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成林思语
分享思考、评说观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成林思语

“忙”,或许是穷的真正原因

成林思语  · 公众号  ·  · 2017-07-31 08:28

正文

 

“传统美德勤劳致富

 

自古以来,勤劳致富就一直是中国人民传统的美德。春秋史学家,盲人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中说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大意是:人民的生计贵在勤劳,勤劳就不会贫乏,这两句体现了勤劳致富的思想。

勤劳致富似乎早已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老人往往告诉玩吧:无论你当学徒还是做老板,一样要拚、要博、要奋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实事求是将,勤劳致富思想确实曾经让无数的人靠自己的双手,过上了自己期望的生活。因此从精神层面讲,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都必须继承和发扬勤劳致富的思想。

 


备受质疑的“勤劳致富”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勤劳致富”慢慢变成了最蛊惑人心的口号。一方面它让中国的老百姓深信不疑,只要不懒惰,很快就能富起来。另一方面,有同时让那些深信勤劳可以致富的人加入到了新时代贫穷的行列。

不少人也因此发出了质疑的呼声,甚至认为“勤劳致富”是害人的口号。其实不用太多质疑,结论很清楚:在当今社会下单靠勤劳是不能真正致富的。

道理很简单: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是个主要因素。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产出取决于生产要素以及组合的方式。生产要素包括五个方面:

    1. 劳动,指生产中的体力和脑力劳动;

    2. 资源,指的是一切可以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

    3.资本,指的是资本品,如生产设备和厂房;

    4.企业家才能,指企业家开办、管理企业,组织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创新,承担风险的能力;

    5.知识,指人类获取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知识总和。

在中国,五个要素当中,最不值钱的就是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中国是公认的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充当卖方的是农民、产业工人,以及到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受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影响,劳动力市场一直是买方市场,供给大于需要,劳动力的价格很低。只想通过出卖劳动力致富几乎是痴心妄想。

同样,拥有知识、资本、资源和企业家才能的人很快能够致富。在中国的亿万富翁排行榜上,找不到纯粹靠勤劳致富的,更找不到靠出卖劳动力致富的。他们或是凭借权力,或是拥有知识,资本,资源等优势,通过奇妙运作,魔幻般地取得了财富。

 


“富”的再认识


其实,“富”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字,尤其是在新的时代。全面、正确理解“富”的含义,才能指导自己正确的致富行动。“富”有以下基本含义:

    1.观念的富有。拥有新观念,并不断更新观念,是致富的前提。

 2.态度的富有。积极的态度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事物的演变方向。

    3.行为的富有。没有快速和到位的行动,再多的思考只是纸上谈兵。

    4.知识的富有。知识尤其是新知是致富的坚实保障。

    5.方法的富有。好方法可以提供致富速度及程度。

    6.结果的富有。富有的结果是多样的:

    (1)    金钱。

    (2)    物资。

    (3)    精神。

所以,“致富”就是追求以上多方面的获得与满足,是一个多维内涵下的多目标最优过程。也自以为如此,“勤劳致富”的局限性就显而易见了!

 


“忙”的陷阱

 

1.很多人其实是在“瞎忙”!

放眼望去,我们身边到处都是忙碌的人,大家忙着工作,忙着赚钱,忙着买房,忙着还贷……看上去,大家都很忙很努力,但结果仍然还是捉襟见肘、月月光。于是,许多人叫苦不迭:为什么我们工作时间那么长,看似越来越忙的状态却还是穷的掉渣?其实他们大多是在瞎忙!


【例1

 A先生正在写一篇需要在一周之内完成的稿件。刚写几句话之后,突然想起来还有一封邮件没回。于是,他打开邮箱回邮件,与此同时,他又发现收到了其他几封需要回复的邮件。

  一眨眼功夫,半小时过去了,他还在回邮件。当然,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写作,于是回头看了看刚才写出来的那几句平淡无奇的话。

  而就在他继续“写作”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脑子里想的竟是午餐要不要吃披萨、朋友生日要买什么礼物等一些无关紧要的事。

  就这样,他从一个想法神游到另一个想法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再加上刷微博,看朋友圈,马上就到午餐时间了,于是他决定提早收工……

而等到交稿的截止日期马上要来临的时候,他才开始有了紧迫感。

他不再想去回复邮件,思想也不再漂移到午餐、买礼物的问题上,而是专注写作。

专注为他带来了回报:他终于写出了大部分的内容。

        其实,很多人一生都在进行着类似的“假忙”。日复一日,他们每天都过着这样的生活,时间被一点一点地耗尽。



2.小心别被“稀缺”捕获


《稀缺》一书的作者,经济学家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对这一概念做了解释:

稀缺是一种心态,当它俘获我们的注意力时,就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方式。

  比如前面说的:为了赶稿,你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争取时间”上,因此,任何有可能为你换来时间的事,你都愿意做出牺牲,即使长远看来,这件事对你来说更为重要。可见“稀缺”为你换来了专注。

  所以,千万别备“稀缺”捕获,否则可能会干扰方向。

  

“稀缺”会导致带宽不足

“带宽”指的是心智的容量,包括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稀缺会导致带宽不足,让我们产生了“管窥之见”,即专注于某一事物使我们忽略了其他事物。


【例2

某天早上,你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健身房锻炼身体,而是将时间用在了工作上。这种选择是如何形成的呢?

