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苍鸟外汇
苍鸟外汇为广大外汇交易者提供智能交易软件和交易辅助指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打工君投资随笔  ·  汇率是眼下交易的核心? ·  昨天  
打工君投资随笔  ·  汇率是眼下交易的核心?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苍鸟外汇

美国市场是怎么割韭菜的?答:当然是躺着割了!

苍鸟外汇  · 公众号  · 外汇  · 2017-09-08 19:30

正文

导语

韭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强,抗寒耐热,分布广泛,一年可收割多次。


资本市场上人们常常用它比喻……捂脸,算了,不说了。



全世界投资者对于高频交易的趋之若鹜和资本市场对它的指责其实都指向“高频交易”的一个核心属性。在欧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中,高频交易就是一台韭菜们的“大型联合收割机”。


像这种


关于这台收割机最早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这就不得不谈到Tradebot和Getco。


 GetCo是美国一家顶级做市商,目前为美股提供超过20%的流动性,也就是说在美国市场中每十笔交易就有两笔是由GetCo提供的!


那么Getco是如何在短短的几年内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交易公司到现在的交易巨头呢? 


说到GetCo的进阶史,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小伙伴Dave Cummings和他的公司Tradebot。


沉迷电脑,无法自拔


Dave Cummings出生在密苏里州的一个小镇中,他从小就爱泡在计算机软件商店中,因而对计算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且在大学里学习了计算机编程技术。


毕业后在一家医疗软件公司工作了三年,觉得对于编程技术已经十分纯熟。随后开始转战于更加有挑战性的期货交易,每天他都要汗流浃背的在拥挤的人群中叫喊着进行买卖交易。几年后他赚到10万美金,但Cummings总隐隐觉得少了点什么。


当1997年5月他听说IBM的深蓝程序战胜了国际象棋大师GarryKasparov的时候,他的脑里灵光一现:如果电脑可以打败世界上最厉害的象棋大师,那为什么不能用程序战胜市场呢。


深蓝大战GarryKasparov


于是Cummings退出了场内席位,开始在家中研发他设想中的交易机器人。就像场内交易员那样,它能够发送买单卖单,从价差中获取利润。


更重要的是,Cummings无需再整天地在交易所与其他交易员厮杀。他可以轻松的坐在办公室里,看着他的机器人不知疲倦的工作,为他赚钱。


1999年10月,他创办了Tradebot Systems(交易机器人系统公司)。


但由于他设计的交易系统每次持仓时间都非常短,每天交易量十分巨大,产生的手续费几乎吃光了所有的利润。


于是他的首要目的就变成了寻找低成本的交易商,但交易商们都认为计算机程序是无法处理交易中的各种混乱的突发情况的,不愿意提供资金和下单服务。


直到2000年的一天,他无意中发现了一家叫做Getco的交易商。


于是Cummings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约见了Getco的创始人,并展示了自己设计的交易程序。Getco与其他交易商不同,对他的交易程序十分感兴趣。



Getco是一家刚成立不久的全球电子交易公司,也正在寻找合作伙伴,双方一拍即合,Tradebot最终选择了Getco旗下的Octeg作为自己的经纪商,并出让了部分股权获得了50万美元的资金。


Cummings的策略很简单,Tradebot采用双边报价策略,例如Intel,它会以$20买入并以$20.03卖出,赚3美分的价差。


与此同时,它会不断的监控在芝加哥交易的S&P500指数期货合约作为Intel可能买卖的信号。


如果S&P500指数期货大幅上升了,该算法将积极购买Intel而取消其卖出的订单,同时将Intel的卖出价提高至$20.10美元。如果Intel的价格继续上升,该算法将不再这么激进。


