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6日,在ACRObiosystem的协办支持下,以“抗体药物开发实用技术探讨线下论坛”为主题的小编首次线下活动在上海张江成功举行,接近130位同仁共聚一堂,对抗体的开发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
同时在本次活动上也发布了《2017生物制药小编精选文章汇编》,17篇文章入选了本次汇编,既是对小编过去一年的总结,也是对新的一年的展望。
活动伊始,首先由小编运营团队的
Armstrong
对小编团队的发展、现状和价值观进行了介绍,并对本次线下活动和文章汇编发布进行了致辞,表示坚持原创、坚持专业将是小编始终发展的方向。
随后,小编运营团队的
医药局外人
对国内抗体药物发展概况进行了简短的介绍,在全球抗体药物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自2015年以来国内抗体药物也进入快车道发展期,一类抗体新药IND数量逐年增加。而随着更多项目进行海外IND申请,以及多个项目在国内进行上市申请,
国内抗体药物将在
2018年进入2.0时代。
接着,京天成生物的CEO
孙乐
博士带来了“抗体药去免疫原性/人源化”的演讲,孙博士用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讲述抗体药物免疫原性/人源化方面的关键环节,并介绍京天成生物自主产权的AbEpiMax工具用于抗体的高效开发。
随后,苏州康宁杰瑞的
郭康平
总监带来了“CTLA4骆驼单域抗体开发”的演讲。郭总不仅带来了关于CTLA4信号通路的最新进展,给各位同仁带来了新的启示;同时也带来了康宁杰瑞CTLA4骆驼单域抗体的开发流程,并带来KN044在药效学及毒理学上相关结果,充分展现了康宁杰瑞在单域抗体上的平台能力。
接着, 和铂医药的执行总监及抗体发现负责人
谭向阳
博士带来了“和铂H2L2和HCAb转基因鼠及全人源抗体技术其应用”的演讲。谭博士详细地给各位介绍了和铂H2L2和HCAb两个转基因鼠的特点与应用,并使用多个案例展现了这两个平台对抗体新药开发的赋能作用。
谭博士的演讲结束后,进入短暂的茶歇,同仁们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向嘉宾们请教问题,相互之间也进行了热切交流。
茶歇回来后,首先由协办单位ACROBiosystems的临床应用开发总监
周建年
博士带来了“治疗型抗体临床前研究和临床样本分析经验分享”的演讲。周博士分享了自己20多年分析方法开发的经验,也使大家认识到检测对于抗体药物开发的重要性,特别是临床样本分析的关键细节。
接着,杭州鸿运华宁生物的副总经理
郭勇
带来了“G蛋白偶联受体为靶向的抗体新药开发 ”的演讲。郭总首先介绍了鸿运华宁的GPCR抗体和Bibody技术的两个平台,随后介绍了Glutazumab(GMA101/105)和Getagozumab(GMA301)两个产品的开发过程和研究结果,展现了鸿运华宁独特的产品布局。
随后,药明生物新药发现部的执行主任
王卓智
博士带来了“多抗体平台发现助力新药研发”的演讲。作为外包组织,药明生物在抗体药物发现方面以建立了多个平台,可以快速有效地助力抗体新药的研发。同时,王主任也分享了药明生物在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这也有效地保证了相关项目的顺利推进,同仁们都觉得极为受用。
接着,上海露台(TiPLab)的联合创始人
张琤
博士带来了“抗体药研发中的专利策略”的演讲。张博士首先介绍了抗体药物开发过程中对于知识产权需要注意的细节,同时也提及了在专利申请过程中的关注点,最后以药王Humira的专利布局为例讲解了专利抗体药物开发的启示。
最后,我们也十分有幸邀请到了
谭向阳
、
郭勇
、
王卓智
和
张琤
四位参加“下一代抗体药物的研发策略”的panel discussion。嘉宾们表示到对于下一代抗体药物的研发应保持理性,遵循临床病患的需求,回归本质,而不是单纯结构的创新。新的靶点和新的结构创新都可以去尝试,但需要建立创新的基础上。在长达40分钟的讨论中,嘉宾们也一一回答了同仁们的多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感谢各位嘉宾和同仁们参加本次线下活动,也感谢协办单位ACROBiosystems对于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感谢小编各位成员在线上和线下的辛苦付出。对于小编来说,首次举办线下活动经验稍显不足,相关不尽之处敬请各位谅解,我们争取在下次活动中不断改进,同时也邀请各位参加小编下一次的线下活动。
让我们一起相信小的伟大。
文末彩蛋
“
抗体药物开发实用技术探讨线下论坛
”
原版PPT下载 (点击原文下载)
小编征稿通知,既分享知识还有稿费领取,更有加入小编团队机会(见次条文章)
“
2017生物制药小编精选文章汇编
”限量印刷150本,最后10本留给线上同仁,每本200元包邮,后台回复“汇编+微信号
”
,将有工作人员联系您,机会有限,先到先得。
欢迎加入小编团队成为小编一员
请加小编微信号:wuwenjun7237
如有技术解读、行业洞见愿意分享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