  你可能是算了一下最近去健身房的频率,在多去一次健身房能给你带来的利益以及完成工作的迫切需要之间,进行了比较,然后决定不去健身。

  对你来说,当天早上能多工作几个小时,比锻炼身体更重要。

  

  研究和观察发现: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甚至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

  在本例中,你为了争取工作时间而取消健身,就是忽略了健身的长远利益——受益终生的健康。这就是稀缺导致的带宽不足,致使我们无心去思考:工作之于健身,哪个更重要。

  最后很可能的结局是,稀缺导致我们常常在工作中犯错,升职加薪离我们越来越远。

3.稀缺导致的带宽变窄会影响决策能力


  稀缺的头脑模式,让忙人失去决策所需的心力。在这一点上,穷人和忙人有着共同的思维特质,即注意力被稀缺资源(穷人缺钱,忙人缺时间)过分占据,从而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

 

【例3

一位家境贫寒的姑娘,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脑。大学时品学兼优,拿到奖学金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钱寄回家帮父母还债。

到了第二年,再次拿到奖学金的她仍然不打算为自己购置手机或是电脑,而是把钱借给要结婚买房的哥哥。

  大四那年她考研结束,成绩在边缘,只能等复试通知。然而,她却因为没有电脑,也没有在电子阅览室及时刷新学校的最新消息,导致最终错过了报名机会。姑娘哭得昏天暗地。

  幸运的是,姑娘因为分数高,还有好几个学校可以调剂。但当她到外地学校面试被刷之后,又因为不舍得花路费尝试其他学校的面试,放弃了一些机会。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因为稀缺导致带宽变窄,从而影响决策能力的例子。

  因为出身贫穷,长期的金钱稀缺状况培养出了姑娘的稀缺心态,凡事过度考虑钱的问题,导致姑娘没有更多的带宽来思考更为重要的事情:

  如果买了电脑,就不会在关键时刻错过学校的报名信息;如果面试的时候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就可以多去几个学校复试。

  一个忙碌的人,为了尽可能争取时间应付工作,不得不被做不完的任务拖累,而没有“带宽”去安排更长远的发展。

  同样,一个穷人,为了满足生活所需,也不得不精打细算,没有任何“带宽”来考虑投资和发展,于是陷入贫穷的恶性循环中。

 


4.金钱的稀缺必将导致时间的稀缺,并继续加重金钱的稀缺


忙的人除了因为稀缺时间而没有带宽来规划长远的发展之外,稀缺时间和稀缺金钱的人之间,也是有一定因果联系的。

  比如原本单身的你,很少有时间不够用的烦恼,工作多一点的时候,顶多加加班,晚一点回家,日子过得还算可以。

  而一旦结了婚,生了孩子以后,因为要抱孩子、喂奶、给孩子换尿布,以及其他照顾孩子的琐事,你宝贵的时间开始慢慢被占用了。

  如果你是一位有钱的家长,时间稀缺的问题就可以通过请保姆的方式来解决,这样就大大节省了你的时间。

  而如果你不那么有钱,照顾孩子的所有琐事都得你和你的另一半亲自上阵,当然,你也可以找你或另一半的父母帮忙。

  但是,抛开两代人之间可能会产生的矛盾不说,他们毕竟是免费劳动力,你很难心安理得地把所有的家务事都推给他们,因此,你还是会承担大部分照顾孩子的工作。

  这样的话,你的工作时间就会被大大压缩,如果你工作拖沓,或是因为别的原因导致不可避免的加班,那么势必怠慢了你的孩子。

  如果没有解决时间稀缺的问题,你就很难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平衡点。

  如此一来,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金钱的稀缺导致时间的稀缺,时间的稀缺又反过来加重金钱的稀缺。

  因此,跳出这个陷阱,我们首先要从根源上解决时间稀缺的问题。

 


5.千万别陷入稀缺的陷阱


  在充满稀缺的世界中,漫长的截止日期就是酿造麻烦的问题所在。早期的资源充沛会变相鼓励人们浪费,而等到截止日期临近时,管窥心态和忽略行为又会出现。

  大多数人陷入稀缺的陷阱,都是因为在资源相对充裕时管理不善所造成的。

  因此,为了解决“瞎忙”的问题,我们必须学会时间管理。可以将漫长的一次性截止日期改为渐进式的阶段性截止日期,让“警报”来得更早一些。比如:如果你是真的忙碌,就应该重新规划To do list上的任务,把这些任务分成ABCD四类,进而按照这四类任务的重要程度来决定先做哪件事,并学会向C类事务勇敢说“不”。

当我们跳出了稀缺的陷阱,用于思考的带宽就富足了。认知负担一旦减轻,我们的执行控制能力和自我控制力就会有所改善。

同时,我们的专注力、工作质量以及我们选择去关注的每一种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如此,贫穷的逻辑根源才有可能获得改变。

  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说过:“真正有效率的劳动者,不会整天马不停蹄地工作,而是闲庭信步般轻松愉悦地处理事务。”


【点评】

“忙”,或许是穷的真正原因。看完这篇文章,你找到自己又忙又穷的原因吗?愿我们都能成为富有成效的忙碌者,把短暂而珍贵的一生,演绎成非同凡响的一生。


(根据网络资料改编,对原作者真诚致谢!欢迎转发。)

敬请点击成林思语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