时能够快速恢复并继续运行。




07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