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ZOL中关村在线
看科技资讯、查产品报价,上中关村在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ETOP  ·  Serdes ... ·  3 天前  
ZOL中关村在线  ·  敢自称抓拍神器?OPPO Find ... ·  4 天前  
哎咆科技  ·  iOS 18 新功能被发现,国行 ... ·  5 天前  
EETOP  ·  TikTok加拿大分公司被勒令解散 ·  6 天前  
信息平权  ·  都新高了 ·  6 天前  
信息平权  ·  都新高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ZOL中关村在线

AMD大杀器!Naples欲血洗服务器芯片市场

ZOL中关村在线  · 公众号  · 硬件  · 2017-03-08 18:12

正文

北京时间2017年3月7日21:00,AMD正式发布基于Zen架构的Naples(那不勒斯)服务器芯片。这也是自2003年以来,AMD第三次向服务器市场发起全面冲击,以Naples作为核心进攻武器。面向PC市场的Ryzen才刚刚发布,服务器芯片Naples又汹涌而来。AMD的野心再次显露。我们特别撰写了本篇文章,让广大用户更快速的了解AMD Naples产品。


屡败屡战也是英雄

要知道自2003年AMD进入服务器芯片市场后的14年时间内,不论是当年基于x86的推土机架构还是后来的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已经连续两次败在英特尔的手下。但谁曾想到2月23日发布的Ryzen(锐龙)桌面芯片凭借超高性价比让整个业界震惊,更没想到的是仅仅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那不勒斯就登上了舞台第三次向服务器市场发起了冲击。就在AMD工作人员开始打电话给AMD美国总部的时候,笔者的思绪不禁回到十多年前的中学时代。1999年一月发行的一本杂志让我第一次知道了AMD的存在。尽管世人往往崇拜的英雄都是屡战屡胜,但笔者一直认为,屡败屡战也是英雄。

我可以死 但我不能失败

每当我们谈到AMD的时候都不得不提它的创始人:杰里·桑德斯。正是这个曾在芝加哥为朋友两肋插刀差点被打死的"坏孩子"在1969年的一个大胆举动让英特尔有了一个相伴一生的强劲对手。桑德斯的人生堪称传奇,母亲生下他时只有15岁,而不到5岁因为父母离异,小桑德斯开始跟随母亲艰难生活。但遗憾的是,后来母亲也离开了他,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投靠自己的祖父母。尽管一直颠沛流离,但桑德斯的学习成绩却堪称学霸,除此之外桑德斯还有另一个IMBA的特长--打架。在桑德斯18岁的时候,他在一场街头打斗中被打败,结果是在失去意识以后被扔到了一个垃圾桶里。"他们打裂了我的头盖骨,打坏了我的鼻子--那就是为什么我要你从左侧给我拍照的缘故。"桑德斯在2000年对媒体记者丹尼尔·马洛(Daniel Marrow)说道。"那样照相显得我的鼻子没有正常情况下那么歪--我是说,那真是一场灾难。当时他们把我丢在那里,不管我的死活--我是说真的。"


AMD CEO 杰里·桑德斯

但是,在昏迷了三天以后,桑德斯还是醒了过来。"我曾说过,我可以死,但我不能失败。"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会全力以赴。我不能失败,因为失败并非选项之一。毋宁死,也绝不要失败。" 而桑德斯的这种性格也成为了AMD的企业文化,即使在后来与英特尔30多年的芯片战争中屡屡失败,但不屈的AMD却总能顽强的站起来一次又一次的像英特尔发起冲锋,甚至在2000年-2005年这5年时间内在风头上压过英特尔,迫使英特尔不得不重视这个曾经被自己藐视的对手。硅谷人迈克尔·马龙曾这么评价AMD与英特尔的的竞争:"在所有的高科技故事中,AMD的故事是最可怕,也是最英勇的。它年复一年,代复一代,顽强地挑战这个星球上最成功、最具竞争力的公司。"

