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参考消息
纵览外国媒体每日报道精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马斯克反驳:普京买不起我 ·  昨天  
参考消息  ·  台媒:王大陆还能回大陆吗? ·  昨天  
参考消息  ·  台积电市值跌出全球前十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朝鲜副外相最新涉华表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参考消息

武器 | IND是世界最可怕词汇?美刊称核恐袭威胁迫近

参考消息  · 公众号  · 国际  · 2016-12-06 17:26

正文


微信订阅2017年《参考消息》,立减20元>>


参考消息网12月6日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近日发表题为《你需要了解的下一个可怕的军事缩写词:IND(简易核装置)》的文章,作者为迈克尔·罗布兰,编译如下:


世界上最恐怖的缩写词之一是IED(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即简易爆炸装置)。IED这个词由英国人上世纪70年代首创,当时爱尔兰共和军显露出自制化肥炸弹的专业技能,而IED这个术语开始逐渐象征一种新的战争形式:埋在地下的装置或一辆停在角落里貌似无害的汽车随时可能造成死亡。


但是,如果你觉得IED已经非常恐怖的话,那么请做好准备,面对一个更加可怕的缩写词:IND(Improvised Nuclear Device),即简易核装置。


什么是IND?如果你看过有关恐怖分子或超级恶棍制造核弹并挟持世界的电影或书籍,你就明白IND是什么了。


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对“9·11”事件在使用核装置情况下的情景假设, IND的威力是这样的:如果恐怖团体用非法偷运进美国的核材料建造一枚当量为1万吨TNT的炸弹(投放在广岛的那枚核弹为1.5万吨),并在某大城市将其引爆,将会导致10万人伤亡,并造成多达3000平方英里(约为7800平方千米)的污染。


“小男孩”原子弹落地爆炸后在广岛腾起的蘑菇云


自从詹姆斯·邦德在1965年出品的电影《霹雳弹》中阻止魔鬼党偷取核武器之后,世界就一直在关注恐怖主义核袭击。实际上,已经有很多针对IND的研究、预言和警告,以至于IND已经成为一种人皆以为不可避免的长期火警。不仅如此,今年4月,奥巴马总统提醒我们,恐怖主义核袭击将会“改变我们的世界”。


提到叙利亚“伊斯兰国”使用的化学武器,奥巴马警告说:“毫无疑问,如果这些丧心病狂的人获得核弹或者核材料,他们一定会用它来杀人,能杀多少杀多少……防御核恐怖主义最有效的(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充分确保这种材料的安全,首先确保它不落入坏人之手。”



▲资料图片: 2016年4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上讲话。(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问题是,有那么多的核材料。恐怖分子可能都不需要建造或窃取核弹,他们只需要从急需资金的“流氓国家”那里购买一枚就行了。得知“伊斯兰国”通过非法贩卖石油和掠夺古代文物所赚到钱足以购买一枚现成的核弹,就像叫外卖一样,难道人们还能坦然面对吗?


恐怖分子甚至不需要智商就可以引爆核弹。另一个可能会在最近上新闻头条的缩写词是:RDD(Radiological Dispersal Device,即放射性布散装置)。仅仅引爆一枚“脏弹”(一种传播放射性物质的爆炸装置)就会造成破坏,引起更大程度的恐慌。


有趣的是美国政府如何定义IND。今年9月,一个略复杂的定义出现在五角大楼的《联合出版物3-42:爆炸军械联合部署》上,它管理着全美武装部队的爆炸军械部署,《联合出版物3-42》对IND的定义如下:


非政府机构设计或建造的包含可裂变质、(似乎)含有或自称核武器的装置,它不再受主管当局或管理者的控制,或其指定的引爆序列已发生更改。


资料图片:美国核试验炸出的大坑


联邦紧急措施署2008年对IND进行了更直接的描述:


IND是通过购买、偷盗或其他方式从有核国家获得的非法核武器,或恐怖集团利用非法获得的可裂变核武器材料制造的可造成核爆炸的武器。一枚IND的核当量可产生极度高温和强大冲击波,并在相当长一段距离内产生十分致命的辐射。它还会产生可能四处扩散并在很大范围内沉淀的放射性尘降物。如果没有达到核当量,其结果可能类似利用了可裂变武器材料的RD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