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内组织建立,有了自己的目的和意志,围绕自组织的活动,多样而有内在秩序和目的。
世界是个多层彩虹大蛋糕,任何一点切下去,只要足够深入,都能吃到全部的七层。学习一定要按照技能、按照学科来条块分割吗?学习中内容和形式是一体的,这种深度的综合才能给学习以持久的意义。因为这种融合才能产生“为什么”这个问题。
可能是因为一岁半去了一趟海滩,每天挖沙子,抓螃蟹,跟海浪赛跑的体验种下了一粒种子。从那以后,对海洋相关的绘本,贝壳海螺都特别感兴趣。
绘本方面,有的是简单的罗列、介绍式的科普,比如:
胜在图片美丽,以及一目了然。
图片更美的还有:
看一看就忍不住要自己动手画。
整天纸上谈兵多不好,毕竟这些都是娃的最爱,懒的筋疼的爸爸妈妈终于带着娃专门去见识了真的海洋动物。
小树这一趟旅行基本都见识到了之前在书里看到过的所有海洋生物本尊。知识储备充足的娃表现得举重若轻,既没有像妈妈那样令人难堪地大呼小叫,也没有像爸爸那样由于对海洋生物完全无知而显得置身事外。
小小的人不仅能轻松叫出各种生物的名字,偶尔问问英文名是什么,而且会细致观察很久,不时评论一二。
另一类的绘本是体验类,就是有代入感的科普绘本,不仅告诉你这个东西叫什么,给你数据和事实。而且都有一些小猪脚,让娃身临其境去体验。这类书我目前见过的最好的是Dr. Seuss的百科。
娃管这套书叫猫爸爸。带有Dr. Seuss的优势,读起来朗朗上口。有淘气小伙伴、有故事,让娃有身临其境感。
小树对贝壳、海螺、水母和海星有着一种蜜汁执念。每天都要念叨个不停。对系列中的这一本当然也非常着迷。
这次在海洋公园,亲眼看到了海豚空中旋转。
1 用同主题读书+见识的方法积累词汇
同主题读书+见识的结果就是积累了一套词汇/概念。
一岁多学会的第一批词汇里就有大量的海洋生物中英文词,有近百个,但这些在书里和生活中接触到的词汇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因为词汇涉及分类,涉及逻辑思维和对自然事物成系统的概念的理解。
比如:小树会问,虎鲸是不是鲸鱼呀?鲸鲨是不是鲸鱼呀?(为什么?)这群小鱼它们的妈妈在哪里?(为什么不跟妈妈在一起?)水母是不是鱼呀?海豚是不是鱼?(为什么不是鱼?)一套词汇/概念的背后是一个知识体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外,还要亲手做:
在这些活动中,包括了色彩,形状的感知,逻辑分类,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精细动作,初步的数字能力。其实自发的兴趣驱动了涉及非常全面能力的各种游戏。都是孩子自己喜欢的。能够自己安安静静,全情投入一玩玩上半小时甚至一小时以上的。
所以,这里出现了两种路径,一种是按照上述这些能力,去一节一节的安排课程,但内容就是割裂的,彼此之间缺乏联系的。
另一种,是按照孩子对世界的实际感知和体验,按照一个完整的认知对象去综合调动各种能力的培养。
其实不管是学科也好,能力的分类训练也好,这种区别,很多时候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安排课程体系和教学,方便标准化考试。
好处是精准打击效率高,缺点是渴望与热爱,即自身与世界的关联会被淹没在和意义与目被割裂的反复操练中。
这二者最重要的区别就是是否能让孩子问“为什么”这个问题。“为什么”是一个魔法问题,激发自我意识的形成和认识的推进。
外部时间和内部时间的根本区别在于一个魔法问题“为什么”。
被滤干了内容的技巧操练,是没有“为什么”这个问题的余地的。
穆克吉的新作《基因传》中,在探索基因究竟是什么的过程中,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晶体学家,用到了X光、数细菌、数果蝇、还有一个重大突破是翻阅了十八世纪的博物图谱,找到了一种最简单的虫去观察遗传......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推进了对基因的认识,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就是各学科的权威,抱着本学科的终极真理打击新生的发现。
知识是对世界的描述,它是可分类的,但最终是综合的。知识分类是人的逻辑,但就像耶和华对约伯说的,除了人之外,我还造了比西摩和利维坦。人的知识在不断变化,因为在人的世界之外,还有自然世界。
因此,不要过早的用僵化的、有用的知识和去训练孩子,尤其是不要过早的按照学科分野将知识割裂和固定成可考核的点。毕竟,今天影响最大的几大学科,都是对既定学科的颠覆和超越。而人类每一次知识疆界的推进,都是对范畴的重画,每一次重画的动力都是问“为什么”。
知识就是不断用“为什么”这把刀切断旧的纽带,而不是教条。
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或现象,切入下去,只要切的足够深,都能触及到一切的知识门类。就好像切彩虹蛋糕一样,只要切到底,七层色彩就都能显露,问题在于切的够不够深。