相爱相杀从逆向到原创

同英特尔含着金汤勺的背景所不同,AMD的诞生可谓一波三折。看看两者的出生档案:

英特尔,1968年,500万美金。

AMD,1969年,5万美金。

尽管两家公司的创始人都来自与素有硅谷半导体黄埔军校之称的仙童电脑公司,但与由罗伯特·诺伊斯、高登·摩尔、安迪·葛洛夫组成的三剑客工程师团队所不同,桑德斯是个不折不扣的销售出身。这也是早期一直被人嘲笑不懂技术的原因所在。至于创业动因更是天壤之别,三剑客梦想用技术改变世界,桑德斯则是被突然炒鱿鱼后为了生存。三剑客的投资人只用了5分钟就拍板奉上250万美金支票,桑德斯见投资人只得到一句你来晚了然后灰溜溜走人继续东拼西凑。这也正是为什么后来桑德斯在谈论到这段历史时自嘲时会说:"创业阶段,英特尔只花了5分钟就筹集了500万美元,而我花了500万分钟只筹集了5万美元。这简直是残忍,但我坚持不懈。"可以说AMD的初期属于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技术没技术的尴尬处境。如果最终不是靠曾经仙童的老友,英特尔三剑客之一的诺伊斯凭个人信用为其商业计划书担保,AMD还能否成立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英特尔三剑客之一:罗伯特·诺伊斯

由于技术背景薄弱,桑德斯从AMD诞生之初就定下了方向:凭借质优价廉的产品努力成为各类产品的第二供应商(Second Source)。 作为第二供应商要求的不是技术领先与创新能力,而是学习模仿以及生产制造能力,这就使得早期的AMD芯片更多的是依靠逆向设计来学习积累芯片技术。而大多数人所不知的则是早年的AMD在70,80年代一直都是英特尔的第二供应商。甚至两者携手凭借IBM的个人电脑超级大单击败摩托罗拉、Zilog、国民半导体、仙童半导体这些曾经在半导体市场拥有一席之地的强劲对手。

只可惜好景不长,在1985年英特尔确定了要成为世界第一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这个目标后两个人的缘分终于走到尽头,1987年,厄运降临AMD,英特尔提前结束了在5年前与AMD签订的技术交流协议(cross-licensing),停止向AMD公司授权386技术打了AMD一个措手不及,万般无奈之下AMD只能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利益。尽管用了5年时间最终打赢官司,但却永远错过了PC发展的黄金时代。

1990年,投资银行美林(Merrill Lynch)的一名分析师宣称AMD已经"死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逆向设计芯片所需要的时间过长。AMD早年的逆向设计一般会比英特尔晚3~4年推向市场,但随着英特尔技术的突飞猛进,逆向设计的难度越来越大,为了保持自己的竞争力,AMD创造了第一块由自己原创设计的x86芯片K5开始正面对抗英特尔的奔腾芯片。尽管性能相差不多,但时间却晚了足足一年。

而就在AMD与英特尔的距离越拉越大的时候,一家成立于1986年的由Compaq、株式会社ASCII及Kleiner Perkins共同创办的只有60人的小公司NextGen却凭借自身的优秀技术同英特尔进行着顽强对抗。只可惜受制于规模和资本,NextGen要想战胜英特尔可能性几乎为零。可有时生活就是这么的充满戏剧性,Wintel联盟中的微软老大比尔盖茨不知为何对NextGen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从创始人阿提克o拉扎口中了解了NextGen的现状之后打电话给AMD老大桑德斯促成了双方的见面,没想到双方一见如故,相谈甚欢。1995年,AMD以6.15亿美金的价格将NextGen纳入麾下,并在随后推出了传奇的K6芯片,正式向英特尔发起了挑战。

