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不断进步,活出精彩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印象笔记  ·  3步布局你的2025年(附模版) ·  13 小时前  
人生研究所  ·  和这样的男生谈恋爱真的很舒服 ·  昨天  
学习曾国藩  ·  一个人身上最好的风水,就这两个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改变自己

人生的要务:提高自己的思维层次

改变自己  · 公众号  · 学习  · 2016-09-11 06:30

正文

#时间不会等你#


#每周多一点思考#



人生的要务:提高自己的思维层次

by 张辉


在开始本文之前,我先来提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我们是先富有之后才具备「富人思维」,还是先具备「富人思维」,才成为富人?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往后看,在文末我提供我的一种答案。


前两年有个词「降维攻击」很流行,粗略理解就是以高级生物去打低级世界的生物,一打一个准。这是在 O2O 模式盛行的时候大家的用来给大众洗脑的一个说法。


但降维攻击的例子的确处处可见,最常见的就是「游戏」。最近我在打一个被同事们说「过时」的游戏,就是 SuperCell 的部落冲突。我以前很少打游戏,但是最近想研究一下游戏模式,就开始操练这个游戏,这个游戏让我想起大学期间打的「帝国时代」。在这个游戏中,我已经有很多心得了,等积累到一定阶段,和大家聊聊。(为什么现在开始看游戏?因为我在投资上向来是「不懂不碰」,因为不玩游戏,所以不碰游戏公司的股票,这几年也「错过」了以游戏为主要商业模式的腾讯和网易。最近对游戏这种商业模式的观念有所改变,所以需要花时间和钱去调研)


在这个游戏中,单人模式下有很多关卡。有些关怎么也打不过去,怎么办?苦恼没用,要升级自己的大本营,升级自己的各种进攻武器,比如用气球兵去对加农炮,加农炮只有挨打的份。我非常喜欢「回看」其他人进攻我的过程,很多我惨败的例子都是对方用了更加高级的武器。所以,以「游戏改变世界」这本书的观点看,游戏就是对现实世界的隐喻。我们的人生,要的也是不断的去打怪、生产、挖矿、然后以这些活动挣来的资源去推动自己的装备升级。


而人生最需要升级的是什么?是思维层次,即你看世界的方式,你对于各种事件反应的模式。


最近一段时间,我对如何提高「思维层次」思考了很多。什么是思维层次?举几个例子:比如买个洗衣机,你首先考虑的是价格,对方首先考虑的却是品牌、体验和服务。那么这显然是不同的思维层次。有人觉得这是消费层次,但这本质上就是思维层次。二者现阶段的财富水平可能差不多,但就是想法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同样收入,但是考虑角度不同的例子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


我再举其他例子,比如上下班通勤,常规大家首先考虑的是方便、快捷、价格合适等几个方面,但是如果你选择的是如何把通勤时间变成高质量的阅读和思考时间,那么整个思考的角度、纬度都会不一样,最终的结果也不一样。这也是思考层次的差别。有人又认为这是消费层次的差别所导致的结果。其实二者的消费水平可能是一样的,但就是在这件事情上目的不同,着眼点不同。


还有很多其他例子。概括起来,思维层次说白了就是思维的高度。就像登山一样,400米的山头(比如香山)和2800米的山头(比如小五台)看到的景观是不一样的,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是不一样。比如你和一个爬香山的人讲:躺在花丛中,云从身上拂过,两只鸟儿在两米开外的地方嘻嘻追逐。对方绝对没有这种体会。这就是层次差异带来的感知差异。同样,当一个爬珠峰的人给你讲氧气瓶,讲后勤保障,那个爬小五台的人也是没有什么体会的。


简而言之,层次差别就是高度之差,而高度之差带来的是全方位的差异。


为什么提高思维层次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因为人生的一切至关重要的事情首先都受限于思维层次,而提高思维层次,则能牵一动而发全身,带来这些具体的改进。打个比喻,如果人生像一列开往远方的火车,那么思维则是这个火车头,思维层次直接代表着火车头的动力水准-有人是蒸汽机车,有人是内燃机车,有人是电力机车,还有人是电动机车。有人的时速最高跑到100公里每小时,但有人却能跑到300公里时速以上。


好,人生的要事到底有哪些?


