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陈思诚
导演: 甘剑宇
编剧: 陈思诚 / 武皮皮 / 李鹏 / 胡小楠
主演: 肖央 / 佟丽娅 / 段奕宏 / 刘雅瑟
类型: 犯罪 / 悬疑 / 剧情
上映日期: 2024-12-28(中国大陆)
片长: 109分钟
2024年即将进入倒计时,内地票房未能突破430亿,这一成绩是近十年来的谷底,仅次于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和2022年。回顾今年的院线电影,缺乏一部质量上乘的悬疑犯罪类型片无疑是一大遗憾。在经历了2023年电影行业的复苏后,《消失的她》和《孤注一掷》引发了现象级的观影热潮,证明了中国观众对悬疑犯罪类型片的强烈需求。终于,在今年的跨年档,我们迎来了一部水准在线的悬疑犯罪类型片——《误杀3》。
《误杀3》由陈思诚编剧并监制,甘剑宇执导,肖央、佟丽娅、段奕宏、刘雅瑟等主演。影片延续了前两部的风格,以“误杀”为起点,继续探讨底层民众捍卫家庭与强权斗争的主题,亲情与社会公正依然是影片的核心议题。影片聚焦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曝光,成为该系列的现实抓手,第一部探讨校园霸凌和未成年犯罪,第二部聚焦医疗腐败,而第三部则深入探讨儿童拐卖犯罪。在保持紧凑叙事节奏的同时,《误杀3》加入了少许惊悚元素进行类型提升,虽然不多,但观感上很刺激。而该片最大的亮点,则在于角色的反差和反转手法的新尝试。这种尝试带来颇为强烈的后劲和爽感,在影院观看的效果和触动更甚,也让它成为贺岁档必看的一部。
肖央延续前两部继续担任主角,然而此次他饰演的人物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前两部的普通底层小市民,摇身一变成了大老板,尽管“救女”的剧情依然延续前作,影片大部分时间依旧在表达父女情感。而肖央面带惊恐的表情,让人不禁联想起他在前两部中的形象,他几乎成了这个系列的情感锚点。
然而,当我们以为这将是又一个高智商救女故事时,电影却成功地让我们跌入创作者设下的陷阱。影片在情感上的推进始终符合观众的预期,尽管偶有波折,但整体走向仍在情理之中。直到肖央的身份揭晓,我们才意识到,前两部塑造的“好爸爸”形象在这部里“坍塌”,这种反差更加激发了观众的情感波动。
肖央角色的反差手法在段奕宏饰演的警察角色上也得到了类似运用,但效果迥异。段奕宏在其他影片中常演正义感满满的警察,而在《误杀3》中,他饰演的是一个为升职而不断谄媚的形象,这一反差给观众带来了些许的不适感,但也因此去除了段奕宏因饰演其他电影角色留下的刻板印象。然而直到最后,段奕宏以英雄姿态亮相,他之前被抹黑的形象反而为角色增添了层次感。观众不再带着过去的滤镜看待段奕宏,而是用全新的身份赋予他正义感,也避免了角色重复导致的审美疲劳。
肖央与段奕宏的反差只是《误杀3》中的一个缩影,几乎每个角色都呈现出鲜明的反差,这也正是影片要传达的核心——人性的复杂。在许多同类电影中,为了突出主线,配角往往显得单薄,而《误杀3》在确保主线剧情紧凑的同时,尽可能让每个配角都呈现出多面性,展现了更为真实的人物刻画。但要做到并不容易,如果将时间更多给到次要角色,可能会让整个故事变得冗余,甚至完全破坏主线的连贯性。对于快节奏的犯罪类型片来说,也很容易造成节奏的破坏,导致观感大打折扣。
当然,我们在《误杀3》中看到了一个优秀的范例。影片通过精妙的剪辑,在快节奏的推进的同时,见缝插针用细节为每个角色增加记忆点,在快节奏的剪辑下用简练的手笔描绘人物,同时又不断回扣到主线,让每个人物的反转也都有迹可循,也因最后的反转塑造出作为群体的人的复杂性。
在短视频时代,观众对于即时满足的需求影响了电影创作,尤其是在类型片中尤为明显。传统类型片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来铺垫角色动机和情节背景,而如今的类型片则倾向于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引入冲突和矛盾,以迎合观众对紧凑节奏的需求。在这种环境下,反转成为了常见的叙事手法,通过打破观众预期来制造惊讶感,持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悬疑犯罪类型片将反转作为创作的标准,反转的数量似乎成了某种竞赛指标,导致许多电影为了反转而反转,过度依赖情节翻转,导致故事显得生硬和牵强。缺乏逻辑支持和情感铺垫的反转,让影片变得浮躁和浅薄。反转本应深化悬疑感和人物复杂性,但当其沦为单纯的惊讶效果时,反而削弱了影片的整体质量和观众的观影体验。
《误杀》系列一直以来就以反转为标志,经过五年的演变,《误杀3》展现了反转手法的新思路。反转在保持刺激感的同时,成为了构建叙事结构的关键元素。《误杀3》开头几分钟内,犯罪嫌疑人就经历了两次转变,随着剧情的推进,嫌疑人的身份不断变化。直到最后谜底揭晓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每一次反转中被“指认”的凶手,便是儿童贩卖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且从浅至深,最终指向深不见底的幕后黑手,这是一套由反转组成的叙事结构。
受害儿童家长,儿童拐卖人贩子,负责洗白的孤儿院,运送被拐儿童前往海外(影射萝莉岛)的推手,只手遮天的黑警,以及最后无法触及的深渊,这是整个儿童贩卖事件的每一个经手人。反转带来的惊讶让我们记住了每一个凶手的面孔。当我们走出影院,有人问起《误杀3》里的凶手是谁,每一个名字都很难真正成为答案,影片强调的并非单一的罪犯,而是多个看似无关的事件背后隐藏的巨大犯罪网络。
“抓到凶手”一直是悬疑犯罪类型片的最大悬念,“真相永远只有一个”的瞬间吸引着我们走进电影院。而现实往往残酷得多,余华英被判死刑,爱泼斯坦萝莉岛事件曝光,吹牛老爹儿童性侵指控,这些看似相距甚远的案件可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我们在谴责这些罪犯的同时,也需要看到这些名字的背后可能还隐藏着数十上百人的犯罪链。而《误杀3》所提醒的,正是如此。
《误杀3》更接近现实的点还在于“受害者联盟”的设定。在幕后黑手包括政府高官的情况下,传统的警察抓坏警察的设定显得力不从心,最终只会沦为无趣的“烂尾”。然而,当裁决的权力交到由受害者组成的民间组织手中,这一设定不仅在情感上更具说服力,也更具现实性。尤其是在对抗如此强大且难以触及的犯罪集团时,单纯依靠“扫黑除恶”的手段几乎不可能实现公正。唯有以必死的决心,才能揭露出整个犯罪势力的真面目。当然,这也得益于这是一部“东南亚”电影,从而更好地规避了审查问题,才得以往更深的层次挖掘。
当我们在期待中国院线需要怎样的悬疑犯罪类型片时,《误杀3》或许能给我们一个参考。类型片叙事本身已经很难再有更新的发展,但它背后依然有一个强大的市场。只要用心做,总有人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