击败安腾赢得64位标准之战 AMD走向巅峰

作为一名80后,AMD曾在笔者的中学和大学时代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不论是K6、K7还是K8(Athlon 64),这些经典神U都曾是每一个IT发烧友耳熟能详的产品。"同等价格比性能,同等性能比价格"一直以来都是AMD与英特尔的竞争法宝。如果说1997年推出的K6芯片整体性能还逊于奔腾II的话,那么1999年发布的基于K7架构代号Althon(速龙)则第一次在性能上超越了英特尔。以至于多年之后有人撰文评论这段历史时说过这么一句话:"1999,那是一个DIY电脑崛起的年代…这一年,AMD改变了CPU市场格局。"而英特尔在经历了PIII和早期P4短暂失败之后,凭借P4 Nrothwood架构再次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2003年,AMD抢先英特尔一步发布了全球首款64位个人电脑处理器Althon 64,依靠向前兼容32位程序的模式迅速得到市场的认可。并在2004年,2005年凭借不断的技术升级称雄个人电脑芯片市场,被誉为新一代的性能之王。而与此同时,英特尔则陷入了巨大的麻烦之中。在个人电脑市场,P4第三代架构由于散热巨大,性能却无提高宣告失败;在服务器市场,与惠普合作开发的64位处理器IA-64安腾芯片由于不兼容传统x86 32位程序被市场边缘化,最终被迫采用AMD的x86-64方案。曾经的桌面王者英特尔第一次从领导者变成了追随者。


皓龙64位芯片

而就在英特尔安腾芯片折翼服务器市场时,伴随着K8而生的Opteron(皓龙)服务器芯片让AMD第一次进入利润最丰厚的服务器芯片市场。从2003年发布到2006年的三年时间里,AMD从无到有硬生生的砍下22%左右的服务器芯片市场,堪称奇迹,而激烈竞争的背后则是英特尔芯片价格大幅下降。当我们回顾速龙64的历史时会发现AMD在当时的很多理念都极具革命性:率先在CPU中集成内存控制器;取消传统前端总线,引入HyperTransport技术加大内存与CPU的传输速度;研发首个针对台式系统的低耗电技术Cool'n'Quiet(冷又静)技术;引入RISC架构理念,推出共享内存资源的高效能双核处理器速龙X2将P4-D彻底击溃。此时的AMD不论是在桌面还是移动亦或是服务器这三大市场都独领风骚,疯狂抢占着英特尔的市场份额。至于传奇的FX不论价格还是性能都成为高端CPU市场的绝对王者。为了进一步增强技术实力,此时意气风发的AMD甚至花费54亿美金去收购显卡市场双雄之一的ATI,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同时拥有CPU与GPU研发能力的芯片公司。而就在很多A粉期待着AMD彻底战胜英特尔的同时,英特尔祭出了有史以来最具有杀伤力的大杀器--Core(酷睿)。

酷睿全面反攻 AMD壮士断臂艰难求生

2006年底,英特尔最具有革命性的酷睿架构正式发布,由于从研发初期就秉承着超高能效比的理念,因此一经问世遍在笔记本电脑市场大获成功。而在移植到台式机后的Core 2更是硬生生的将AMD从性能宝座上拉下,并在之后凭借自身强大的半导体研发生产能力,加快工艺与架构的升级让AMD陷入苦战。 


进程之战AMD全面落败

另一方面巨资收购ATI的行为除了让AMD的现金流变得格外紧张外,也同曾经的主板好基友英伟达彻底闹翻,使得AMD在与英特尔的激烈对战的同时,还要和显卡王者英伟达在显卡市场一较高下。双线同时开战对于不论从研发资源还是市场资源的层面都不占优的AMD来说无疑捉襟见肘。平心而论,收购ATI并在之后推出融合CPU和GPU的APU设计理念极具前瞻性。但AMD明显低估了并购造成的竞争格局,而竞争格局的变化给AMD带来的则是更大的困难。

2008年,在桌面和移动市场节节败退的AMD为求生存被迫卖掉了半导体公司的命脉--晶圆厂。从此AMD再无自主的晶圆制造能力,成为类似今天手机市场绝大部分依靠代工生产芯片的半导体公司一样,成为一个单纯的芯片设计公司。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AMD开始在工艺上全面落后英特尔,而这也让AMD在桌面和移动市场的竞争中完全处于下风,翻身无力,使得AMD本已脆弱不堪的资金链变得更加紧张。


