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9年还有
48
天 -
点击上方
蓝字
把我们设为星标吧
来源:
曾少贤
,ID:
tobefun2017
主播:
景泰,微信:jt541888
☝
配乐:
盖巧 - 说走就走的旅行
01
比社交更重要的
是学会独处
我之前迷过一阵子日剧。
在看过所有的日剧之中,有一部名为《东京女子图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日剧讲述一位乡村出身的女主角凌,因为向往更好、更上层的生活,在职场中不断往上爬的故事。
当然,在往上爬的过程中,凌的工作才能和自身的美貌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凌的工作能力确实很强,经常能帮公司和领导解决问题,除此之外,
凌还十分擅长利用自己的身体优势。
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她会利用各种社交机会结交各种高富帅,从而帮助自己实现阶层跨越。
但即使把这部日剧给一五一十刷完了,我还是感到非常大的迷惑,这个迷惑就是:
凌几乎没有任何的独处时间。
也就是说,凌不是在出席晚会的路上,就是在和各种男生约会;不是在和各种男生约会,就是在购物、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
除此之外,我很少看到只有凌孤身一人的镜头。
这就是我在看各种各样职场剧、宫斗剧时最大的迷惑,按照这些电视剧一贯的套路,男女主角必定会遭遇到重大的人生挫折。
这段挫折的人生经历,电视剧一般不会花费太多的镜头,很快镜头一转,男女主角就在各自的战场上实现华丽丽的转变了。
而男女主角
如何和自己相处,如何利用自己的独处时间,如何在艰难的岁月里坚持下去
,
这些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编剧很少会跟你交代清楚。
02
低质量的社交
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长期浸染在这样的电视剧情之中,会让我们产生这样的一种幻觉:
只要你和想要结交的人聚在一起,吃一顿饭,喝一杯酒,你们就能成为朋友,他就成为你的人脉。
因为有这样一种错误的认知,导致你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错误的位置之上:
你迎合。别人喜欢什么,你就跟着喜欢什么,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你拼命。经常参加各种聚会,别人都还没有到,你提前40分钟就到了。
你耐不住寂寞。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不停地给自己的朋友发微信。
因为自己从来都没有独处过,从来没有在独处的时间里,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所以
你到了群体之后,
就不可能有任何新奇的观点、惹人注目的特长和闪闪发光的气质。
你感到十分地受挫,于是就更加迎合别人、拼命参加聚会、疯狂积极主动地联系各种朋友。
你越是没有自己的独处时间,越是没有在独处时间里,认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和积累价值。
因此,你就越不可能成为人群中的焦点,你的朋友也越不可能回复你的微信。
03
社交的本质
是价值互换
关于社交,其实我们一直以来都搞错了,
社交的本质就是价值互换。
举个例子:
有一天,我的好朋友失恋了,在微信上找我哭诉,说自己有多么多么痛苦,这时候,我可以选择提供以下两个价值,帮助他走出失恋的困境。
第一是提供精神层面的价值。
比如跟他讲讲冷笑话,安利一些心理学中的精神胜利法,乃至陪他大哭一场。
第二个提供物质层面的价值。
比如陪他吃、陪他喝、陪他买买买(在不超过250块钱的前提下,我都可以买单)
我想要在朋友有难的情况下,提供力所能及的价值,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我需要有自己的独处时间,而且在这些独处的时间里,
有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积极地积累价值。
我有去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平时有空会看看《
奇葩说
》,积攒一些比较有趣的段子;会去努力写作,提高文章的质量,顺便赚点钱……
试想即使在独处的时间里,我依旧拼命地往人群里面钻,拼命地给朋友发微信,聊一些没有任何营养的客套话。
拼命地刷抖音和微博,那等到需要自己提供价值的时候,自己很有可能什么都提供不了,只能默默地说一声:
要加油加油哦!
长年累月都是如此,谁会和我做朋友,即使我天天都发微信问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