    - 健康

    - 职业

    - 恋爱对象

    - 家庭

    - 财富


如果人生是一个玻璃瓶,那么大石头就是这些东西了。把时间花在这些大石头上面,生活会越来越有意思,越来越滋润。


健身观的例子


整天听各种不知名的 FM 广播中的医托内容来了解健康知识的人,只有受骗的份儿,别以为这个没有市场,你打开汽车收音机,50%左右的电台干的是这个事情。我每次长途自驾游期间,在高速公路上无聊的时候就会随便切到一个这样的 FM 电台,听医托和主持人各种生动的表演,和同车的家人一边笑,一边也会情不自禁的问:为什么这样的内容还有市场?这些内容大行其道只能表明有很多人还在交智商税。


当然,大多数父母一辈看得是电视上放的「养生」节目,朋友圈发的是「某某活到110岁的老中医是这样养生的」,「某某菜和某某菜一起吃是黄金」。这些看似高大上,似是而非,以吓人的标题传播的「养生知识」,只是让更多的树和墙受害而已。对于个人,就是安慰剂。每次和父母一代就这些「养生知识」争论时,总是有一种无力感。只是期待,等我们老的时候,不要也陷入一种以「养生」节目为自己保健指南的生活。


年轻一代用的是运动App,挂在嘴上的是心率、HIIT(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减脂增肌、有氧运动、健身房、力量训练,卡路里等。但就健身效果来看,这些方法的使用无疑比「养生」指南更加科学和有效。


这些行为和选择背后的原因,就是思维层次的差异。不是说年轻一代一定在各方面胜过老年人,但是各种综合因素加起来,让年轻人在健身这件事情上,比如容易占据更高的思维层次。当然,只是可能性,而非必然性。君不见,老头老太太都在跳广场舞、快走、跑步,而很多白领只是坐办公室、坐公交车、坐沙发、上床睡觉而已。


情感观的例子


在感情上也是这样,人类最本能的选择就是男人选择漂亮女人繁育后代,女人选择各方面能力强的男人繁育更优的下一代;后来才有了各种「情投意合」「心灵默契」之类的想法。


再往后来,《纸牌屋》一出来,弗兰西斯和克莱尔之间的故事才让人认识到,原来夫妻是可以做「合伙人」的,这种关系比单纯的繁育、经济、荷尔蒙或者罗曼蒂克更加靠谱,更有弹性,更经得起现代社会各种诱惑的冲击。


所以,如果你能意识到关系是可以提高层次的,那么在恋爱和择偶甚至婚姻甚至婚姻生活中都会更加游刃有余。


这是婚恋观的思维层次的差异。


财富观的例子


传统的观念是基于存量思维的,简而言之就是从现在线性的去思考未来,自己现在一年挣10万,那么10年就是100万。扣除花费,就是剩下的。为了提高「剩下」的,要做的就是节约节约再节约。这是很多人节省的原因。


年轻人普遍对于未来会更乐观一些,Ta 会认为自己未来挣得比现在多,所以可以不存钱,甚至是借债度日(身边卡奴比比皆是)。这是有增量思维,但是缺少牢固的根基,两个月没收入或者年终奖比预期的少50%就像天塌了一样。


高一层次的财富观是「复利」—— 实质是收入资本化,即把收入的各种资源(不仅仅是钱)在保证基本生活需要之后,大量投入「再生产」,从而实现增值,甚至是指数型增长。这个话题很大,我们此处不深谈,一笔带过,以后专题再谈。


这是财富观的思维层次的差异。


以上种种,都想说明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思维层次」的差异无时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忽视而已。而要想彻底的改变我们自己,改善我们的生活面貌,包括健康、财富、家庭关系等等,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我们的思维层次。


怎样做?让我们来谈谈:


让我们回到问题本身 - 「思维层次」


在我们解决了 Why 的问题之后,接下来大家都会想知道 How。且慢,让我们先来搞清楚 What。很多问题找不到答案或者找错了方向,就是在把 What 没搞清楚的时候,就去找 How。插播一句:我非常喜欢的一本「数学思维书籍」乔治·波利亚的《怎样解题》中,非常强调一个方法,就是「重新回到问题本身」。这本高中看的数学书,直到现在还深深的影响我的思维方式。