骁龙GPU技术来自AMD

2009年,AMD以6400万美金的超低价格将手持设备部门卖给了高通。 根据当时的新闻,高通获得AMD手持设备业务部门的设计和开发团队,并带有正在开发的移动设备技术,包括2D和3D图形音频/视频,显示架构等等,AMD则表示以后将更多经历集中在核心的x86计算和图形业务上。也正是由于这笔交易,使得若干年后高通成了移动处理器市场的绝对王者,尤其是SOC中的GPU部分更是孤独求败。如果不是后来依靠APU定制芯片业务拿下家用游戏机市场,AMD还是否能活到现在都不得而知。

一败再败 ARM皓龙回天无力

早在桌面移动市场衰退之前,AMD的服务器芯片业务就已被使用Core 2架构的英特尔Xeon(至强)处理器彻底击溃,占有率从巅峰时期的百分之二十多掉到百分之五以下。在推土机架构不够给力的背景下,AMD做出一个惊人举动--拥抱ARM架构并于2014年宣布了首款基于ARM架构的皓龙 A1100。


首款ARM架构皓龙芯片A1100

遗憾的是直到两年后的2016年1月14日AMD才正式开始出货。尽管延迟两年,尽管定位中低端,但由于没有足够多软件的支持同时自身的性能也并没有特别优秀之处导致其最终并没有在市场中引起太大注意。另一方面AMD的显卡业务在与英伟达的竞争中也处于下风,市场份额不断减少,而从市值来说,AMD从巅峰时期的750亿美金已掉到只剩下不到30亿美金,还不够英特尔的一个零头。可以说此时的AMD真的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了,如果再没有革命性的产品问世,AMD也许真的就要从我们的世界中消失了…但就像当年桑德斯被打到奄奄一息却依然顽强的活下来一样,2016年底一份泄露的Ryzen(锐龙)跑分资料震惊了世界。

四年修禅(Zen) Ryzen王者归来

在锐龙的跑分出来之前,几乎没有多少人会相信早先AMD高管在谈到Zen(禅)架构时说的IPC(每指令周期)性能可以提升了40%以上的说法。但这一切随着2月22日Ryzen的正式发布宣告终结。Ryzen在全面超越同级别对手的同时,价格却只有对方的1/2。这让所有的A粉不禁感叹:曾经那个为发烧而生的AMD又回来了!是的,为了等待这一刻的到来,尽管在各个战场屡战屡败,但AMD在经历了几次失败之后并没有盲目追赶,而是用四年的时间去埋头精心打磨,这种超凡脱俗的状态也正好诠释了Zen的中文意思--禅宗的理念。


Ryzen强势来袭

拒绝"渐进" Naples三战服务器市场

就在笔者还在沉浸在过去的回忆时,电话那边突然一声Hello将笔者从回忆中一下拉回到会场。AMD企业级产品高级总监:Daniel Bounds开始向我们正式介绍全新一代服务器芯片:Naples(那不勒斯)。


x86 64位架构的32颗高性能Zen核心凭借双插槽设计可组成64核高性能双路系统。8内存通道,16个内存插槽让整体内存带宽达到4TB。全面支持DDR4-2400,高达170G/s的单内存插槽传输数据令人瞠目结舌。兼容PCI-E标准的128通道高速I/O让Naples可以为所有的GPU提供全面的带宽,可直接附加多个GPU进行加速并让所有的GPU都可以尽享全带宽。而根据PPT展示内容,一颗Naples加上4颗Radeon Instinct GPU已达到一颗人类大脑的计算力,这在当今云计算服务器广泛开始运用GPU加速的时代让Naples的未来前景变得更加广阔。