小树现在才两岁多,以后再大一点还可以通过海洋,了解洋流,包括人文地理,洋流怎样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让同纬度的国家温度气候差异那么大。
海洋文明和陆地文明的差别。了解气候变化,为了解地球的构造变化。人文地理,人类的历史怎么被海洋影响塑造。生物方面,生命的起源,进化,生命最初的汤,人类来自海洋的假说,鲸鱼海豚怎么从陆地动物转向海洋生存。生命的极限能力,乃至生命的本质,生命的基本条件。
数学,鹦鹉螺的纹样到数列。海洋有关的歌谣,荷马的和丁尼生的《尤利西斯》,《伊利亚特》,《古舟子咏》等等无数的诗歌。古老的文明都起源于水系,从文明起源到地理大发现,古代商业贸易之路,战争和文化史等。海洋和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态退化跟我们的具体生活的关系。海洋这个兴趣点,几乎可以发散开来覆盖一切知识门类。
海洋只是一个例子,还有的小朋友喜欢火车,从而了解了大量的工程、人文地理、历史和物理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从“知道”名词与概念,逐渐就会建立起方法,如何去知道,如何知道自己知道并习惯于面对新的不知道。
体验到新知识的建立和既定想法如何被探索推翻,这种体验流在幼儿阶段是跟生活深度融合的。
2 幼儿阶段自组织的生活和体验流
其实,幼儿阶段自组织的生活和体验流就是在学知识。
从幼儿阶段,把某个兴趣点变成一个输入和输出的闭环,组织从身体到感官到思维的活动流:
妈妈,你看我画的海鳗!(什么,这明明是一只狗…)
妈妈,给我做个海葵!Anemone!指挥官下令,妈妈就行动! 但是,海葵的触手,小鱼眼睛你自己安上去哦!
这些个贝壳,每天都要被买卖多少次。或者是玩沙子的时候用来当模具。
好美啊,好好玩,小朋友的这些赞叹都代表着内心的渴望。我们能做的就是为这种渴望的生根发芽壮大提供丰富的营养和多样的环境。
渴望/问题——玩耍(触摸、操做、互动、塑性)—熟悉/知道—表达—产生新的渴望/问题—获得认识——在玩耍、更深一步的阅读和接触后又发现新的层次和问题,于是产生渴望,这个循环就继续螺旋式上升。
这种渴望才是“兴趣”唯一可能的来源。这个闭环中任何一个环节缺失,都会导致流动的不顺畅乃至失去兴趣。其他的兴趣,比如剥离出技巧反复训练并且进行外部奖励都缺乏深层推动力的。
问题出在“渴望”也就是动机这一环。小时候上很多课程,但成年后失去了好奇心探究心的问题就在于对实存世界的知识的渴望被导向了既定的狭窄目标。
总之,在学习过程中,内容和形式密不可分。不能把希望获得的技能和学习的材料内容剥离开。这样剥离开就是把有血有肉的生命从这个他赖以为生的阳光雨露的大千世界中隔绝出来,切断了最深层的联系。
这样的人是工具的人,而非目的的人。工具的人最大的悲哀是不知道该如何驱动自己。今后面临危机的时候,其实都是动机危机,就是我为什么要学这个,这个东西对于我为什么是重要的。
无需多说,在这个时代,仅仅是考大学找工作这样的动机,已经无法让一个人具有持久竞争力了。这是一个个人需要有单兵作战能力,能够在未知的空白地上绘出地图,找到方向并达成目标的时代。工具的人属于过去。
另一个不能抽象出知识点、技能和学习内容的原因是,所谓的知识点和技能,其实都是“图式”,这些图式的应用与判断,强烈依赖语境。也就是所谓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果剥离开孤立地学到一些图式,却不了解世界本身的运作,很难在新的上下文中综合判断新的条件得到恰当的运用。
从固定知识到自组织的体验流和信息流,从追求静态知识到追求科学的生活,以及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就是不迷信权威,不接受现成答案,而永远保持对事物的观察,对不符合既定观念之处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
让体验和拥抱未知成为生活常态,不断在各种事物之间寻找联系成为条件反射的习惯。相比起给婴幼儿灌输一些记忆的知识点,这种围绕自身兴趣组织起来的生活模式和习惯将学习和成长变成了饿了要吃饭一样自然而然的事情。
大人辛辛苦苦拉着学步带两个月,帮娃学会自己站起来,终于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而建立自我组织的时间是帮娃从心智上自己站起来,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个过程中最应该相信的是和娃朝夕相处的自己对娃的细致观察和情感互动,跟娃一起慢慢走起来。
克尔凯廓尔说,如果你不涌出,世界就会涌入。在娃经历幼儿园学校的流水线揉捏塑造之前,先给TA一个能自己发展自己的第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