思维层次简而言之就是你内心能看到的高度,距离和范围,思维层次决定了你的眼界,进而决定了你的行为和抉择,最终决定了你的结果。


有一个比喻能令人印象深刻,让我们来谈谈「建筑」。用最基本的材料:水泥、砖和石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盖一个小小的自助的小屋。但你很难单枪匹马用这些简陋的原材料做出伟大的建筑。


如果你能想方设法,把这些基础的建筑材料,做成比较高级的构件,然后再聚集一帮聪明能干的工匠,就有可能建造出伟大的建筑。


低的思维层次对应的就是「自建小屋」这种模式,而高的思维层次,则对应着做高级构件,然后用这些高级构件在更高的层次上去设计、构建。


要提高思维层次,就要像后者学习,构建高级思维构件。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思想,我们需要的是提高思维的层次,提高抽象度,从而达到提高行动效率和胜率的效果。


如果你只能用最原始的建筑材料,那么你很难做出令人惊叹的伟大建筑。但如果你能主动提高自己的思维的抽象度、高度,提高思维层次,那么一些开始难以想象的伟大建筑就能被构建出来。


怎样提高思维层次


首先明确一下,思维层次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知识堆积来达到的。如果你不能通过一次次具体的脑力挑战来提高自己的思维层次,那么看再多的书也只是浪费时间。甚至全盘都背下来,也无助于你提高思维层次。


怎样做才有效?我这里有一些建议:


核心的想法就是要不断提高思维的抽象程度。越是抽象的概念,越能有更大的外延。具体的建议如下:


1. 使用更加高级的概念:人类思想的进步就来源于用更高级的概念思考。同样是一辆车,普通的消费者看到的至多是一个交通工具,但是我们却能看到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之类的高级概念。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点之一,因为有语言,思想可以传播,人类可以构建更加抽象的概念,从而进行更加高级的思考。比如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孔子,孙子,到现在还以其精炼深刻的语言影响着全世界的思想。所谓学习就是学习和应用「新概念」、更加高级的概念,更加抽象的概念。我在观察很多人的交流时,发现大多数人习惯用非常具体的概念,但是有少数天才的人,能不断非常熟练的应用抽象概念。和他们交谈,你能学到很多东西。举一个例子,关于「熵」,这是一个热力学概念,但是其规律影响我们每个人。上次几个朋友吃饭,一个朋友讲到一个「理论」:熵代表混沌的水平,世界总体趋于混沌,所以熵永恒增加。在这个大前提下,做「熵减」的事情最有价值。比如信息爆炸的时代,搜索引擎能重组信息,减少混沌。这就是「熵减」。这件事情启发了我,原来我们做「改变自己」,每周录会员语音,就是做「熵减」的事情啊。而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应投入做「熵减」的事情。


2. 理解和实践关键的思维框架:所谓框架就是套路,指在一定条件可行的成套的解决办法。包含着对于环境和问题的抽象以及对应解决方案的匹配。掌握越多的思维框架,就相当于掌握越多的思维工具,越有助于跳出单向的思考。巴菲特的好友兼合伙人查理·芒格非常推崇「多重思维框架」,其实真正有效的思维框架没那么多,非常值得我们投入时间去寻找、学习和实践。最怕的是完全没有思维框架,其次就是只有一个思维框架。比如在分析市场竞争的时候,波特的「五力模型」就是一个很好的思维框架。你在和其他人讲竞争分析的时候,只要先拿出「五力模型」这张图,你的论述会一下子站在一个很高的水平。这就是思维框架的威力。当然,巴菲特、查理·芒格这样在一个混沌的市场中连续40多年取得战胜市场的投资业绩,他们的背后也是一些关键的思维框架。


3. 先提高思维层次,再提高实践层次:很多时候,人们的实践水平和思维层次是基本相同的,但是提高实践层次,可以先提高思维层次。然后用这个高一层的思维层次去带动自己行为的改变。然后行为的改变又会给自己思维层次的再次提高提供平台。这样思维先行,循环往复,人生进入正向循环模式。以上这段话非常重要,大家可以多读几次。


好,回到开头的问题:


我们是先富有之后才具备「富人思维」,还是先具备「富人思维」,才成为富人?