到2002年,Tradebot每天产生的订单高达一亿个,仅仅在Tradebot和Getco合作两年后,这两家公司当时的交易量占到了Nasdaq总交易量的10%。


没错就是这么快


Cummings的机器买卖股票的速度是前所未见的,它能在一秒甚至不到一秒的时间内完成股票的买进卖出,并几乎在股票任何方向波动中笔笔盈利。


不久,Getco利用自己的系统成为了世界上交易最活跃的公司之一,它控制了20%的蓝筹股的日均交易量。


Getco业务不断扩大,它的机房装备了尖端服务器,办公室充满了程序员、宽客、人工智能专家、物理学家,甚至是视频游戏程序员。业务范围也从美国股票,扩展到全球性的多品种交易,例如国债、期货和外汇。


Tradebot采用的是双边报价策略,在买卖之间获得价差,而这些价差的承担者正是市场中的韭菜们,也就是说美国交易者每发生一笔交易就被高频交易商暗中抽走了几美分。


由于这种躺着割韭菜的方式实在是太爽了,因此越来越多的经纪商采用了高频系统进行做市。




割韭菜也拔大葱



目前高频交易已经占据了美国股市70%以上的交易量。


虽然高频交易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流动性,但是在提高流动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参与者的成本。高频交易系统往往可以识别市场中出将要出现的买单,而提前买入,再以更高的价格出售。


在美国个人投资者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参与者是专业的投资机构。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这微小的价差可能无关痛痒的,而且也无能为力。


但是对于投资机构来说,对于高频交易这种明抢似的“揩油”自然是不能忍的。



在一次采访时伯克希尔哈撒韦副董事长芒格就炮轰高频交易,称高频交易的作用“就像是粮仓里的老鼠,对其他民众完全没有好处。”


芒格称,高频交易赚的钱并非来自天堂,事实上,它们不仅伤害了小投资者,大投资者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一同接受采访的巴菲特也补充说,高频交易“并没有提供流动性”。虽然高频交易创造了交易量,但这跟提供流动性是两回事。


同样在场的比尔盖茨也评论说,高频交易“没有创造任何价值……因为当投资者需要流动性时,流动性却(因为高频交易)不见了。它们的利润看起来非常奇怪。”


这已经不是巴菲特和芒格第一次表达对高频交易的不满。早在2013年,芒格就曾表示高频交易很“邪恶”。而巴菲特更是与高频交易划清界限,要求旗下通讯社终止为高频交易用户服务。

 

总被揩油,干脆自己搞


而为了降低高频交易的损害,一些大型交易机构纷纷抱团,建立起黑池交易平台,以对抗高频交易。


黑池交易平台是在交易量低迷时,为客户提供流动性。


或是便于机构投资者进行大额的交易,而避免了市场动荡。(不通过做市商直接交易)


黑池交易平台交易的好处是券商可以不必支付交易费,降低交易过程中的成本。交易规模很大的投资者行动也更加隐蔽,其行动被他人窥探而遭利用的危险也大为降低。



目前KCG控股旗下部门、Citadel、瑞银、花旗集团、瑞士信贷及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已建立起约45个黑池和200个内部化交易,与美国13个公开的交易所、做市商相互较劲。


而美股场外交易也从六年前的16%,上升到40%。

  

虽然高频做市策略利润被压缩,但高频交易中的市场微观结构交易策略、事件交易策略、统计套利策略依然可以达到稳赚不赔。


但高频交易在美国也成为了一个门槛很高的生意,交易商为了更加靠近交易所,哪怕只有一米,所付出的房租和带宽费用都是惊人的。高频交易已然成为层层加码的军备竞赛。这场比拼会走向何方?我们并不知道。但2016年,美国高频交易商Virtu Financial获利仍高达6.17亿美元。



想加入我们的交易者交流群?

扫码添加小编微信入群


【阅读推荐】


【推荐1】深入浅出讲MACD,送指标!





【推荐2】你真的知道“非农”过后,该怎么交易吗?





【推荐3】年盈利30%,居然是一个16岁的美少女交易员!





【推荐4】15年经验的外汇老手透露:他的交易铁律!





【推荐5】你的底气决定你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