强大I/O直接带动多GPU

如果说这些冰冷的数字并不能让人感受Naples的强大,那么在沟通会上展示的地震波场景展示则更为直观的让人体会Naples的应用场景的广泛和性能的卓越。众所周知,如今在高性能计算市场中,天气,地质变迁的模拟预测功计算量都是难以想象的。涉及3D波方程迭代运算的密集计算分析的背后是对整个系统中:计算核心、内存和I/O的综合性能考验。

正如前文所述,自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称霸服务器芯片市场后,AMD已有多年没有拿出任何亮眼的产品能够与其之一战,连续两次反击失败的代价是让目前整个服务器芯片行业进入到一种"渐进"的状态,每年只提升一点点性能的做法让无数网友戏称挤牙膏。而Naples的发布势必将打破这种状态。在之后的媒体提问环节我们也能看出AMD的目标直指服务器芯片最普及的产品--英特尔Xeon E5。相比英特尔Broadwell架构的E5,45%更多的核心,122% 更多的内存带宽以及60%更多的I/O数量让Naples充满吸引力。不过由于现阶段频率,功耗等指标仍处于保密状态,我们暂时还无法真正了解Naples的实际表现,但以桌面市场Ryzen的优异表现我们有理由相信Naples也不会让我们失望。

ARM新品暂缓推出 x86成AMD重中之重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就是ARM架构问题。自16年1月发布首款ARM架构皓龙芯片A1100之后,AMD目前并没有针对ARM架构推出新的产品,本次沟通会上中关村在线企业站为此也特意向高级产品总监Dan进行询问是不是AMD未来将继续专精于x86架构从而放弃ARM架构,还是另有打算?而Dan给出的回答是:"目前我们100%会将精力集中在X86技术上,关于ARM的技术,取决于用户的需要,我们会继续支持发展它的生态系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MD目前战略中心已放在x86架构下的高性能计算芯片市场。而在就FPGA技术,人工智能等问题上Dan也说了"现在主要的目标是面向拥有最大份额的市场。"毕竟能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才是最重要的。

云时代通用服务器助Naples抢夺服务器市场

尽管目前大量的数据依旧处于保密状态,但是我们依然能从幻灯片以及交流中发现的蛛丝马迹来对Naples的前景进行简单判断。例如云计算服务器市场上由Facebook发起的一个开源硬件计划OCP开放计算项目对Naples就是一个重大利好。OCP项目的宗旨就是帮助厂商减少对传统服务器的依赖,并且大幅降低部署成本。

在沟通会上AMD多次强调Naples是云计算的最佳拍档,也特意指出目前云计算服务器市场的火热对于AMD是一个极大的机遇。考虑到目前云计算服务商更多倾向于结合自身需求自己搭建服务器平台的做法,这同多年以前PC市场DIY的流行是何等的相似?而当年被无数DIY爱好者所推崇的AMD这次势必也将有大动作。而最终结果只需等待二季度正式发布后便可知晓。


二季度正式发布

永不放弃 永不投降

有人曾经问过桑德斯,如果你死了墓志铭希望刻的是什么,桑德斯脱口而出"永不放弃,永不投降"。这两句话正是对从1969年成立以来的拥有48年历史的AMD的最好描述。尽管绝大部分时间AMD都活在英特尔的阴影下,尽管为了求生不惜卖掉自己的半导体工厂也要继续挑战英特尔。这种不屈的精神一直渗透在AMD的血液中。有人曾问过笔者,你观察了这么多年芯片市场,两家也都用过,那么说到底你究竟是A粉还是I粉呢,笔者在沉思之后回答了这么一句话:"我崇尚技术,但我更敬重人性"。

祝福!

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
关注我们,你就是意见英雄


推荐文章
ZOL中关村在线  ·  敢自称抓拍神器?OPPO Find X8无影抓拍实测
4 天前
信息平权  ·  都新高了
6 天前
信息平权  ·  都新高了
6 天前
建筑师的非建筑  ·  太牛了,楼梯还可以这样设计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