我的简短答案是:让我们先具有「富人思维」,然后才成为富人。


完整的答案是:让我们现在目前的财富水平上提高自己的「财富观」,提高到下一个层次。以下一个层次的「财富观」来引领自己目前的行为,这样会很快提高自己的财富水平。在财富水平提高到一个阶段,匹配了现有的财富观之后,再继续提高自己的财富观到更高一个层次。这样循环往上,不断以提高「思维层次」先行,引领自己的行为。


让我们来运用一下:iPhone 7刚发布,我到底应不应该买?


我的答案:如果这是你的「消费品」,那么如无必要可不买。如果这是你的「生产力工具」,则有条件就上。什么叫成产力工具?如果你是一个 Innovator,一个 Creator,一个创造者,你用来创造内容的任何东西都是「生产力工具」。一个创造者,要不断以现阶段挣到的各种资源,投入「再生产」,首先要不断革新自己的「生产力工具」。


所以,如果如果你拿手机来刷微信、发微博、打游戏,消磨时间,那么不用那么着急升级;如果你拿手机来录制视频、制作播客、精心拍摄好照片,记录日志,辅助健身,甚至是直播,那么在财力支持的情况下可以早点升级。因为这些升级都能提高你的「生产率」。


提高自己思维层次的参考资料


1. 《富爸爸穷爸爸》,不要觉得这本书简单,我见过的大部分窘迫都来自于没有看懂这本书,不幸成为「穷爸爸」。


2. 《穷查理宝典》,多次在会员语音中推荐,查理·芒格的经典之作,可以读很多遍。


3.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其中各种思辩引人入胜,而「良质」这个核心概念又让我知道为何要对事情「全情投入」。


4. 段永平的网易博客 —— 别问我网址,自己上百度搜。精华在每篇文章末尾的评论区:段永平与网友的对话。


5. 电影《功夫熊猫》第一部,其中妙语,皆是见功夫的理解。多看几遍。


6. 还有我的会员语音 —— 原来这是一篇「软广」啊!错,这是「硬广」!这篇文章的每一句都在「推销」我的思维方式。而会员语音是目前的一种呈现方式,不排除以后有其他模式。我在两年前录的会员语音,我自己现在听依然很有感。如果我们不能理直气壮的推销自己,推销自己的思想,推销自己的「独特性」,那我们何以与老板谈加薪升职?To Sell is Human —— 人的天性就是要不断的 Sell 自己,推销自己。别让「士农工商」这样的排序再来毒害我们的思维。我希望「改变自己」的忠实粉丝和会员都能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勇敢的推销自己。让我自己先来做个表率。


封面图  by Lim Heng Swee


今天我做了什么改变


张辉:我上一期的会员专属语音主题是「用示意图照亮职场」。我在工作中有一个特长:用示意图来表达意思。每次公司内部分享会,我总喜欢利用白板,画示意图来表达想法,经常以一图惊四座,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次语音,我想和大家谈一下我对于「示意图」的理解,示意图的种类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多,而用好示意图,可以在职场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尤其是给同事、领导留下好印象。


下面改变自己的会员对张辉20160828期语音用示意图照亮职场反馈精选:

(对本期会员语音有兴趣?请点击「阅读原文」,有小惊喜)


@会员    Lisa    

我是一名刚刚步入视觉引导领域的新人。辉哥这个语音让我听了以后很是兴奋,您所推荐的书单也是我们在学习视觉引导的过程中要阅读的书籍。的确,在很多情况下,一图胜千言,一张图就可以将很多想要表达的内容表达清楚,无论是情感的表达还是抽象概念的阐述均可。如果有可能的情况下,也很乐意分享一下我个人学习视觉引导的感悟和体会,可以预见,正如《全新思维》书中所描述的一样,社会经历了从农耕到机器到信息时代再将去向何方呢?此书中作者旧房预言未来将步入右脑时代,而视觉思维无形中就是右脑时代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听了辉哥所介绍的书籍及案例也让我深受启发和触动,也更坚定了我要从事视觉思维方向的想法。感谢!另外关于用视觉工具来头脑风暴或者思考的书籍还有一系列书籍很棒《视觉会议》《视觉化领导》《视觉化团队》这三本书也很棒!

