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拥有“金钉子”数目全球第一
地质学上的“金钉子”实际上是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的俗称。
金钉子是国际地层委和地科联,以正式公布的形式所指定的年代地层单位界线的典型或标准。是为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时代)所形成的地层的全球唯一标准或样板,并在一个特定的地点和特定的岩层序列中标出,作为确定和识别全球两个时代地层之间的界线的唯一标志。
中国先后发现了十枚“金钉子”,这十枚“金钉子”分别位于浙江常山、浙江长兴(2枚)、湖南花垣、广西来宾、湖北宜昌(2枚)、湖南古丈、广西柳州和浙江江山。
这10个“金钉子”被确立在中国,使我国成为拥有“金钉子”最多的国家,有力提高了我国地层学研究的国际地位。
截止2013年4月,世界各国金钉子数统计如下表:
国家
|
金钉子数
|
中国
|
10
|
英国
|
9
|
意大利
|
9
|
美国
|
7
|
法国
|
6
|
西班牙
|
5
|
捷克
|
3
|
加拿大
|
2
|
瑞典
|
2
|
摩洛哥
|
2
|
奥地利
|
1
|
丹麦(格陵兰)
|
1
|
马耳他
|
1
|
乌兹别克斯坦
|
1
|
埃及
|
1
|
突尼斯
|
1
|
葡萄牙
|
1
|
哈萨克斯坦
|
1
|
德国
|
1
|
澳大利亚
|
1
|
总计
|
65
|
1997年01月,在中国确认的位居浙江省常山县黄泥塘达瑞威尔阶“金钉子”。这是我国第一枚“金钉子”。
地质学界100多年来,一直沿用耳菊石化石作为古生界和中生界的划分标志,但由于耳菊石分布的局限性,无法充分解释全球范围内的地质现象。
1986年,中国地质大学殷鸿福院士提出,将我国地质工作者在浙江长兴煤山发现的“牙形石化石”作为划分古生界和中生界的标准化石,以此确定古生界和中生界的分界线。1996年,中、美、俄、德等国的9名科学家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联名文章,推荐以中国浙江长兴煤山的“牙形石化石”为划分古生界和中生界的标准化石。此后,经过国际学术组织三轮投票,最终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阿根廷会议认可。
2002年7月,位于湖南省花垣县排碧乡的金钉子,被国际地层委员会批准为全球地层年表寒武系的首枚金钉子。它也是寒武系确定的第一颗金钉子。
广西自治区来宾市蓬莱滩,二叠系。
湖南古丈,寒武系。
古丈金钉子,标准名称为“古丈罗依溪寒武系第三统第七阶国际地层剖面”,记录了寒武系某个具有全球意义的重大地质事件,标志着地球地质年代的一条标准分界线。“金钉子”一旦钉下,这个地点就成为国际地质学某一地质时代分界点的唯一道标,因此它的确立是地层学研究的一项极高科学荣誉,历来是世界地质学研究的热点和激烈竞争的领域。别看这里毫不起眼,却是极其珍贵,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资源。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牵头取得的王家湾奥陶系赫南特阶的金钉子。
这是宜昌第1枚"金钉子",地点位于夷陵区分乡镇王家湾村,距今约4.56亿年。
2007年07月,由国土资源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牵头取得的黄花场全球中和下奥陶统暨奥陶系第三个阶的金钉子。
这颗金钉子是奥陶系最后一颗,标志着全球奥陶系年代系统的最终建立。
这也是世界第66枚、中国第7枚、宜昌第2枚金钉子,距今约4.72亿年。
浙江省长兴县,与长兴P-T金钉子比邻,二叠系长兴阶底界。
2009年初,位于中国广西柳州的碰冲剖面日前经国际石炭纪地层委员会表决,以全票21票当选为国际石炭纪维宪阶金钉子,这是全球石炭纪首个一级的金钉子,也是中国科学家取得的第9颗金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