《示意图》:听了此次语音根据内容整理的涂鸦笔记,献丑了!用两张纸做的,拼在了一起。


张辉:视觉与思考的关系,画画与大脑的关系,都值得深入思考。如果说我们在未来的5到10年要迎来全面的人工智能爆发的年代,那么搞清楚画画和大脑的关系,就愈发显得重要。关于这个话题,我后续会在「会员语音」中深入讲。让我们一起来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会员    童木    

首先说声感谢辉哥,遇到知音。先介绍下自己,我是新闻专业出身,做过记者,而后转做软件工程师,利用3年的时间训练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去年转行做管理咨询,所以自身有意识的想提升结构化思维能力,而结构化的可视化表达一般是通过图形展现的,您发的这篇录音与我自身有意识的训练不谋而合,感觉遇到了知音。前一段时间读了一本书是《聪明人用的方格笔记本》,想通过方格笔记本强化自身的结构化思维,但是无意间却养成了自身在方格本梳理自己思维过程习惯,颇有意外收获,恰如你在语音中所说,图形它可以形象化表达人的想法、观点,无需语言赘述。除此之外,在开会讨论业务模式的时候,我大致也用了相同的做法,在白板上展示自己的思路,参加会议的同事都感觉这种表达更有效,所以再深入了解不同场景下不同示意图多元化的表达,谢谢。

《示意图》:如何实现亲子间的有效沟通:


张辉:你提到的这本书《聪明人用的方格笔记本》,我在飞机上看过,不错,也推荐给大家。我喜欢在会员语音中分享知识、感悟,也希望会员朋友们多在语音反馈中分享自己的心声,经历,推荐好的书籍、App、思想、工具。我会把这些优质的反馈挑选出来,和五十万改变自己的粉丝分享!


@会员    吴小丹    

谢谢辉哥的分享,我觉得你不是在教我们如何画图,而是教我们如何思考问题。记得以前读到过关于思维导图的文章,其中有讲过,当我们想起一件事情、一个观点,或某个东西时,脑海里显现的一定不是大段大段语法准确的文字 ,而是一个字词、一句话、或者一张图。这也说明了,相比于文字,画图更符合大脑思考的方式。

张辉:你说对了,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就是把「我是如何思考的」在会员语音中体现出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会员    含香    

辉哥,听了语音后很受启发。记得我印象最深的一次画示意图是跟我女儿亲子共读一本书《万里寻母寻母记》那时候,女儿还很小,不懂一万里是什么概念,我就用了纸和笔,把主人公马尔可的寻母路线在纸上画了下来,每段路上分别画上有马车、船等交通标识,一个故事一目了然地展示在一张纸上,没想到女儿在后来居然能完整地复述这个故事。示意图的确很重要。

张辉:很多习惯可以从小培养,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耳濡目染」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好的影响。


@会员    Ting    

首先感谢辉哥的语音,非常实用而且容易上手,作为wechanger的新会员很开心能分享自己的一些体会。我一直认为“化繁为简”是大智慧,这需要大量输入——加工——精简输出的复杂过程。高效、简洁还炫酷哈哈。谁不喜欢把问题一下就说明白的人呢?感谢辉哥这期的语音,其实示意图不仅能照亮职场,也可以给很多学生提供学习方法上的启发。但感觉这个“一下抓住重点和脉络”的技能还需要大量的练习,我分享的这个示意图是我去年听一位老师的讲座时偷师来的,觉得用这个图作为简历很赞。

《示意图》:这幅示意图是人生经历的概括,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让别人了解一个人的各方面经历。年轮的圆圈是年龄,或者特定的时间阶段(如本科、硕士、博士),从中间一点向外辐射出的射线和每条年轮的焦点就是这个人在这个时间段的主要经历。



张辉:本周的会员语音,我来讲讲「第三空间」这个概念,我的这个顿悟,会改变大家对于「重要但不紧急」事情的资源投入。而你所看的这篇文章,以及我今天要发的会员语音,都是在我顿悟这个道理之后,找到自己的「写作第三空间」之后,高效完成的。神奇吧!想听今日的语音,请点击「阅读原文」加入。


想知道会员能得到什么?↓↓↓点击阅读原文,10秒钟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